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水和谐历久不衰的光辉典范 都江堰建堰2270周年主题报告

25.07.2014  11:17

    长江庞大的水系绵延中国11万平方公里土地,在它的某一处支流上,闪耀着一个水利史上的传奇名字,它不若三峡大坝般横亘江面,以巨大的工程体量和超高的工程难度震撼世界,人们站在它面前甚至都看不出这是一座水利工程。与它兴建时间大致相同的古巴比仑纳尔-汉谟拉比灌溉渠系的灌溉系统、古罗马的远距离输水道,战国末年的郑国渠、秦汉代的灵渠、白渠等,都因沧海变迁和时间的推移,或湮没、或失效。只有它,虽卑处一隅,却实实在在地泽被了后世、造福了千年,且至今运行不辍,发挥着神奇的作用。
    它,就是人水和谐历久不衰的光辉典范——都江堰!

李冰治水创建了人水和谐的都江堰

    人类离不开水,却又经常要遭受干旱和洪涝的水患折磨,创建水利工程,改善人水关系,这是人类与大自然相处所必然出现的革命性创举。但早期人类建造水利工程的核心功能很可能首先是“避水害”,水利工程的另一重要功能“谋水利”,尚作为附加功能摆在其次。
    公元前256年,李冰创建了都江堰。无论从其设计营构,还是其治水思路上,除了相对消极的“除水害”的功能之外,已经是绝对意义上的“谋水利”了,人类的治水活动开始开始闪现出科学的光芒。都江堰水利工程所蕴含的这种积极主动“趋利避害”治水理念,首先集中表现在其三大主体工程的选址和营构上。都江堰选址在岷江上游和中游的交汇处,这里恰好是岷江资源蕴含丰富的水源涵养区。都江堰渠首枢纽布置在岷江出山口,这里群山环抱,大江中行,形成了环状的地势和环流的水势,又由于成都冲击扇形平原顶端730m的海拔高程,使这里对处于海拔500—450m的成都平原和川中丘陵区具有居高临下的建瓴之势,为修建无坝引水、自流灌溉的水利工程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渠首三大主体工程的设置巧妙地运用了地形、地势,河流弯道和水流态势,利用“凹岸取水”、“凸岸排沙”的原理,以“鱼嘴”分流分沙,筑“飞沙堰”泄洪排沙,凿“宝瓶口”限洪引水,三大工程相辅相成,浑然一体,协调运行,共同发挥了引水灌溉、分洪减灾、排沙防淤的神奇作用。其次,任何一项工程项目,在创建之初,无法避免地都需要处理人类创造性的生产活动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都江堰的创建,几乎没有因为工程建设对其所在的自然环境造成任何影响。透过这种设计,我们应该体悟到一种“道法自然”的天道观念,感知到这种观念中所蕴涵着的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人水和谐”的意识和境界。
    李冰创建都江堰,使人类的治水理念得到了空前的创新,治水能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一个前所未有的“兴利除害”的理想状态经由都江堰而成为现实。经过两千多年来的传承与积淀,一个更加科学,更加系统,更加契合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的治水理念已经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那就是“人水和谐”!

