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专业 邀请企业评审 测技能 注重创新能力

22.04.2015  04:12

编者按  4月11日起,我省普通高等职业院校高职单独招生考试正式进行,大家又一次将目光聚焦于职业教育,随着我省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时期,需要培养更多高技能、高收入、高潜能的高技能人才,实现这一目标,高职院校当如何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开发,如何提升学生的发展潜能与创新能力,中高职教育衔接发展上是否还有不足……带着这一系列问题,笔者走入高职单招考试现场,透过考场上的新特点、新动向,探讨我省现代高职教育跨越发展的导向与需求。 “希望能抓住这次机会,经过三年高职院校系统学习,以后找到更好的工作。”4月11日,带着这样的期待,内江考生罗小菊和其他考生一起走出我省普通高等职业院校高职单独招生考试考场,这并不是她一人的期待,笔者在采访中发现,不管是普通高中类还是中职类考生,都希望经过高职院校系统专业的学习,为自己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职院校如何办学才能为学生们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为我省产业发展提供更多高技能人才?透过今年高职单招考试,我们不难发现一些新信号。 定专业更紧贴市场考试前 邀请企业进行专业评审 “我家孩子报的计算机类专业,就想选个好专业以后好找工作嘛。”4月11日下午,来自什邡市的家长谢女士坐在考场外的空地上等待正在面试的孩子。 面对家长和学生的需求,今年高职院校在高职单招考试专业设置上,会如何出招呢?“我们在专业设置上紧贴行业和企业,围绕交通行业和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招就处相关负责人说,比如根据市场需求,今年该校汽车工程专业增加了单招名额;同时,面对轨道交通快速发展以及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今年还将继续与成都地铁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开设轨道交通定制班,而该校2013年招收的第一届订单班学生现在已经在地铁公司实习。 瞄准市场定专业,也是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的专业设置原则。“今年我们申报了机器人专业,我们认为随着劳动力的紧俏,以后劳动密集型产业可能会出现用工荒的情况。”该校校长夏平说。据他介绍,学校在设置专业上充分考量了社会需求,紧盯新产业、新行业、新技术,与自身的实力相结合来增设新的专业。 而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在专业设置和课程教学上,同样根据产业的发展和企业的需求来调整专业设置,该校在高职单招考试前,专门深入企业调研,邀请企业对课程设置和专业调整进行评审。 技能测试更广泛既考查动手能力也要考核学生发展潜力 “先生、先生,你能听到我说话吗?”4月11日,在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的考场上,一名男同学正在进行心肺复苏的专业技能测试。 参加高职单招的学生,不仅要参加文化考试,还要参加技能测试,以检测学生的专业基本素养和发展潜力。值得注意的是,各学校在组织学生进行技能测试时,根据专业不同设置了不同的考题,采访中多所学校的相关负责人都共同提到,今年的技能测试覆盖面更广,在考试设置上对学生更加公平。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今年单招的技能测试覆盖到所有专业,考试时考官在学生动手操作时边做边问,既考查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测了学生对专业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对技能测试和面试的学生分A、B题进行考试,主考官均来自专业能力较强的老师,通过对学生现场实际的操作考核学生的专业发展潜力。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在对考生的技能测试上,既有动手操作也有卷面作答,避免在考试时对学生评价的主观性。同时把学生的考察重点落脚在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上。 为何多校都扩展了技能测试的范围和方式?“企业最看重的还是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进入企业就可以直接上手工作,省去了岗前培训的阶段。”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说。 6.6万余名考生参加高职单招考试,一个现象引人注意—— 重就业轻升学中职考生比例下降 4月11日上午9点,2015年全省普通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准时开考。今年全省共有6.6万余名考生参加高职单招考试,比往年有所增加,但考试现场也出现一个意外的变化:尽管今年各学校提高了对中职生的招生比例,但中职类考生的比例有所下降,业内人士分析,出现这种情况与部分中职学校重就业轻升学分不开。 