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长袁宝成:转型升级拐点即将到来
南方日报记者 王辉 摄
昨日,全国人大代表、东莞市长袁宝成接受了南方日报专访。袁宝成表示,今年东莞将力争在六个领域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他坚信,东莞只要按照既定目标持之以恒地推进,今年的经济增长将持续向好,迈过“爬坡越坎”阶段和突破转型升级“拐点”将很快到来,高水平崛起的前景将更加广阔。
他同时介绍了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建设的最新进展和镇村债务问题情况。
采写 南方日报记者 段思午
让东莞成为企业投资首选之地
谈经济发展
我们相信,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一定能够营造有利于全市经济发展的“小气候”,让来东莞发展的企业喜欢东莞、认可东莞、扎根东莞,继续使东莞成为客商投资的首选之地。
南方日报:东莞经济在2013年走出低谷,2014年能否保持这一增速?转型升级拐点预计何时出现?
袁宝成:近几年东莞大力推动转型升级,从2012年第二季度起,GDP增速连续7个季度加快,2013年更是实现了9.8%的增速,高于全国和全省的增速,实现了“十二五”时期以来的年度最高。
当前东莞的产业结构还存在不少问题。我们把2014年定为“攻坚年”,集中力量推动改革攻坚、项目攻坚、效能攻坚,力争在重点领域改革、重大项目招引和落地、政府效能提速等方面取得突破性的成效,不断巩固上升向好的势头。
只要按照既定目标持之以恒地推进,东莞今年的经济增长将持续向好,迈过“爬坡越坎”阶段和突破转型升级“拐点”将很快到来,高水平崛起的前景将更加广阔。
南方日报:去年东莞外资企业工业品内销比重已超过三分之一,新时期外贸与内销对于东莞将带来怎样的影响?
袁宝成:推动外资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提高产品内销比重,是东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一项重点工作。东莞有1万多家外资企业,每年向欧美等发达国家出口大量的产品。这些产品质优价廉,在国外市场广受欢迎。
以前,由于政策、市场和销售渠道等影响,大多数外资企业的产品都是出口,内销比重较低。这几年,为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发展的变化,我们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外资企业工业品内销比重已从2009年的不到四分之一上升至目前的三分之一。2013年,全市外资企业内销2880亿元,增长9.9%,增幅高于出口3%。企业内销额不断提高,说明企业的市场结构不断优化,也说明东莞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措施是有效的。
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将在帮助企业巩固海外市场、拓展新兴市场的同时,继续加大力度扶持企业加快开拓国内市场,实现内销、外贸均衡发展,构建多元平衡发展的开放型经济新局面。
南方日报:近年来,东莞大力推动“六个东莞”建设,不遗余力地改善营商环境,但也有投资者认为东莞与国内一些城市仍有差距,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袁宝成:过去两年,东莞全市共引进1亿美元或6亿人民币以上的重大项目146宗、总投资额2899亿元,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动力。这得益于东莞在交通区位、产业配套、城市环境、政府服务等方面的竞争优势,也充分说明东莞仍然是中外客商青睐的投资地之一,是干事创业的热土。
为进一步打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今年东莞提出了探索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进一步清理压减行政审批事项、加快入户制度改革等工作举措。特别是立足于东莞制造业大市的特点,出台了关于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市政府1号文件,提出了50条具体措施,决定用100多亿元大力扶持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发展。
我们相信,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一定能够营造有利于全市经济发展的“小气候”,让来东莞发展的企业喜欢东莞、认可东莞、扎根东莞,继续使东莞成为客商投资的首选之地。
对于东莞投资环境,我可以提供一组数据:2012年至今,东莞总计为企业“减负”达80亿元。西班牙的海斯坦普项目从签约到投产用时10个月;韩国三星第一毛织从签约到打桩动工建设用时3个月;长安的万达广场,从奠基到投入使用用时不到一年。
今年六领域改革要取得明显成效
谈深化改革
东莞市委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的2014年一号文件,提出了90条意见,明确了330多项具体改革任务。我们将力争每年抓住几个重点打好攻坚战,每年抓出几个改革亮点来带动全局。
南方日报:2014年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和市委“一号文”多次提到“改革”。有评论将今年视为东莞“二次改革”元年。东莞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的思路与举措有哪些?
袁宝成:东莞市委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的2014年一号文件,提出了90条意见,明确了330多项具体改革任务。我们将力争每年抓住几个重点打好攻坚战,每年抓住几个改革亮点来带动全局。今年将力争在六个方面的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一是项目投资建设审批体制改革;二是商事登记后续监管改革;三是城乡土地生态利用制度综合改革;四是政府机构改革;五是户籍制度改革;六是公交体制、医药卫生等民生领域改革。
南方日报:东莞在全国率先探索商事登记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借鉴,目前的工作进展及接下来在后续监管方面的思路与举措有哪些?