历代治堰者传承了人水和谐的都江堰

    在都江堰2000多年的岁月中,对它的建设管理始终以解决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等水问题,使人和水的关系达到一个协调的状态为目的,这种人水和谐的理念在都江堰的发展过程中始终起着重要的作用。
    ——工程建设跨越千年
    李冰之后,历代治蜀者都以治水为重任,西汉蜀郡太守文翁主持复修都江堰,率先扩大了都江堰灌区;唐代高俭在原有渠道和工程整治的基础上,布置和扩建了许多分支渠道,以扩大灌溉面积,元代吉当普、明代施千祥均在渠首分水枢纽鱼嘴结构和材料改革上的重大尝试……新中国成立前,都江堰的灌溉范围达到280万亩,惠及成都平原十四个县,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但是,如果都江堰的影响力仅仅局限于成都平原,那么她的传奇色彩必然大打折扣。从都江堰建成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2200多年,更像是一首交响史诗的漫长副歌,低沉、悠远,为都江堰这首交响史诗的高潮部分积蓄着力量。
    终于等到了新中国成立,在短短的不到70年的时间里,都江堰迎来了翻天覆地的水利大变革,这种变革即使伟大如李冰也难以想象!从上世纪50年代起,灌区先后开始了对人民渠、东风渠等重要渠系及水利工程的修建,成都平原的土地全部得到了浇灌。70年代,都江水三穿龙泉山脉,龙泉山以东丘陵区近400万亩土地脱离了苦旱;80年代中期,灌区扩改建工程拉开帷幕,从90年代中期开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项目正式上马,通过项目的实施,灌区新增灌面34.82万亩,改善灌面168万亩。如今都江堰灌面已是建国初的3.5倍,实现1040万亩,雄踞全国之首!
    不仅是灌溉面积飞速扩张,工程结构更是产生了质的飞跃!1949年以来,在不改变渠首枢纽原有工程的基础上相继修建了外江闸、沙黑总闸、飞沙堰工业拦水闸,及六干渠分水节制闸等配套工程,与原渠首三大工程相互配合运行,更充分合理地利用了岷江水源;灌区渠系经过多年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已形成干渠、分干渠、支渠、斗渠等众多渠道构成的蜿蜒交错的渠系网络,将都江涓流日夜不息地送往灌区各处;而灌区数百个大中小型水库、数千节石河堰、数万口山平塘,更是星罗棋布点缀期间,为都江堰灌区提供了高达18.54亿m3的蓄水能力,使都江水有了更多的可调节和可利用空间。
    渠首枢纽、渠系工程、囤蓄工程,“新三大工程”的全新格局是2000年治水先贤经验的铺垫,是建国后近70年建设成果的积累勃发。这条永不停歇的建设之路未因时空更迭而改变,不因社会动荡而舍弃,都江堰水利人所秉持的“道法自然”、“人水和谐”的基本理念始终不变,除水患兴水利,都江堰跨越千年的工程建设终于为实现人水和谐共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管治堰,造福千年
    都江堰的管理者们深深地明白水利工程效益的发挥三分靠建七分靠管的道理,从李冰到文翁到诸葛亮、丁宝桢,到新中国成立后从历届省委、省政府领导,到灌区市(县)领导,在对都江堰的管理上都丝毫不敢懈怠。管理组织和制度随着水利工程的完善被不断充实和继承下来,水利管理行政体系强烈的延续性决定它无论管理机构如何变迁,道法自然、民生为本、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始终得以传承,水利事业始终与区域文明和谐共荣、共同发展!
    李冰之后,历代治蜀者都以李冰为标榜,以治水为重任,在浩荡的治水实践中总结出“深淘滩、低作堰”,“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等治水经验,形成了每年冬春枯水季节又是农闲之时的断流岁修工程制度,制定了“旱则引灌,涝则疏导”等一整套管理制度和维修方法。这些经验直至今天,依然被世界水利奉为圭臬,成为都江堰为人类水文化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都江堰水利人对水资源的认识是深刻的:水利工程只是水资源的载体,水资源才是实现人水和谐的核心和灵魂,而对资源进行统一管理才是保证古堰是永续利用造福千年的关键!在过去,由于缺乏统一的用水管理,且在灌水方法上很粗放,一旦遇上岷江少水年,或工程失事,内江无水可引或水少,下游灌区用水就非常紧张。新中国成立后,灌区重新制订了新水量分配和输水原则,以满足农田灌溉为主,保证成都市重点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兼顾木材水运和综合利用。而当代李冰们更是做出了更为科学的探索:现代化的“数字都江堰”工程的实施,使都江堰实现了信息系统化、灌溉自动化、技术网络化、管理科学化;节约用水、计量用水、合同供水,实现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科学调度。一代代治堰者将传承千年的“人水和谐”的理念落实在了对古堰的建设与管理中,且有了最实质的回报。水资源在这里终于发挥出了最大的综合效益,滋养了万物、泽惠了苍生!

