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小区“树权之争”续 业主在小区种了5年树 树权归谁?

21.03.2015  17:53


业主们栽种的树都挂上了这样的铭牌。

物业管理协会专家:树权属于业主,不过前提是种树须征得大多数业主同意

她的故事/

高中时,她和初恋男友每次放学回家,都要路过一段不到100米的林荫道,春天满是樱花飘散。那时候她就想,以后自己要栽出“樱花大道”。

她的想法/

种下的树是谁的?“麦子”说,这个问题业主和小区物业从来没有讨论过。她觉得,树种在小区内,就应该是全体业主的。

郫县安德镇西湖半岛小区,去年7月因外围修路,开发商将13棵银杏和1棵枫杨树移栽到了小区一期的公共绿化带中。今年3月,物管和开发商准备将树移到二期时,业主们却不同意了。这移来移去,不仅树权在业主看来是笔糊涂账,物业和开发商是否告知业主、使用公共绿地应不应该赔偿,也成了争论焦点。(本报昨日、前日曾连续报道)

3月20日,西湖半岛小区物业已经主动找社区协商,计划在下周一让业主、开发商、物业和社区4方坐下来进行沟通。物业经理吕永辉说:“为业主争取利益也是我们的责任。

而在成都市锦江区合欢树街1500号,40岁的业主“麦子”的植树故事让我们心生感动:每年3月都要召集邻居们在小区和周边义务植树,至今已5年。

缘起初恋 她在小区种树

2010年3月,是“麦子”住进现在的小区蓝谷地的第二年,35岁的她决定在小区里种树。种树的想法,在高中时就埋下了种子。当时她和初恋男友每次放学回家,都要路过一段不到100米的林荫道,春天满是樱花飘散。那时候她就想,以后自己要栽出“樱花大道”。在30岁经历了一系列挫折后,她振作精神决定种树。当年买了35棵樱花树,自己种了两棵,分别挂上了她和自家孩子的牌子,剩下的则免费送给了邻居们。

第一年,“麦子”就咨询小区物业,能否在公共绿地上种树,物业同意了。不过,种树还是遇到了一点麻烦,很多人自己找个位置种树,树苗东一棵西一棵不成规模。第二年开始,她就和绿化部门沟通,哪些地方更适合种树,就提前在那里把坑都挖好。此后,她每年购买的树苗都达到了100棵以上,邻居们现场交费领树苗,剩下的她就自己种。

两年后,小区三期院子里的绿化已经很密集了,“麦子”就到隔壁五期、六期的院子里种树。一位大爷拦住了她,说去年就参加了种树,树没有活,他要“麦子”保证:“我的树必须要活。”麦子一下子就懵了,她说,树给了认养者,认养的人就应该照顾好树木。可大爷拦住她一直不让走,直到一位大妈主动答应照看大爷认养的树,她才得以脱身。今年种树时,“麦子”又遇到了一位老太太,原本老太太买了一棵树苗给孙子认养,可惜孙子那个周末没能回家。老太太就找到物业,要求让“麦子”退钱。无奈之下,“麦子”把钱还给了老太太。

目前,小区公共绿地里已经有了不少枇杷树,每年枇杷成熟,大伙儿都来摘。

只求树种活归谁不重要

5年来,他们通过树苗认养活动种下了500多棵树。其中樱花树最多,有400棵。此外,还有紫藤、榕树、七里香等。

麦子”说,自己争取到了物管的协助,通过通知和QQ群也得到了很多业主的首肯,因此种树没有受到过阻挠。

种下的树是谁的?“麦子”想了一下,自己和其他业主,还有小区物业从来没有讨论过。她觉得,树种在小区内,就应该是全体业主的。过几年,“麦子”准备搬家,对自己种下的树归谁,她并没有想那么远,“只要把树种活了,就不再想那些树是不是我的了”。

种下的树怎么管护?“麦子”说,种下去的树确实有死掉的,会由物业补种。对于他们种下去的树木,物业的绿化人员都会帮忙照看,例如浇水、施肥、修剪枝桠。“也有好心人志愿维护。

树权之争

成都市物业管理协会的专家说,业主们栽种的树木,树权还是属于业主的。不过业主栽种的树木,使用了全体业主共同所有的公共绿地,必须要征得大多数业主同意。业主:意见不统一

业主们种的树究竟属于谁?记者随后还询问了5位业主,三位认为属于全体业主,有两位则认为,谁栽树归谁所有。

小区物业经理何伯奎说,种下去的树木,他们都视作是业主的财产,就把它照看好,没有区分过是全体业主还是属于植树者个人。当初“麦子”要求种树时,他们曾经和绿化部沟通过,在不影响规划的情况下,业主希望有一个平台能够栽种树木,他们就积极配合。

成都市物业管理协会的专家说,业主们栽种的树木,树权还是属于业主的。不过业主栽种的树木,使用了全体业主共同所有的公共绿地,必须要征得大多数业主同意。

建设厅:全体业主共有

省住建厅政策法规处副处长李波说,小区的公共绿地一旦交付,就属于全体买房子的业主共同所有。开发商移交给物业企业的是管理权,而不是所有权。房屋竣工时,园林也必须建成,才会取得规划局认可,拿到合格证。在这个过程中,开发商、设计单位不能对园林绿地进行缩减,否则是无法交付使用的。

开发商:绿化项目有保修期

现在确实有一些中小型开发商,在交房前仓促种下树木,交付后死亡也就不管不顾了。”某全国知名房产开发企业相关负责人说,“接手的物业公司没有雄厚的实力去进行维护,往往造成相互推诿。

他提到,拿地规划时要求的绿化建设,只会要求到绿地面积、绿化率等,至于绿地设计成什么样子,还是由开发商说了算的。因此就会存在开发商“能省则省”的情况。一般的园林绿化工程,有1年左右的保修期,但通常在交房时,这1年左右的保修期所剩无几。如果是长线发展的开发商,还会投入金钱来承担园林的养护费用,更多时候,则需要物业来进行维护。

华西都市报记者王浩野实习记者宁芝 摄影朱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