袁宝成:东莞是国家工商总局批准的广东4个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试点市之一。在2012年改革基础后,我们积极探索建立一套“宽进严管”的监管机制,努力做到“放而不乱”。
当前,后续市场监管的目标就是建设“企业自律、部门监管、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市场监管体系,打造商事登记改革后续监管的“东莞模式”。
在企业自律方面,一是加快完善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平台功能,打造企业诚信管理体系;二是完善失信惩戒机制,提高企业“失信成本”;三是通过各种方式提醒商事主体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办理相关后续审批,突出商事主体的后续审批义务和责任。
在部门监管方面,一是开发商事登记改革协同监管信息化系统;二是建立后续监管考核督查机制,督促各有关部门落实各自职责;三是构建市、镇、村三级综合监管网络;四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缩短执照发出后部门审批的空档期。
在社会监督方面,一是建设12345举报投诉受理平台,畅通全社会对市场违法行为的投诉渠道;二是建立部门审批效率、监管效果的群众评议机制;三是加快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发挥行业规范、自律等作用,强化后续市场监管效能。
村组负债水平为二十年来最低
谈镇村发展
目前各镇街、村组债务均属于可控范围,32个镇街的资产负债率均已低于50%,其中超过50%的镇街已低于20%。2013年村组资产负债率降至19.5%,比2012年下降1.5个百分点,降幅为近十年最大。
南方日报:东莞村组“希腊化”曾经是外界关注的焦点,当前东莞镇街政府债务和村组集体债务情况如何?
袁宝成:近年来,我们大力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严格控制政府性债务和集体性债务,推动镇村增收节支、增资减债、增效堵漏。2013年全市村组两级累计实现经营总收入163亿元,增长5.1%;村组两级经营纯收入93.9亿元,实现2000年以来首次双位数增幅,增长10%。
目前各镇街、村组债务均属于可控范围,32个镇街的资产负债率均已低于50%,其中超过50%的镇街已低于20%。2013年村组资产负债率降至19.5%,比2012年下降1.5个百分点,降幅为近十年最大,负债水平降至近二十年最低,高负债村组数量大幅度减少。
我们会进一步完善政府性债务管理,杜绝盲目举债搞“政绩工程”,严控新增或续借政府性债务。镇街债务要实行风险等级分类管理,重点监控类镇街原则上每年在本级税收分成新增部分至少提取1/3建立偿债准备金。同时,推动村集体增资减债,严禁过度分红甚至借债分红。
南方日报:2012年启动的水乡特色经济发展区建设有哪些新进展?当地村民得到哪些实惠?
袁宝成:2012年,东莞市委市政府作出了统筹水乡地区发展的战略决策,每年投入20亿元推动其加快统筹发展。这一重大部署主要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要求,结合东莞的实际,积极探索在不改变行政区划的前提下推动欠发达地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径,努力推动“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转型。
2013年是水乡经济区规划建设的起步之年。一年来,东莞按照既定的目标,扎实推进水乡经济区建设,总的来看,顺利实现了“一年良好开局”。水乡地区“10镇1港”去年生产总值847亿元,同比增长11.5%,比全市快1.7个百分点,经济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水乡也获批成为国家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省水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试点。
随着水乡统筹的快速推进,当地市民和村民不仅享受到了环境的改善,同时也实现了经济收益的提高。比如说华阳湖生态湿地公园项目,在统筹华阳村土地过程中,我们坚持村民利益为先,租金全部由村民分配,增值收益按照协议由村集体和村民分配,最大力度保障群众利益。华阳村集体土地和厂房租金上涨了8倍,村集体年收入增加500多万元,真真切切让老百姓看到、共享了水乡统筹发展带来的成果。
六大领域改革
1
项目投资建设
审批体制改革
东莞将成为国内项目投资审批时间最短的城市之一。
2
商事登记
后续监管改革
今年东莞将加快构建“企业自律、部门监管、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市场监管体系,力争打造商改后续监管“东莞模式”,继续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3
城乡土地生态
利用制度综合改革
这项改革对东莞盘活更多土地承载大项目、再造东莞经济至关重要。今年将加大力度继续推进建设用地整合,力争再储备一批连片地块。同时,积极推进创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工作,推动“三旧”改造长期化、常态化,力争以较少的土地资源支撑更大规模的经济增长。
4
政府机构改革
将按照中央和省的统一部署,抓好机构职能调整,推进去年已部署的卫生计生、食品药品监管等领域机构职能整合工作。同时,结合经济区统筹发展,在规划、环保、食品药品监管等领域开展试点,实施按区域设置相关监管部门工作机构。
5
户籍制度改革
降低城镇入户门槛已是大势所趋。东莞的人口倒挂问题相对突出,高水平崛起也迫切需要更有力的人才支撑。今年东莞将实施新的入户管理办法,凡符合条件的大专以上应届毕业生、本市职校技校毕业生等10类人才均可直接入户。
6
公交体制、医药卫生
等民生领域改革
群众对公交、医疗等领域的问题反映一直比较强烈。抓好改革,不仅市民直接得实惠,政府形象也能有效提升。今年将完成国有控股跨镇公交公司组建,加强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配置,落实医药分开等制度,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推动公交、医疗等公共服务公益化水平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