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区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的“威远经验”
记者 毛春燕 李弘
初冬时节,走进威远县向义镇四方村,一栋栋洋楼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池塘边,古朴典雅的围墙内外,盛开的鲜花争奇斗艳,馥郁宜人。
四方村,因为新村建设“红”了起来,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不少人慕名而来观摩她的美丽倩影。
这仅是威远县美丽新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威远县创新工作思路,采取把新建农房并入院落、改造提升旧村庄、保护传统村落民居相结合的方式,加快建设“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走出了一条资金投入少、群众积极性高的新村建设路子。
建设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威远县地处四川中南部,分浅丘和深丘两种地貌,地形起伏不平,农房、林地、田土零落交错,乡村团状、带状聚落特点明显。
近年来,该县由于高速公路、产业园区、城镇建设拆迁,加之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步伐加快,一些边远村落只剩下单户独院。同时,新建聚居点挖填方大、成本较高;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成本较高、受益面小。
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威远县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合理布局新村聚居点,在推进新村建设中做到“新建不大建”。对现有院落进行统一规划,按照统规自建、农民联建等方式,采取散户并院落、多户并大院等措施,把新建农房布局到相对集中的现有院落。近年来,全县2200余户新建农房并入院落。
对有一定聚居规模、人口相对集中的旧院落,威远县引导群众自行改造房屋,并根据地形地貌,配套小型绿色休闲广场、生产便道等基础设施。目前,全县已升级改造新村聚居点36个。
目前,威远县境内还保存有向家寨、高顶寨等古山寨,以及静宁寺、花朝门等古村落数十处。对于这些古村落,该县进行保护性建设。
去年以来,该县已对静宁寺、花朝门等6个古村落的房屋、院坝、道路,按照原有风格,采用相近材质进行修复,有效保护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古建筑。同时,把越溪牛灯舞农耕文化、八姑寨盐商文化、静宁寺抗战文化、石坪村客家文化等一批传统、乡土文化,融入到古村落保护中,有效传承了历史文化。
产业发展着力助农增收
“不能把新村建设当作劳民伤财瞎折腾的面子工程,必须促进新村与产业互动,让村民富起来。”威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表示。
为有效推进产村相融,威远县创新“农业BOT”模式,采取“市场拉车”、“政府推车”、“农民坐车”的三方联动模式,以政府的小投入、业主的小风险,带动产值达数亿元的大产业,既促进了农民群众就近就业,降低了业主流转土地的投资风险,又解决了土地分散难以集中成片发展产业的问题。
目前,该县引进“四川万成”、“金四方果业”、“奇齐花卉”等公司成片发展无花果1.5万余亩,种植业实现年产值9000万元以上,带动基地农户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
威远县积极培育现代职业农民,让农业发展更有技术含量。
今年以来,威远县整合所有涉农部门培训资金,举办了为期3个月的现代职业农民培训班,授课教师以种养专业大户为主、农业科技人才为辅,采取半工半读、现场教学等方式,对农民群众进行种养技术培训。目前,已首期培训农户200余户,建成20~100亩的家庭农场5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