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和平校长在第九届联合国水与灾害高层领导与专家组技术研讨会上的致辞

19.05.2017  03:52
        在第九届联合国水与灾害高层领导与专家组
       
        技术研讨会上的致辞
       
        四川大学校长 谢和平 院士
       
       
        尊敬的韩升洙主席,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专家学者,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相聚在美丽的天府之都,隆重举行第九届联合国水与灾害高层领导与专家组技术研讨会。首先,我谨代表大会的承办方四川大学,对会议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各位来宾,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欢迎!
         
          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但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洪水、干旱、暴风雨等与水问题相关的极端自然灾害,在全球范围内非常严峻,不但给城市带来了灾难,更给全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前不久,我看到这样一组统计数字,在我们过去的近30年里,全球最严重的1000起灾害中,大约有90%是洪水和干旱,造成了大约1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影响人口超过40个亿。同样,在中国数千年的灾害史上,旱涝水灾一直是各类自然灾害中影响范围最广、受灾人数最多、造成损失最大的主要灾害之一,仅在我国的黄河流域,平均每3年就有两年会发生水灾。这些事实已经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水与灾害这两个主题具有高度的关联性,更已成为当前我们整个人类社会所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问题。虽然自然灾害难以避免,但并不意味着我们人类只能在自然面前束手待毙。我们完全可以在应对灾难中总结经验,在解决危机中形成共识,尽可能把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以更加积极的态度、科学的措施,来共同应对人类所面临的水灾害,来共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永续发展。
       
          共同应对全球重大灾害危机,提高防灾减灾科技水平,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不仅要靠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更需要全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作为中国布局在国家西部的高水平大学,四川大学是中国高校中历史最悠久、学科最齐全、规模最大的现代大学之一,我们始终坚持发挥自身的人才、学科、科研和国际合作平台优势,始终把应对和解决全球重大灾害危机,促进人类发展进步,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卓越贡献,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特别是,在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以后,我们与香港理工大学共建了全球第一个“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秉承“地球人都要有灾害意识,地球人都要有灾害教育”的理念,致力于培养全球重大灾害和危机处理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门人才,提供全方位的高端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这既是我们面对灾难、经历灾难之后的成长,也是我们痛定之后的觉悟,更是我们胜任未来挑战的责任担当。同时,我们充分依托中国水利领域最早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共同成立的“中德水资源研究中心”等国际联合科研平台,为应对和解决全球水灾害问题开展了前沿探索、做出了积极贡献。
         
          此次大会是全球水灾害防灾减灾领域的一次高水平国际盛会,首次来到中国西部就选择了川大,我们感到非常荣幸。今天与会的各位嘉宾、专家都是全球防灾减灾领域的领军人物、顶尖学者,对应对和解决水灾害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将共同围绕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应对水灾害的现状和未来、探索人类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防灾减灾前沿问题开展深入研讨。我们相信,通过此次会议,必将进一步加强全球防灾减灾领域的高端国际交流与合作,必将全面促进全球水灾害防灾减灾前沿技术的创新研究,必将有力推动整个人类防灾减灾事业的永续发展。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就在距离今天会场不到60公里的地方,有一座世界上年代最久远、至今仍然发挥重要作用的水利工程,这就是建成于2300多年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这充分展示了我们中国古代先辈们在治水方面的杰出智慧,更体现了他们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卓越贡献。它不但造福了成都、造福了四川,更开创了我们人类历史上治理水灾害的先河。面向未来,我们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共同携起手来,就一定能为解决全球重大灾害危机、为促进人类共同繁荣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最后,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也祝愿各位在美丽的天府之都、在美丽的四川大学渡过愉快的时光。谢谢大家!
       
        (转自四川大学新闻网)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