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 四川抗战记忆——照片

24.08.2015  20:40

  蒲江博物馆,抗战史专家龙腾正在清理办公桌上的照片。这些照片,是他查阅了大量历史档案,奔走了大半个中国,走遍了田间乡野才找到仅存的川军照片。这些照片,也许是那些川军将士这辈子唯一的照片,还有更多的川军骸骨散落在祖国的泥土里,他们没有名字,没有墓碑,甚至没有了尸骨,他们消失在这段并不久远的战争记忆里。

  照片中的这位帅气的军人名叫邵康,四川蒲江人,时任川军104师排长,驻守在山西芮城县。为了保护当地老百姓,邵康率领自己的排死战不退,一战下来,还剩下8人。一场小的战役如同一颗尘埃,或许在整个抗战史中微不足道,但是邵排长的英勇却被写进了当地的县志,成为了当地老百姓永久的怀念。

  龙腾的采访:黄高翼由山西回家养病,后吐血身亡,及黄高翼发现县志时的心情

  如今,邵康的后人每年都会来到蒲江县城不远的山上,祭拜亡灵,激励后人。

  这是另一张照片,原件是一张瓷板像。年轻帅气的脸庞,炯炯有神的目光,清晰可见的肩章。那年,黄高翼刚好30岁,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整装集合,摄于西安。

  照片配字幕 黄高翼 川军第47军178师1061团第4连连长,四川浦江人

  龙腾采访:瓷板像的由来,哥哥为纪念在景德镇烧制而成。

  这张照片画面生动,线条轻柔,甚至还有色彩的填涂。令人费解的是,完整的照片却突然撕裂了一角,犹如刺刀在照片中深深的划了一刀。

  龙腾采访:黄家人保存照片的艰辛过程

  1938年2月,黄高翼所在的1061团奉命参加保卫安邑的战斗,黄高翼沉着指挥作战,指挥全连战士在东阳关与敌人展开激烈的巷战,敌人炮火越来越密集,增援部队陆续到达,1061团全团战士在与敌人大战三天三夜之后,阵亡殆尽。黄高翼也在这次战役中,殉国牺牲。

  事后,黄高翼陷阵杀敌、英勇作战的事迹迅速传开,当时的国民政府高层,纷纷题词祭奠。一个连长的牺牲,引发最高领导层的关心,这是川军的第一例,也是唯一一例。

  采访:接龙腾念碑文

  历经磨难,这块珍贵的石碑被放置在蒲江博物馆,每天早上,龙腾到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轻轻的搽拭这块被历史尘埃埋藏的太久的石碑。

  后来,黄家后人将黄高翼的衣冠冢埋在离家不远的山坡上,并重新篆刻墓碑,每年清明,黄家后人都要在这里祭拜自己的祖先。

  蒲江,成都一隅的偏远小县,一个像桃花源的鱼米之乡,即便抗战的硝烟熊熊燃烧,但烟火从来没有飘到过这里。但就是在这里,走出了有据可考的川军将士400多人,其中在档案中发现照片的14人,获得中共中央统战部烈士证明的4人。有太多的川军战士默默的倒下,静静的离去,直到今天,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姓名,职务、籍贯、牺牲在哪里,埋藏在何处,尸骨是否回家?他们的每一个人都有着爹娘取的名字,但是他们中的很多人却成为了无名的英雄。

  这是一个县城悲壮的抗战史,这是一群无名川军的有名历史,这是一帮温暖的蒲江籍川军兄弟一生中最普通、最平凡,唯一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