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承揽工程 村组干部腰杆“硬起来”

08.01.2015  07:09

攀枝花市仁和区布德镇出台规定治“顽疾

  四川在线消息(滕德银 王卿 四川日报记者 秦勇)1月6日,攀枝花市仁和区布德镇巴关河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水稻项目田型调整工程现场,工人们忙着搬运石头、灌注混凝土。在一旁盯着工人干的周义林一丝不苟地监督工程实施,偶尔提醒几下。

太严了,全天候都在工地上,发现一点问题就要求立即整改。”施工方现场负责人胡群章“吐槽”周义林的认真。

去年4月,布德镇出台规定:村组干部不得承揽本村本组工程。该规定实施8个月以来,村组干部在本村本组承揽工程现象消失了。对此,布德镇党委、政府认为,一个制度成为了约束村组干部权力的好管家,更成为了治理“顽疾”的好“药方”,使得党委政府形象“”起来、村组干部腰杆“”起来、群众心气儿“”起来。

村组干部签订承诺书

布德镇共有6个村、40个村民小组,过半的村组干部都会干修路、修沟的工程。近年,村组干部争着承揽本村本组工程的情况愈来愈多,成为了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影响党委政府形象、影响农村和谐稳定发展的一大“顽疾”。

如何治愈“顽疾”,经过分析、研判和多次的商讨、研究,布德镇开出了一剂良方。

从去年4月起,布德镇实施村组干部不得承揽本村本组工程这一规定,并要求村组干部签订廉洁任职承诺书。如果违反规定,一经查实,要求村组干部主动辞职。如果不主动辞职,就将予以免职。

此外,在选人用人上,布德镇用“六个优先”予以“过滤”。在村“两委”选举前的酝酿阶段,布德镇提出了“年轻的优先、乐于奉献的优先、懂技术善营销有市场头脑的优先、文化程度高的优先、有创新意识的优先、注重班子建设的优先”这“六个优先”的原则,严把了选举村组干部的“进口关”。

村组干部腰杆“”起来

布德镇布德村党支部书记汪良成已经当了4年村支书。前些年,汪良成在其他村组做过工程,现在当选了村党支部书记,虽然待遇低,但是近几年来没有再承揽过工程,因为其心思,已经不在工程上了,而是用在了抓产业、抓基础上,抓凝心聚力上了。

对镇上实施的村组干部不得承揽本村本组工程这一规定,汪良成举双手赞成。他说,如果一旦村组干部插手工程,群众就会有意见,造成了不良影响。此外,村民碍于这个工程是村组干部承包的,即便发现了工程质量问题,往往也不敢当面提出。

去年5月,布德村干箐组干箐路开修,村组干部无一人插手,工程由外地一家公司承建。2个多月后,这条全长3.25公里、路面宽3.5米的水泥路正式完工。陈友权、武先良等四名党员与其他四名村民组成了义务监督小组,每天差不多有10个小时泡在工地上,先后查出20多个问题,最终道路质量特别过硬。

高质量监督,现在也出现在了巴关河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水稻项目田型调整工程现场。去年,布德镇农口项目有30多个工程,涉及4000万元。目前,每个工程都干得很顺畅,村民们都敢于监督,群众的满意度高,心气儿也“”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