巨大效益孕育了人水和谐的都江堰

    在大多数崇拜者看来,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一个巨大的灌溉水网。但是在它最初的规划者心中,都江堰的首要功能是用于战争的航运。她的渠系不仅仅是灌溉供水的通道,更是输送兵源和给养的战道!但是都江堰的伟大并不因为创建者的初衷而发生改变,这一最早起源于军事作用的水利工程却在一代代继任者的薪火相传中发挥着令人惊叹的民生作用。因为都江堰,桀骜岷江由此变害为利,成都平原的水患灾害大大降低,变成“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天府之国”,也由此孕育出成都平原厚重繁荣的文化和精致闲适的生活,这般从容祥和,似游离于时代实则超越了时代!
    两千年风雨晦明,励精图治,新一代的水利管理者鼎新革故,在改造渠系、扩建灌区、强化管理中将都江堰的综合效能逐渐推向极致,让都江堰这首交响史诗在历史的顶点爆发出全部能量。现在的都江堰已成为四川省不可或缺的水利基础设施,它为全省7市37县(区)提供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其供水区域地跨岷江、沱江、涪江三个流域,幅员面积达2.7万平方公里。地区内人口2324万,有效灌面1040万亩, 2013年灌区粮食总产量达87.8亿公斤,占全省的25.9%。灌区农业生产值、工业生产值分别占全省的26.4%、38.6%,地区生产总值7138亿元,占全省的41.8%。全省经济十强县,有9个在都江堰灌区!现在灌区内基本实现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科学调度,灌区工业供水保证率达100%,农业用水保证率达98%以上。特别是最近20多年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灌区工程状况明显改观,渗漏、滑坡等病险工程得到有效治理,渠道水利用系数和工程运行安全保证率明显提高,灌区渠道的防洪标准得到显著提升,抗灾减灾能力得到大幅增强,即使是遭遇了2008年“5.12”特大震灾和2013年“7.9”洪水灾害,也确保了灌区农田的适时满栽全种,保证了成都市的生活、生产、生态用水无一秒钟间断!
    溉灌梁益成天府,泽润巴蜀济苍生。现在的都江堰灌区已成为支撑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成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可以说,天府之国的美誉靠都江堰,成都中心城市的地位靠都江堰,四川农业大省地位的支撑靠都江堰,这“三靠”恰如其分地印证了都江堰作为民生工程的那种厚德载物的人文关怀,也使都江堰延续千年的“人水和谐”的理念有了最终落脚点。

李冰精神鼓舞着都江堰

    作为都江堰的缔造者,李冰是伟大的,他留给后人的不仅是一座水利工程,更是可以世代传承的科学的治水理念和优秀的意志品质。正是这代代相传的李冰精神成就了今天都江堰光辉灿烂的现实,李冰精神作为一座精神的都江堰,在推进都江堰永续的发展和跨越中,在新时期的治水实践中,始终伴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完善,成为鼓舞都江堰和谐发展的精神动力。
    尊重自然的思想。在李冰的治水理念中,对自然的尊重始终占据着首要的位置。他将“趋自然之势”、“因地制宜”等哲学思想贯彻落实到工程设计当中。即使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这种顺应自然、人水和谐的治水之道依旧是不容颠覆的规律和方法。
    科学严谨的态度。李冰用科学的方法来治理水患,将“”、“”发展为“”、“”、“”,完成了由“除害”到“兴利”的华丽转身。当代水利人更是秉持科学严谨的态度,将自动化、信息化等现代科技手段运用于都江堰,保证了都江堰2000多年来持续发展。
    开拓进取的意识。李冰没有停留在前人治水的基础上,将大禹的“东别为沱”和鳖灵的“决玉山”纳入都江堰水利工程系统内,使之成为都江堰有机的组成部分。而后,这种宝贵的创新意识一直为都江堰建设与管理者所延续,当代李冰更是锐意改革,开拓创新,独具特色的“新三大工程”的格局正是不断开拓进取的伟大成果。
    百折不挠的信念。在都江堰漫长的发展史上,因战争等原因,它曾经历过多次沉浮兴衰的变迁。而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是都江堰近百年来所遭遇的最为严重的一次破坏。当代都江堰水利人充分发扬了自强不息的新时期水利精神,在夺取了抗震救灾工作的全面胜利后,利用短短两年的时间,使都江堰工程体系恢复和超过了震前水平,使遭受重创的都江古堰获得了新生。
    民生为本的情怀。纵观都江堰2000余年漫长的发展史,以李冰为首的历代治水者的功绩,在于使老百姓身受其惠,这与我们新时期水利行业精神不谋而合。这种立足民生、服务民生的高尚情怀,从李冰时期一直延续到今天,“以人为本”始终是都江堰灌区水利事业的初衷和工作的落脚点。我们始终坚持以服务灌区、奉献社会为宗旨,以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全灌区用水的均衡受益为目标,做到了使灌区广大用水户满意,灌区水利事业也因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现代李冰引领着都江堰

