2017奋力推进“两个跨越”

17.01.2017  11:33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省委十届八次、九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始终保持专注发展、转型发展定力,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自觉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定不移实施“三大发展战略”,突出全面创新改革“一号工程”,突出脱贫攻坚“头等大事”,突出绿色发展,突出振兴实体经济,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促进全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1
大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实现稳定增长,是保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当前稳增长就是要稳投资,夯实产业支撑,引导和扩大消费,促进外贸回稳,形成多重拉动。
        ●力争完成工业投资9000亿元、技改投资65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
        扎实抓好700个全省重点项目和100个省级重点推进项目。
        加快中国电子8.6代线、川渝电网第三通道、李家岩水库等项目建设,建成西安至成都客运专线。
        力争成都经天府国际机场至自贡铁路、宜宾新市至攀枝花高速公路等项目开工。
        抓好56个重大产业项目和省重点工业项目建设,促进神龙汽车等建成项目达产达效。
        推进1000个重点签约项目落地。
        加快建设航空航天、信息安全等特色园区,创建国家大数据集聚发展区。
        实施工业强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等工程,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工业物联网、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等试点示范。
        提升市场拓展“三大活动”,推动更大规模的“川货出川”。
        深入实施服务业“三百工程”,抓好507个服务业项目。
        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中西部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创意中心。
        积极发展文化创意、音乐娱乐、体育健身产业,着力培育家政服务、康养医疗产业。
        实施全域旅游“示范引领”、入境游“扩容增效”等八大行动。
        大力推动“外贸+”战略,实施优进优出“三大工程”和“自主品牌出口增长”计划。
2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这是解决当前我省经济运行主要矛盾的关键。要在压减过剩落后产能、提升供给质量和水平上下功夫,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完善和落实政策措施,化解钢铁、煤炭等过剩产能,妥善处置“僵尸企业”,坚决打击制售“地条钢”等违法违规行为。
        因城因地施策,重点解决三四线城市尤其是县城房地产库存问题,支持居民自住需求,坚决遏制投机炒作。
        实施质量强省战略,开展主导产业和重点产品质量对标提升行动,加快特色优势领域标准国际化进程,促进企业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推进军民标准互融互转。
        弘扬工匠精神,开展品牌创建行动,让更多的“川字号”产品进入千家万户。
        大力推进产权多元化,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加快整合重组,着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力争省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均增长10%以上。
        全面落实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推动民营中小微企业梯队成长,积极培育行业龙头民营企业,推动民营重点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推广规范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凡是市场能做的,创造条件引导民间资本进入。
3
扎实推进全面创新改革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赋予我省最重大的改革试验任务。三年任务已进入第二年,要抓好9张清单的实施,重点推进国家授权的30项先行先试举措,确保取得阶段性成效。
        加快实施150个军民融合技改升级项目,推进商业卫星产业发展和北斗导航商业化运用。
        抓好航空、航天、核动力等十大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启动实施90项军工技术成果再研发转民用,打造一批军民融合拳头产品。
        新创建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开工建设转化医学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有序推进356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开展“三个一百”重大科技创新行动。
        推动“双创”示范基地和孵化载体、众创空间建设,深化校地企“双创”合作,搭建众筹融资等平台,建设一批创新创业特色示范城市。
4
毫不放松抓好“三农”工作
        ●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我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的必然选择。要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
        推动现代农林牧业重点县建设,打造500个粮油绿色高效示范区和3个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大力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强做优川菜、川茶、川果、川药、川猪等品牌,让更多四川绿色农产品摆上国内外消费者的餐桌。
        新(改)建农村公路1万公里。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
5
统筹城乡区域发展
        ●全面小康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城乡发展一体化,努力形成协调发展新局面。
        ●以城际轨道交通和快速路网为重点,推进城市群互联互通,在城市群内部打造“1小时经济圈”。
        改造城镇危旧房棚户区25万套。
        完成15年以上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改造。
        加快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
        增强300个省级试点镇的承载能力,推动“产、城、人、文”融合,打造特色古镇小镇,培育提升一批专业镇、示范镇。
        力争城镇吸纳农业转移人口12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突破5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4%以上。
        完成5000个幸福美丽新村建设。
        推进宜居宜业县城建设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县撤县设市。
6
进一步扩大开放合作
        ●开放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我省已由一个内陆省份站到了开放前沿,必须抓住机遇、提高实效,推动开放合作加快进入深层次、迈向高水平。
        盯住世界、国内、民营500强以及跨国公司和行业龙头企业,引进重大产业项目。
        力争引进到位国内省外资金9700亿元,新增落户世界500强企业10家以上。
        培育100家“创业板行动计划”企业,再造成都(川藏)股权交易中心融资功能。
        按照中央对我省自贸区定位,抓好起步区建设,加快金融创新、投资贸易便利化、互联互通、区域协同开放等领域改革任务清单落地实施,着力营造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努力实现24小时通关。
        力争成都中欧班列开行1000列。
        深入推进“251行动计划”和国际产能合作“111”工程,探索建设“一带一路”经济联络基地。
7
扎实抓好绿色发展
        ●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既是民生实事,也是发展大事。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等不起慢不得,我们必须着力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坚决打好生态环境治理攻坚战持久战。
        狠抓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实施“减排、压煤、抑尘、治车、控秸”五大工程,加强企业环境信用体系建设,重点整治工业企业偷排漏排超排,确保全省未达标城市PM2.5年均浓度下降8%以上。
        大力实施严重污染水体整治等“四大工程”,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河长制和河流污染跨区域防控机制。
        开展土壤污染防治“三大工程”。
        加快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深入实施长江廊道造林行动。
        推进企业绿色化和园区循环化改造,启动实施“以电代煤、以电代油”行动,促进新能源汽车和装配式建筑推广应用。
8
推动脱贫攻坚取得新成效
        ●今年是脱贫攻坚战的第二年,要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更扎实地推进各项工作,确保新实现16个贫困县摘帽、3700个贫困村退出、105万贫困人口脱贫。
        ●严格执行贫困退出标准,坚决防止数字脱贫、形式主义,出现问题必须严肃处理。
        确保每个有条件的计划脱贫户至少发展1个增收项目或实现1人就业。
        拓展旅游产业扶贫空间,开展电商精准扶贫。
        完成33万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任务。
        加快彝家新寨、藏区新居、乌蒙新村、巴山新居建设,实施贫困户危房改造13万户。
        全面落实农村低保标准线和国家扶贫标准线“两线合一”,确保121万低保兜底对象全部脱贫。
9
持续推进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
        ●为政之道,民生为本。要坚持民生投入只增不减,为老百姓办实事只增不减,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继续做好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工作,全省民生支出占比在65%以上。
        扎实推进十项民生工程,办好20件民生实事。
        抓好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商品和农产品价格稳定,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
        推进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
        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妥善安置去产能企业职工,确保城镇新增就业80万人。
        启动实施“健康四川”规划。
        继续开展“书香天府·全民阅读”活动,推动更多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
10
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加强和完善社会治理是现代政府的重要职责。当前,必须强化底线意识和风险意识,努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
        推动形成党委领导下的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格局,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健全信用体系,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
        深化“平安四川”建设,推进信访工作制度改革,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及时排查化解社会矛盾。
        加大“双安双创”工作力度,落实食品药品最严格的监管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追溯管理制度。
        完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防范化解非法集资、互联网金融等方面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
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9%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