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不开心拯救指南,新年不emo!
原标题:职场不开心拯救指南,新年不emo!| 虎年大‘计’
编者按
壬寅虎岁,喜盼春来。
这是我们与疫情斗智斗勇的第三个春节。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在巨变的世界里奋力生活。
当不确定性成为主流,当焦虑成为日常,辞旧迎新之际,我们准备了四份指南,希望能给你一些开启新年的灵感。“不保证成功,不一定有用”,但足够简单,各位不妨一试。
少点emo,多点开心,一份快乐指南,祝你生龙活虎;
人生不只有KPI,还有BMI,一份健身指南,祝你龙腾虎跃;
不求一夜暴富,但求基金回本,一份搞钱指南,祝你如虎添翼;
即使年轻,也要未雨绸缪,一份养老指南,祝你虎虎有生气!
文/陈玉琪
“今天,你emo了吗?”
2021年,“emo”一词刷屏,甚至入选年度十大热词。
Emo,不是emoji的缩写,也不是张艺谋的英文名。它本来指的是emotional hardcore(情绪硬核)这种音乐流派,现在泛指不开心、情绪化等负面情绪。也有人调侃,可以把它理解为“e个人在夜里momo地哭”。
周末收到工作群的新任务,emo了;下班时领导说要开会,emo了;外卖迟到,emo了……成年人的“emo”时刻,如影随形,又猝不及防。在“emo伤心俱乐部”这个微博超话里,记录着生活中委屈、失意、焦虑的一个个emo瞬间。
新的一年,我们选取了几种拯救emo的方式,仅供参考。
一根钓竿,钓出一个世界
这项曾经被定义为中老年男性喜爱的休闲运动,正在俘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许多人用一根钓竿,钓出一个神秘而鲜活的水下世界。
柘戈从大学开始爱上钓鱼,最频繁的时候,一周要去钓上三四次。工作后,依然保持着一个月一次的钓鱼习惯。
刚毕业的时候,突然少了大学里的钓友,柘戈偶尔也觉得钓鱼变成了一种无聊的煎熬。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享受一个人钓鱼的感觉。“一个人的话,是为了钓鱼而钓鱼,相对来说更纯粹。”
不确定性、策略性、挑战性——柘戈这样概括钓鱼的乐趣。
对柘戈而言,钓鱼的不确定性让人上瘾。季节、气温、风向、水域等因素都会影响鱼上钩的情况。“每次挂饵、甩竿、提竿,你不知道每次钓的是多大的鱼,你也不一定能钓上来,很有意思。”
“钓鱼不一定快乐,但溜鱼肯定快乐。”去年冬天,柘戈本来只打算浅钓,没想到来了一条大鱼。经过一个半小时的缠绕和搏斗,柘戈终于钓上了这条16斤的鲤鱼,“有一种很饿的感觉”。
在和鱼的拉扯过程中,不仅有实时反馈,还要随时调整,柘戈形容这个过程是一种“心流体验”——当一个人将精神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会产生高度的兴奋和充实感。
在钓鱼圈子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钓鱼佬永不空军”,意思是钓鱼爱好者绝不会空手回家,大鱼钓不到就钓小鱼,钓不到小鱼就摸虾,实在不行也要喝两口池塘水再走。
但“空军”并不会影响柘戈钓鱼的心情。有时候,他就是想找个地方发呆,看看蓝天,听听鱼线切水的声音,就觉得很治愈。
不再执着于“今天必须要钓几条鱼”,柘戈甚至觉得钓鱼一定要去一个鱼不怎么咬钩的地方,一个人静静待着,感受日照、水温这些细微的自然变化。
像柘戈这样有多年钓鱼经验的老手,常常在钓完鱼后又把它们放生。“一方面是之前吃得太多,另一方面我是去放松的,我不是把鱼当成猎物来对待的。”
新手入门钓鱼,柘戈唯一的建议就是“多钓”。“去人多的地方、去比较能上鱼的地方,可别买长竿,先练抛竿就对了,别想着氪金。”
觉得亲自钓鱼成本太高?你还可以试试“云钓鱼”。今年,一系列钓鱼的视频出圈,“钓王”邓刚的抖音账号坐拥近3000万名粉丝。你还可以在《集合吧!动物森友会》《摩尔庄园》这样的游戏里,成为一名“赛博渔民”。
邓刚的“盘老板”系列视频,在B站最高获得近150万次播放量(图源:B站)戳戳戳,把不开心戳进羊毛里
一块海绵垫、几支戳针、五颜六色的羊毛,7年前,郝蕾用这些材料,对着教程,花了1天时间,完成自己第一个羊毛毡作品——一只穿女仆装的猫咪。
郝蕾的第一个羊毛毡作品(受访者供图)羊毛毡DIY,也叫戳戳乐,指用戳针使羊毛材料毡化,再利用毡化的羊毛来制作各种手工作品。
自那以后,郝蕾入了羊毛毡的“坑”,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现在,她家里攒了几大袋子羊毛,还有三四个收纳箱的配件和布料,也完成了从羊毛毡“新手”到“大神”的进阶之路。
从2020年开始,她尝试做仿真宠物羊毛毡,还开了一家羊毛毡定制店。她曾经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一只高25厘米、1:1还原的比熊。
