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洗天”说法靠谱不?

10.07.2014  11:01

        9日凌晨这场雨,在放晴后让空气变为了“小清新”,不少市民高呼“巴适”。市民赵小姐致电华西都市报:“每次下雨后空气就特好,下雨是不是真能洗天?”昨日,四川省环境监测总站副站长罗斌等专家接受了记者采访,认为下雨天让空气变好的说法靠谱,“一方面气象扩散条件好,空气污染物容易扩散;一方面下雨天类似‘洒水扫地’,能够沉降空气污染物。

        原因一:气象扩散条件好

        “空气质量好不好,和气象扩散条件有关”。据罗斌介绍,“强降雨时通常伴随着大风,风速增大,水平扩散能力增强,便于空气污染物扩散。”同时,“降雨天气通常是强对流天气,垂直扩散能力强”。他补充道:“就拿空气污染物聚集的混合层来说,冬天时混合层高度可能才三四百米,夏天通常空气质量更好,混合层高1000多米,大雨时混合层可高达两到三千米。

        原因二:“湿清除”空气污染物

        罗斌介绍,除了大幅改善气象扩散条件,下雨天还能起到“湿清除”作用,“下雨时,特别是雨量大时,能够有效清除空气污染物。

        “下雨时空气中的污染物,比如说二氧化硫作为可溶于水的气态污染物,融于雨滴中可以沉降。”西南交通大学空气环境专家王文勇教授指出,“直径较大的颗粒物,比如说PM10,平时相互粘附性比较差,但下雨表面润湿后相互粘附,变成一大块,会随下雨沉降。

        据他解释,下雨“洗天”原理类似“洒水扫地”,不过对类似PM1的细颗粒物而言,下雨起不了降低污染的功效。冬天“洗天”更明显?

        “去年冬天有次空气重度污染,AQI(空气质量指数)高达200多,晚上下雨后,第二天AQI就60几了,是不是冬天更能洗天?”赵小姐问。

        “就四川而言,由于气象扩散条件等原因,冬天比夏天更容易空气质量变差。”罗斌说,“下雨后空气质量能提升多少并不能量化。就拿冬天来说,一场大雨可能让AQI从200多降到60多,但夏天本来空气质量就比较好,最近都是五六十,基数小,下降空间本来就不大。”雨小空气反而糟?

        “有朋友说,下雨天空气反而会变差,特别是雨量小的时候,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赵小姐提出朋友的说法。

        “如果雨量不够,PM2.5不降反升”。罗斌说,“这叫吸湿性增长。下雨后通常会洗净PM10,但PM2.5粒子更小,如果雨量不够,PM2.5遇到湿气反而会膨胀,导致浓度不降反升。

        他还补充说:“即使在强降雨时,前一两个小时,PM2.5遇到湿气也会膨胀,之后才会慢慢沉降。

        华西都市报记者张路延

        原标题: 下雨“洗天”说法靠谱不?专家:小雨PM2.5可能不降反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