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安州区“代管”与“监管”并重 依法规范农村“三资”管理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农村集体“三资”)是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也是农村基层干部容易滋生腐败问题的高发领域。为进一步推进全县农村集体“三资”规范管理制度化、信息化,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努力形成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安州区积极探索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新途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建立“三资”管理服务中心。区上成立了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全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的指导、服务和监督等工作。18个乡镇也都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具体负责督促、检查、指导和协调工作开展,并在领导小组下建立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中心”,落实了办公场所、配备了专(兼)职工作人员53人,专门承担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及运行服务工作。
二、建立“三资”管理台账。为进一步做好全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金、资产、资源的清产核资工作,全区18个乡镇在今年3月底前,进一步对辖区内村(社区)、组的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全面清查,依法对村集体所有的各种资产界定所有权,理顺产权关系,着重把好清查登记关、群众参与关、公示公开关,统一建立资产资源管理台帐,实行动态管理,做到不漏清、不重复,真正摸清家底,为规范化管理打好基础。目前已完成“三资”清理的社区27个、村216个、组2198个,公示“三资”清理表册的村119个、组1129个。
三、建立“三资”管理系统。在今年3月底前已完成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网络系统建设的采购招标工作,全区统一购置查询终端机19台,速拍仪19台(已分发到各乡镇),农村集体“三资”软件1套,网络服务器1台,并统一安装了唯特斯农村集体“三资”软件,逐步完成辖区内村(社区)、组财会核算经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并与乡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中心签订委托管理协议的方式实行集中代管工作,并使用该软件进行财务核算,实现了对“三资”业务和账务一体化处理,目前全区建立村级财务核算账套165个,组级财务核算账套762个,资产资源信息正在有序录入管理软件。
四、建立“三资”管理运行机制 。制定出台了《安州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资产资源规范管理实施办法》、《安州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实施细则》,及其它规范管理工作中有关清产核资、财务会计委托集中核算、“三资”公开公示和办事流程等管理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依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同时印发了统一财务票据的意见和样式,统一公开方式,对乡镇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三资”规范管理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三资”集中监管和“三资”运行查询方便高效。
采取多途径、多形式广泛宣传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提高干部群众对加强和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认识,达成共识,形成合力。通过农村集体“三资”规范管理,由集体“三资”管理引发的矛盾和信访问题得到了有效化解;违反农村集中“三资”管理规定的问题得到切实解决;以农村会计委托代理为核心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以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信息化监管平台为重点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得到发挥,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进一步加快推进,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