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字号暗房仅日冲10个黑白卷 不及辉煌时1/100
法制晚报讯 (记者 崔毅飞) “不是干得不好,而是时代变了。”谈到传统黑白洗印业务,中国图片社照片制作中心主任李平安有感而发。
虽说传统黑白摄影变得越来越小众,但中国图片社(以下简称中图)依然保留了黑白洗印业务。近日《法制晚报》记者发现,黑白胶卷冲洗由每卷19元涨至24元。
在过去50多年里,中图在相纸上书写着历史,拥有国内一流的技术设备。但随着影像技术革新,辉煌时每天能冲洗上千个黑白胶卷的中国图片社,现在平均一天只有屈屈10个卷的业务量。由于业务量太少,年轻人缺乏实践,技术的传承也遇到了瓶颈。
发现冲黑白胶卷二度调价 仍不算贵
近日记者发现,中国图片社冲洗135、120黑白胶卷及4×5(英寸)页片,从单价19元涨价至24元。这是中图历史上黑白冲卷第二次涨价。2010年首次涨价前仅为7元。24元的冲洗费,已经接近一个进口黑白胶卷的价格。
数字影像时代,北京仍有为数不多的几家专业图片社,保留了传统黑白冲印业务。四年间,中图黑白冲卷价格翻了大约三倍多,但相比同行却并不算贵。
同样的业务,位于隆福寺的祥升行标价25元。西客站附近的今日捷成图片社收费30元。
在宣武门外的环球财讯中心三层的中图营业厅,中国图片社照片制作中心主任李平安解释说,随着相纸、药液等耗材及人工等成本增长,中图适度提高了冲卷价格,但在同行当中仍算是比较便宜的。
据记者了解,早在中图7元冲卷时代,有的图片社就已经收费20多元。
此次调价,对于百姓生活无关痛痒,因为已经很少有人使用黑白胶卷了。但国字号暗房还是保留了这门手艺,即便业务量已经非常稀少。
探访国字号暗房藏在大院 日冲卷仅10个
在宣武门外西里、新华社职工家属院内,有一座“隐姓埋名”的白色小楼。因为没有挂牌,很少有人知道,这便是中国图片社的传统暗房车间。
地上一层和地下一层,分别是冲洗车间和放印车间。楼内停影液的醋酸味微微刺鼻,但并不浓烈。走廊角落里可见淘汰下来的放大机。小楼内感受不到紧张忙碌的工作氛围。
在职的两位放大技师,59岁的许庆林师傅岁数最大。在他的办公室里,摆放着一台英国生产的狄维亚507放大机,写字台下塞满厚厚一摞放大纸盒。
许师傅介绍说,他们的工作就像一个大流水线。从门市接胶卷、送车间、冲洗、烘干、收卷、再回归门市。作为这个流水线中的关键一环,他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41年,只是现在不似从前忙碌。
“不是干得不好,而是时代变了”。说到黑白暗房的业务变化,李平安主任有感而发。在他的职业观中,虽说中图现在拥有数码照片制作、展览、装裱等多种业务,且整体效益不错,传统黑白洗印所占营业份额已经很低,但中图靠黑白暗房起家却是不争的事实。
上世纪70年代以前,是黑白照片的天下。当时中图为国家领导人制作照片、为新华社记者服务,70年代开始面向民众。李主任保守估算,中图当年每天接到“上千个”有待冲洗的黑白胶卷。
1974年落成的图片社大楼,整个三层都是黑白车间,20多间暗房,每间配一台放大机,都是从国外引进的一流设备。30多人组成的冲印流水线,拥有多位国内顶尖技师。
但随着彩色胶卷、数码相机的普及,黑白业务开始逐年下滑,已经从大众变为小众。李主任透露,现在平均一天仅能接到“10个黑白胶卷”,此外还有一些照片放大业务。维 持生产的黑白放大机,还有两台在工作。
回忆伟人过世 1976年最为忙碌
许庆林师傅在1973年来到中国图片社,就分配在暗房车间。回忆当年,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一般照相馆都能冲放黑白,普遍是一寸、两寸证件照等。中国图片社业务最全,实力最为雄厚,有能力承接大批量生产,以及巨幅照片的制作。在1976年,工作量达到顶峰。
周总理、朱德元帅、毛主席三位国家领导人,在1976年这一年里相继过世。全国各地的政府机关、学校礼堂、大街小巷纷纷开始组织吊唁,需要大量领导人照片。这项任务全部分派给了中国图片社。小到8寸、10寸照,大到24寸照,三五十张成一套,发往全国各地。
许师傅至今难忘,当时中图人手不够用,还有外面照相馆的师傅来帮忙,裁纸、放大、显漂、烘干……有上百人加班加点,二三十台放大机、两三人用一台,24小时连轴转,人休机器不休。他一天最多曾放印完成上百张照片。
如今,在一些旧书市场、交易网站上,还经常能找到中国图片社制作的领导人照片。
历史回顾
1993年出版的《北京市宣武区地名志》记载,创建于1950年的中国图片社,原属新闻总署新闻摄影局领导。1952年,新闻总署撤销,新闻摄影局并入新华通讯社,并改名为新闻摄影部,图片社仍由摄影部领导。其主要承担新华社国内外新闻照片、有关单位举办出国展览照片、向外宾赠送的礼品照片、资料照片的制作和发行。1968年在王府井设立门市部。
1971年,经周恩来、叶剑英、李先念批准,在宣武门十字路口西南角新建图片社大楼,1974年竣工落成。
大楼在2000年后被拆除。2008年前后,中国图片社回迁到宣武门外的环球财讯中心三层,考虑到使用药液等因素,传统暗房并未一同进驻。
时代变了 谁还在使用黑白胶卷?
