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第十四次党代会】围绕中心任务 转变发展观念 夯实发展基础 推进创新发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学院建设与发展
学院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和材料成型及控制三个本科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现有在校本科生1200人,硕士生450人,博士生120人。
2008年以来,学院按照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大力贯彻实施学校特色强校、人才强校、成果强校、创新强校和质量强校等战略,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转变发展观念、夯实发展基础、推进创新发展,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院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学科建设方面,坚持特色强校战略。 根据国家的重大需求和学院现状,对全院三个学科发展重点方向进行了优化。在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加工工程学科,突出强化了高速列车关键材料与工艺研究方向,形成了多学科交叉的轨道交通材料研究团队,并与校内和国内相关单位通力合作,在高速列车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高速重载铁路焊接技术及装备方向,在青藏铁路钢轨气压焊、高速铁路钢轨闪光焊等方面取得大量成果,研制的焊接成套装备广泛应用;自主创新项目“数控式气压焊轨作业车”的主持人戴虹教授,于2009年7月25日受到胡锦涛总书记接见,并汇报了项目的进展情况。在解决高速列车车体焊接技术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包括高能束复合焊接技术、搅拌摩擦焊技术、高强韧焊丝及其与母材匹配等方面。针对高速列车、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材料轻量化设计及成型,研制了铝、镁、钛等合金结构的轻量化结构,获得不少应用。研制的氧化锌晶须功能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已应用于我国的载人航天器及空间站。在生物医学工程学科领域,强化了生物医学材料研究方向,形成“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团队,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全面推进,其中表面改性的血管支架已获得临床应用,实现了成果转让。建立了生物传感器新兴学科方向,为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基础。学院于2008年成功获批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
胡锦涛总书记亲切接见戴虹教授 移动式气压焊轨作业车
在科研工作方面,坚持成果强校、创新强校战略。 近5年,承担国家“973”计划、“863”计划、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基金、国防基础科研项目、新世纪人才基金以及重大产学研合作等重要科研项目300余项;年到校科研经费从2008年的500余万元增长到现在的2300余万元;发表SCI、EI、ISTP检索收录论文800余篇,其中年发表的SCI论文数占全校的四分之一。学院年人均自然科学基金申报项数和获得批准项数、年人均科研经费及论文数均排名学校前列。获得各级政府授予的科技奖励3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3项、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获得发明专利100余项。主持研发的新型心血管植入器械、纳米抗菌材料、轨道交通新材料、轻质隐身材料、新型焊接技术等实现了产业化或成果转化,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和好评。
黄楠教授(右)、周祚万教授在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获奖
表面改性的新型血管支架 国产化转向架铝合金推杆
高新技术产品 具有自主专利技术的含中药磷酸钙骨水泥
积极开展平台建设工作。材料先进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12年成功通过教育部评估,围绕国家对先进材料的战略需求和材料科学的发展前沿,形成了材料设计与功能调控、材料先进制备技术、材料服役行为等研究方向,成为先进材料领域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的创新研究基地。四川省先进焊接及表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09年由四川省科技厅批准成立,构建了轨道焊接技术、新型焊接方法与设备、焊接结构检验及评价、焊接材料及焊接工艺和表面工程五个研发平台。推进高校与地方的合作,2013年03月,学院与兴发铝业(成都)有限公司成立联合实验室,兴发铝业将为联合实验室的运作、项目、产业化和开放基金课题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同自贡市政府、新津县政府建立了校市、校县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推进科研成果应用转化搭建良好平台。积极推进学校开展军工科研保密资质审查认证等相关工作,并着手军工科研平台建设。
高速列车国产化用隔音降噪阻尼浆 移动式闪光焊机 新型高分子基多频谱隐身材料技术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坚持人才强校战略。 本着有利校院发展、宁缺毋滥的原则,努力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毕业生接收工作,充实了教学科研队伍。08年以来,共引进、接收和调入28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22人。学院现有教授27人,博士生导师23人,高级职称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人员占79.6%,在读博士占7.4%,形成了一支富于活力的高学历师资队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双聘)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千人计划特聘专家1人、全国百篇优博论文获得者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4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人才基金获得者9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5人,四川省突出贡献优秀专家5人,四川省科技创业领军人才2人,四川省师德标兵1人。注重教师培养,制定《材料学院青年教师海外培训办法》等,每年选派多名教师出国进修,对于青年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开展基金申报等给予支持和帮助,促进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