根据此前公布的高职单招的相关规定,今年各学校在单招计划中,中职生的比例原则上应达到50%左右,名额的倾斜本应大大提升中职学生的升学比例。然而从报名和参考的情况来看,部分学校中职类考生报考人数刚刚超过计划数。 分析原因,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招就处相关负责人说到,部分原因是因为中职学校在办学上以就业为主,升学的重视程度还有所欠缺。比如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投放的370个中职类招生计划,报考人数刚刚超过计划数。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招就处相关负责人同样谈到,中职类学生多数走向了就业的道路,是导致报考人数比例有所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职生重就业轻升学,对这种情况,相关专家表示忧虑,他们认为培养更多的高技能技术型应用人才,需要做好中高职的衔接工作,建议按学科门类建成一体化教学,这样既能保证中职学生的就业,又能提高中职生升学的比例,并且进入高职后避免重复学习,造成资源浪费。 中职类考生的比例有所下降,而普通高中报考人数的比例有所增加。今年报考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单招的学生4300余人,其中普通高中类考生的比例超过80%,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4000余名报考学生中,普通高中类考生占比接近2/3。 此外,区别于普通高考,高职单招是先选学校和专业再参加考试。在专业选择上不平衡的现象比较突出。多所学校的招就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到,考生在专业选择上还是趋从选择传统热门专业,如财经会计类、计算机类等。 另悉,今年共有省内外39所高职院校参加单独招生考试,各学校录取分数线将于4月中旬陆续公布。 【精彩点击】 学校与企业 如何无缝对接 我省各高职院校从入学考试开始,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就摆在各学校教学的重要位置。如何让学生在学校内就完成对行业的熟悉和企业所需基本技能的掌握,实现学校到企业的无缝对接?让我们一起来点击我省几所示范高职院校提升学生操作技能的“绝活”。 作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上,给学生提供了全真的实训环境。在学校114呼叫中心,学生像企业正式员工一样处理热线电话。“到这里来工作,与在企业里面一模一样,经常还会有企业的老师来进行实际的培训,讲解和培训企业最需的技能。”在该中心工作的王同学说。 银行、地税、会计事务所…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四川财经职业学院打造了多专业综合实训中心,20多个部门,俨然一个仿真的“小社会”。在该中心,让学生通过创办虚拟公司,在校就能上岗锻炼。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学生毕业实习或正式工作上岗前,通过多实训后,普遍反映增强了就业自信心,缩短了职业适应期。 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4月9日,某汽车品牌的经销商来到该校举行招聘会,参加的学生均来自大二。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引进了10大汽车品牌,会陆陆续续地到学校面向大二学生开展“双选会”,通过“双选会”,汽车工程系的学生从大三开始就进入企业学习。更重要的是,通过此类平台搭建,企业把行业最新的产品和技术带到学校,让学生接触行业最前沿的技术,并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学生毕业后可与企业实现无缝技能对接。 【网络调查】 网络调查显示:75%网友看好未来蓝领收入 4月11日,高职单招考试先于高考举行,学生们如何看到未来蓝领工作的走向,在高职院校学习期间又希望培养怎样的能力?网络调查显示,75%的网友对未来蓝领的收入走向看好,认为产业发展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有技能的蓝领收入会高过普通白领。 伴随着收入上涨,未来高技能型人才最应该具备哪些能力,网友将32%的票投给了实际操作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还有28%的网友认为最应该具备创新能力。而如何培养高技能高薪蓝领,网友大多选择“真正根据社会需求来开发课程”和“师资队伍要更接地气”两个选项。 不过尽管大家看好未来蓝领收入,但参与问卷调查的网友中愿意优先选择就读高职院校的却依然不多,41%的网友表示如果选择读高职院校,是因为成绩不好,报考普通大学、高中等有难度,只有20%的网友则选择了“近年来,蓝领收入增长快”。究其原因,网友们表示,蓝领工人尽管收入上涨,但社会认可度不够高是最主要因素。   (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