胶卷从黑白到彩色,如今已全面进入数码时代,黑白胶卷恍如隔世。
观察稀少的黑白业务,李平安主任发现,仍在送黑白胶卷到图片社的顾客,主要是摄影发烧友。在工作领域,还有极少来自航空部门拍摄的8×10(英寸)大底片。新华社的摄影记者已经没人使用黑白胶卷。
黑白放印业务,多为市民家中保存的老底片,需要放大珍藏,其中有不少是遗像制作。一些老底片存在多处划伤,工作人员建议顾客进行数字扫描、修图、再输出,但有的顾客依然坚持使用传统工艺。
黑白摄影爱好者林鹄,已经和中图打了20年交道。稳定的冲卷质量,细腻的层次、恰到好处的反差,让他对中图的暗房很有好感。林先生告诉记者,优美纯粹的影调,让他对黑白摄影情有独钟。自己在家冲洗胶卷,看似经济也很有乐趣,但受到设备制约,药液的温度不容易把控精确,火候不是欠就是过,把胶卷送到中国图片社,多花点钱买个心里踏实。若要放大照片,家里地方小很难招呼得开,也只有求助中国图片社。
记者发现,除了民间的摄影发烧友。北京电影学院的图片摄影专业,也依然保有传统黑白摄影课程。
未来黑白影印将成为保留技术
中图的传统暗房还能走多远?
李主任透露,一些几十年的老顾客,对他们的传统黑白工艺情有独钟,而且新华社珍藏有大量的底片资料,专家会挑选出一些精品放印出照片,他们称之为“国家典藏”,中图每年都会接到相关的任务。
因此,只要相纸、药液不停产,传统工艺肯定会在中图延续下去,作为国字号暗房看家的本领,这手艺也值得保留。
李主任认为,以后拍黑白的主要是高端摄影发烧友。
未来,使用黑白胶卷拍摄成本会越来越高。
现在进口的黑白胶卷每卷要30元上下,再送到图片社冲洗,拍摄一卷的成本在50元左右,这还不包括照片放大。
业务量少技术传承有瓶颈
暗房手艺的传承离不开“传帮带”。李主任介绍,在职的两位暗房技师,都已年过50岁。社里会派年轻人去传统车间轮训,学习继承老师傅们的手艺。
许庆林师傅回忆,1973年他来到中图黑白车间工作,遇到的都是国内顶尖的师傅,手把手地将手艺传授给他。老师们教导——爱护底片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这句话他至今难忘。
41年过去了,当年的小许变成了许师傅。他感觉,社里的年轻人对于传统工艺还是很有热情的,而且现在的孩子都聪明,更会上网学习开阔眼界,比他们那会儿抱本书看上手还快。
让许师傅和李主任担忧的是,除了悟性、耐心、欣赏水平,想练就过硬的暗房技术,更需要实战的积累,这正是如今培养后备力量所欠缺的。现在黑白业务量少,实战机会太少,对于年轻人锤炼暗房手艺算是一个瓶颈。
文并摄/记者 崔毅飞
(原标题:国字号暗房每天只冲10个黑白卷 辉煌时中国图片社日业务量千余个 如今只有发烧友青睐 因活儿少缺练习传承遇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