在人才培养方面,坚持质量强校战略。 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获批四川省特色品牌专业,三个本科专业均获批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拥有材料力学性能国家级精品课程及国家资源共享课程、生物传感器国家双语示范课程、工程材料四川省精品课程,以及多门校级精品课程。出版十二五国家重点规划教材一部,其他专业教材三部。成功获批材料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2年举办“四川省高校材料学院院长论坛”,与会十所高校代表共论材料学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开拓思路,加强合作,有力地促进我校材料学科学生培养工作。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近五年来获省级及以上奖励百多人次。目前,学院正以“质量工程为导向,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积极推进将本、硕课程教学拉通组建教学团队,由教授或教学经验丰富的副教授担当各教学团队负责人,组织团队教学工作,以提升学院教学整体水平和质量。
第七届四川高校材料学院院长论坛 生物传感器国家双语示范课程
高等教育材料类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高等学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系列教材
坚持国际化战略,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邀请了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来校交流访问,并受聘学校名誉教授;两位外籍教授受聘我院海外院长。聘请多名外籍专家每年来校短期工作交流,学院鼓励和组织师生积极参加国内外国际学术会议。学院国际化工作连续多年在学校名列前茅。
诺贝尔奖获得者Kroto爵士来校交流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Douglas D. Osheroff来校交流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海外院长高唯教授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海外院长许大卫教授
黄楠教授在世界生物材料大会上被授予Fellow荣誉称号
在党建工作方面,坚持“高举旗帜,凝聚师生,科学发展,创先争优”。 现有30个党支部,党员376人。学院党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紧密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完善机制,建立健全各项制度,适应实践创新以及体制机制创新,适应我校多校区办学校情,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扩宽视野,在联系形式、内容、方法上不断创新,在管理体制上不断完善和提高,切实加强党建工作,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创建先进党组织为活动载体,增强党组织的创新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广大党员在学院发展中成为重学习、懂业务、素质高、能力强、先锋作用明显的骨干力量,为促进学院科学、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推动党组织履职尽责创先进,广大党员立足本岗争优秀,将学院党组织的工作重点和思想统一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科学发展这一中心任务上来,教育和培养更多的教职工党员、学生党员成为学院各方面工作的骨干和中坚力量。2011年,材料学院党委被评为西南交通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
学院党委主要围绕制度建设,围绕加强师生联系,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制定,不但做到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创新了工作机制体制,而且加强了师生的交流,加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激发了党支部的创造力,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如①加强执行力建设,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做好教职工思想教育引导和关爱工作;凝聚全院教职工力量,推动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实施;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巩固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②建立教师党员联系学生制度,充分发挥教师党员的作用。建立党委委员联系学生党支部制度、院领导恳谈制度、教师与学生“一帮一”制度、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共建制度、教研室与所在专业学生联系制度、毕业生班级学生就业工作“一帮一”等制度。③创新工作体制机制,指导支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率先建立材料学院学习研究型党支部;研究生党员担任本科生导师制度;制定学生党支部指导委员会工作细则;建立学生党支部书记例会制度;设立《材料学院党支部特色活动基金管理办法》;评选优秀毕业生党员制度及院级年度党内评优表彰制度。④凝聚师生力量,共同创先争优。加强创先争优的宣传工作;加强党员领导班子建设和队伍建设;学院创先争优之师生互评;开展了“师生携手,共同创先争优”系列活动;开展党员进社区暑假青教活动等。
戈满寿副书记、徐轶老师为成都九里堤街道交大社区青少年作“健康成长,立志成才”专题讲座、“太阳能材料及技术”科普知识讲座
正值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召开之际,学院党委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把握好正确政治方向的基础上,以树好风气、凝聚人心、营造氛围、增进团结、维护稳定、推动发展为目标,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要求,特别是围绕学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建设等中心工作,进一步发挥教育、引导、保障和服务功能,党政密切配合,团结和带领全院师生,进一步深化学院的综合改革,努力推动学院和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为校、院上水平,促进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为国家的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