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世界日报》:一个美国人的成都寻根之旅

13.01.2015  22:18

        中新社成都12月10日电 题:一个美国人的成都寻根之旅

        中新社记者  胡敏

        美国人史丹利·克劳福德10日踩着122年前他祖辈所走过的足迹,漫步在一段围墙边,他当日受聘于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成为其祖辈当年所创医院的历史顾问。

        现年55岁的史丹利·克劳福德来自美国,他祖母的祖父赫斐秋(Virgil Chittenden Hart)19世纪末率队来到中国进行医学教学,并将西医引入了四川。

        1892年5月21日,赫斐秋带着妻女来到成都,在四圣祠街创办了成都第一家西医诊所,此后,该诊所发展为仁济医院,该院是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前身。后来,赫斐秋作为创办人之一,建立了华西协合大学,也就是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的前身。

        “这就是我奶奶的祖父母”,史丹利·克劳福德指着一张1891年4月4日的照片说。

        关于祖辈的故事,关于中国的最初印象,史丹利·克劳福德更多是从奶奶那里听来的。他的奶奶和姨婆都出生在中国,后来奶奶返回了美国。

        “奶奶家里的装饰都是中国风”,史丹利·克劳福德站在祖辈们生活过的缠满紫藤的小楼前,他在奶奶家里也见过相同的紫藤。连同紫藤和小楼外的银杏树都是史丹利奶奶的祖父种下的。

        从1999年开始,史丹利受家族所托,远涉重洋来到中国重访祖辈们生活过的地方。这些地方包括了江苏、江西、四川等地,目前为止史丹利在芜湖和九江生活过。

        “幸会、幸会”史丹利脱口而出礼节性的汉语。得知史丹利身份的成都市民纷纷前来合影,他也来者不拒,活像市民身边的一位“老兄”。

        2013年10月,史丹利·克劳福德又踏上了到访成都的寻根之旅。几次到访成都,都错过了其祖辈生活过的小楼。这次通过朋友介绍后,如愿来到了位于四圣祠街的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希望能够多提供历史资料”,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马小驹向史丹利发出了邀请,该院将创办“仁济历史馆”,以此记录西医入川的历史。

        目前,史丹利·克劳福德已就职于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他打算在成都工作3年。之后他将去其祖辈生活过的四川乐山,直到自己60岁后返回美国。(完) 

刊于12月11日加拿大《世界日报》、美国《世界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