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明:用“四个全面”引领四川各项工作

07.03.2015  15:52

  ——专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房方 丛峰 叶建平
  今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深刻阐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和广泛关注。
  四川作为西部大省,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用“四个全面”引领全省工作,呈现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干部奋发有为的良好局面。就此,在全国两会之际,《瞭望》新闻周刊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
推动“四个全面”在四川具体化
  【新闻背景】2013年12月31日,四川省委出台了《四川省依法治省纲要》;2014年10月,省委十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决定》,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面从严治党“八项要求”在四川具体化。
  《瞭望》: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央相继对“四个全面”作出战略部署,四川是如何贯彻的?
  王东明: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系列重要讲话,围绕治国理政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特别是坚持问题导向和科学思维,以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作出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总方略。全面小康是总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保证,四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和把握“四个全面”深刻内涵,找准结合点、把住着力点,并以此引领和推动各项工作。“四个全面”在时间轴上是渐次展开的。四川省委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以来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立足省情实际和发展阶段,作出做好四川工作的“六个基本判断”,确立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省工作主题,提出实施“三大发展战略”,明确推进“两个跨越”奋斗目标,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省、全面从严治党作出决定。这些部署,确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工作总的格局,是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四川的具体化。“源头既清,波澜自阔”。今后做好四川工作,我们都必须自觉把握这个大局、紧紧围绕这个大局、始终服务这个大局,举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共同为之不懈奋斗。
宏伟目标凝聚力量
  【新闻背景】2012年,四川国内生产总值居全国第8位,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全国第24位;全省有农村贫困人口750万,约占全国1/10。2014年,四川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实现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5%,农村贫困人口在上年减少125万人的基础上,又减少了129.6万人。
  《瞭望》:您到四川以后一直强调,把经济建设作为兴省之要,保持专注发展定力,有什么考量?
  王东明:十八大之后,省委明确提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鲜明确立为全省工作主题,这是向全省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必须担负的历史责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首先是发展问题、民生问题。客观地讲,四川地处西部,发展总体滞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收入都明显低于全国,而且还有特殊困难群体。我刚到四川工作时就强调,把经济建设作为兴省之要。面对重大自然灾害接连发生,近年来干部队伍又暴露出一些严重腐败问题,如何稳定人心、凝心聚力、保持奋发有为的状态,是一个现实的考验。我们坚持全省工作主题不动摇,把各方面的注意力集中到专注发展上,“咬定青山不放松”,推动形成了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局面。
      当然,在“三期叠加”、经济新常态下,四川抓发展不是简单地追求快速度,不能走传统的老路,而是主动转方式调结构,坚定走转型发展之路。这两年,在千方百计稳增长的同时,大力推进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高端成长型产业和新兴先导型服务业率先突破,对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国家战略,不失时机地扩大全面开放合作,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淘汰落后产能。
      近年来,四川经济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势头,而且经济结构出现了可喜变化。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增长19%,优势产业比重上升,传统资源型产业和六大高耗能产业比重下降,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经济较快增长,为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提供了基础。
      《瞭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做大做好蛋糕,还有分好蛋糕。
      王东明:小康的核心要义在富民,要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重视平均数更要重视大多数。否则,即使数字上去了,群众生活没改善、没得到实惠,就不会认这个账,反而失信于民。我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通过发展整体上提高全省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实施“十项民生工程”,每年还针对性地办一批民生实事并形成了制度,着力构建基本的民生保障“安全网”。
      四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贫困地区。占全省面积76.8%的藏区、大小凉山彝区、秦巴山区、乌蒙山区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又是难中之难、重中之重。在中央的巨大关怀和各个方面的大力支持下,我们集中力量打扶贫开发攻坚战,让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特别是围绕增强实效创新扶贫工作方式,大力实施精准扶贫机制,对每个贫困村、贫困户建立帮扶台账,并落实驻村工作组和干部联系,贫困村不脱贫、扶贫对象不达标,驻村工作组不撤出;实行“先难后易”,选准最贫困的村、扶持最困难的户、办好最急需办的事,促进了贫困地区面貌加快改善。
      尽管四川推动发展、改善民生的难度不小,但我们有信心,主动适应新常态,抓住用好新机遇,一心为民、干在实处,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