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专家:夏季溺水高发 施救心肺复苏是关键
中新四川网7月30日电 (胡敏 李诗敏)烈日炎炎、酷暑难耐,随着气温的上升,游泳的人渐渐增多,夏季也成了溺水高发期,溺水身亡事件每年屡有发生。急诊专家认为,若在溺水发生之初施以适当急救措施,对溺水者生还能够起到正面作用,但应当避开其中部分误区。
在发生溺水时,不少市民会首先选择将溺水者倒背奔跑,以期通过颠簸把溺水者腹中的水抖出来。不过,在急救专家看来这并非是施救的关键所在,这里存在过度依赖控水急救的认识误区。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项涛表示,溺水者胸部得到按压,能将气管里的水挤压出来使气道畅通,但这首先需注意溺水者有无外伤,尤其是脊椎损伤,否则这一举动将可能对溺水者造成二次伤害。另外,近年来的研究已经证明,控水对于心肺复苏等重要急救并不会造成实质影响,将其放在溺水者急救第一步并不妥当。
另外,近年来的研究已经证明,控水对于心肺复苏等重要急救并不会造成实质影响,将其放在溺水者你就第一步并不妥当。
溺水者若发生心跳呼吸暂停,心肺复苏为最有效急救方式。不过,在中国肺复苏掌握的人群总数并不理想,有数据显示,中国应急救护知识普及率只有1%,这远远落后于英、美等发达国家高达50%至80%的普及率。
“假如能够正确、持续给患者施以心肺复苏,有机会让其拥有一线生机。”项涛表示,在急救之时人们往往存在心脏草草了事的误区,他认为心肺复苏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急症危重病人所采取的抢救关键措施,溺水者救上岸后应该争分夺秒地给溺水者通气、心肺复苏,“现场的人应该不断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直至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千万不要中途放弃。”
如何能做到正确的心肺复苏步骤?专家表示,首先查周围环境是否安全,其次判断病人意识,按照呼吸、呼救、实施胸外心脏按压(位置为两乳头连线中点处,双手交叠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下陷2-3厘米,频率为每分钟60-70次),然后做人工呼吸(急救者托起溺水者下颌或颈部,使其头部尽量后仰,以利气管通畅;捏住溺水者的双侧鼻孔,深吸气后对准患者口用力呼出)。
此外,在紧急施救时还存在“猛拉舌头避免窒息”的认识误区,部分民众在施救时会强行将溺水者舌头想外拉出,以免其遭遇窒息。
“想法是对的,做法有些不妥。”项涛说,对溺水者的确应当立即清楚口、鼻污物避免窒息,但强行拉出舌头可能导致伤害。正确做法应是一手托住溺水者下颌,使其头部充分后仰,避免舌头后坠;迅速开放气道后,进行心肺复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