1:1还原的比熊(受访者供图)为了看起来更逼真,郝蕾需要细细琢磨不同品种的宠物的骨骼、毛发差异,有时候需要用直板夹把羊毛夹一遍,有时候需要用混色刷做出毛色的渐变效果。
除了仿真作品,郝蕾还会把生活中的可爱瞬间用羊毛毡定格下来。“家里两只猫特别喜欢钻沙发,钻的时候还把屁股撅起来,小屁股特别可爱。”郝蕾灵机一动,干脆以“钻床底的猫”为主题,做了一组羊毛毡作品。
郝蕾创作的“钻床底的猫”(受访者供图)不过,新手入门羊毛毡,总要经历一个从“买家秀”到“卖家秀”的过程。回头看第一个作品,郝蕾也觉得它“不忍直视”。
不少初学者表示被自己的手作“丑到了”(图源:小红书)“戳羊毛毡不要心急,任何手作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郝蕾建议,初学者可以先选择自己喜欢的样式,购买材料包“试水”,材料包里面会有搭配好的适量羊毛、所需工具和制作教程,最好从圆形、长方形等简单形状入手。
“羊毛毡做久了,心会沉静下来,人也会变温柔。”郝蕾评价,羊毛本身是非常柔软的存在,又轻又软,但是它在毡化以后竟然会变得很硬、很扎实,同时又能保留温暖软糯的手感。“它不像泥塑也不像木雕,但我觉得它的可塑性更强,做出来的东西有种温暖的力量。”
郝蕾觉得,把松散的羊毛戳成一个实体,这种从无到有的过程让人很有成就感。她很享受针插进羊毛中的声音,很解压,“有点像ASMR,特别爽”。
学正念冥想,做自己的“健心”教练
在互联网行业工作的李萌长期处于焦虑的情绪中,甚至经历了几次惊恐发作,眩晕、心慌、心跳加速、呼吸困难、恐惧,在一瞬间把她淹没。
她去做心理咨询,医生建议她进行正念冥想训练。几次练习下来,虽然不能说完全掌握,但通过调整呼吸,她能在短时间内从焦虑中跳脱出来。
正念(Mindfulness),不是“正能量”,也不是“正确”,“正”是“正在”,“念”则是“念头”。根据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教授卡巴金的定义,正念是有意识地觉察,专注当下,而不附加主观的评判。
由于起源于佛教,不少人会将其与宗教、玄学联系在一起。1月12日,“冥想是伪科学吗”还登上热搜。
但精神科医生Circle介绍,1978 年,卡巴金将正念引入心理治疗领域,开创了“正念减压疗法”。自那以后,正念就剥离宗教色彩,成为一种标准的、效果可验证的心理干预技术,是一种快速有效的自助工具。
高弘接触正念冥想已经有10多年,对他而言,正念是一种生活方式,关键在于感受当下。
他端起咖啡,展示了何为正念:“我觉察我的手把咖啡端了起来,我可以看到咖啡的颜色是褐色,闭上眼睛,稍微体会一下咖啡的香气从我的鼻孔进入鼻腔,打了一个转,接着体会咖啡滑过我的舌尖,流进我的身体,它有一点酸,稍有一点苦。”
而不在正念状态下,我们可能一边喝咖啡,头脑里一边想着项目、经费、预算、中午吃什么。
高弘说,正念是跟当下发生的每一个实际的感受进行连接,“你只是一个观察者,你是不带评判的”。
Circle在读博士期间,最喜欢关于正念的大大小小的讲座,尤其是长时间坐在电脑前改论文改得脖子疼、眼睛疼还失眠的时候,一个多小时的观呼吸和身体扫描,是少有的能够什么也不想、活在当下、不用再去努力的时刻。
因此,在看诊的过程中,她偶尔也会给患者推荐正念训练。在诊室里,她还会给情绪激动的患者放“十分钟正念音频”,借此带领患者开始平静地寻找解决方案。
学习如何成为自己的“健心”教练,可以在视频网站上随便点开一个跟练视频,也可以付费参加线上的训练课程,现在也有不少的冥想类APP。
Circle也强调,正念仅仅是一种改善情绪的工具,辅助于临床医学与心理治疗,而不是一种信仰、神药或魔法。“正念是一种学习和各式各样、好的、不好的感受相处的方式,你能够控制它们,而不被它们来控制你。”
除了正念冥想,在豆瓣,能看到许多人在尝试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在与自我和解:内在力量研究中心、自洽组、亲密关系修复互助会……
张帆是“内在力量研究中心”小组的组长,她在小组里提出用自我察觉、向内思考的方式来提升内在力量。
“自我复盘”是小组里一种重要的提升内在力量的方式。张帆为自我复盘提出了这样几条指南:明确自己的核心问题,并把问题出现的相关事实描述清楚;描述自己的感觉与观点,并进行自我剖析,即“为什么自己会有这种感觉和观点”;能够结合自己的情况,给出初步解决方案。
有人因为情绪崩溃暴饮暴食,打破了每天运动、积极学习的有序生活,又通过自我复盘,让自己平静下来,尝试重建生活;有人通过自我复盘,反思自己为何易怒;有人把自己在异国因疫情心理崩溃后的自救过程记录下来,给有相似感受的人出谋划策。在回复里,许多组员在互相鼓励、打气。
摆脱emo的方式还有很多,去跑步、去吃顿好的、去打把游戏……虽然这些不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些真实而细小的快乐,可以让你暂时远离负面情绪。
虎年了,祝你少点emo,多点开心!
责任编辑:祝加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