    薪火相传,衣钵承继。进入21世纪,作为都江堰水利事业的传承者,都江堰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造福万民的光辉业绩带给了我们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当代水利人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弘扬“李冰治水精神”,开启了“传承古堰文明,引领现代水利”的新篇章!
    传承水和谐的治水理念。 传承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旨在以此来武装全体都江堰水利人,指导都江堰水利实践,影响灌区广大人民群众。在让水资源为人类发展提供保障的同时,人也要主动采取一些改善水系统健康、协调人和水关系的措施,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使人和水的关系达到一个协调的状态,使有限的水资源为灌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久远的支撑。
    建设管理科学的都江堰。 建设管理科学的都江堰,即是要通过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优化配置,最大限度的提高岷江水资源利用率,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同时加强对灌区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力度,实施“科教兴水”战略,按照“数字都江堰”整体框架,建立起覆盖全灌区的水利自动化管理系统;要认真宣传、贯彻、实施《都江堰水利工程管理条例》,大力推进依法治水进程,以高效的管理来保障工程建设和灌区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的都江堰。 在都江堰灌区推行节水型社会建设应该以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建立起自律式发展的节水模式,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要大力倡导节约用水,推进计量用水和合同制供水;推动水价改革,以价格杠杆来促进节约用水;加大对节水设施的建设,提高灌区水资源利用率,形成灌区社会高效的节水能力,促进节水型灌区建设。
    建设环境友好的都江堰。 构建水生态环境保障体系,应遵循大自然生态规律,既要采取工程手段又要依靠环境的自我修复,应以“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处理灌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水资源生态系统保护之间的关系,以在灌区兴建小型节水水利水保工程、对灌区内用水困难大、水事纠纷多、水费负担重的渠系改造为主,在保护水生态环境的同时,起到改善民生的作用。
    建设经济多元的都江堰。 都江堰水利经济应遵照市场经济规律,围绕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格局。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价格杠杆来调节水资源的分配和使用,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水价形成机制和水费收缴体系;要根据水业一体化经营的思路,积极调整水利经营经济结构,挖掘工程潜力,发展涉水产业,形成规划合理、运行良好的水利产业体系,在服务民生的同时,逐步建立起多极化、多元化的灌区水利经济新格局。
    建设文化繁荣的都江堰。 2000多年漫漫岁月赋予了都江堰太多的文化内涵,在未来的水利文化建设中,应努力体现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的灵魂作用,要在传承文化的基础上,加强都江堰水利文化研究,开展都江堰水利文化艺术活动,打造独具特色的都江堰水利文化产业,建设和形成“水服务灌区民生”的水利文化、“水可持续利用”的水利文化、“人水协调发展”的水利文化。

    传承古堰文明,引领现代水利。广袤的川西大地上,为适应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当代水利人正进行着新的水利建设与实践,老而弥坚的都江堰正以全新的姿态迎接考验、迈向未来,书写着属于新世代的更加壮美的水利新篇。都江堰,这座人类水利史上的传奇,它既属于逝去的历史也鲜活地存在于当代,“人水和谐”的核心理念一路引领着这座古老的水利工程持续不断发展。都江堰,它必将永远成为水利史上人水和谐历久不衰的光辉典范!


发布者: 信息中心 李  
全国首家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基地在成都挂牌成立 并面向全国发布课题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成都重点抓好公园水利厅
我省结束防汛应急响应
    根据金沙江堰塞湖险情变化,水利厅
金沙江干流发生山体滑坡壅塞河道(续报八)
    14日10时,堰塞湖水位较最高值下降超30米,坝前水深约25米,蓄水量约0.水利厅
金沙江干流发生山体滑坡壅塞河道(续报七)
    截至13日19时,堰塞湖水位(波罗站)2916.水利厅
省防指启动III级防汛应急响应
    根据《四川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有关规定,水利厅
水利厅工作组山地露营监测水情 指导堰塞湖应急处置工作
    11月13日,水利厅总工程师梁军率队的现场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