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析北京淡水鱼下架原因:挨不起罚干脆全下架

25.11.2016  18:41
2016年11月23日,北京,不少市民发现,近期京城多家超市的鱼缸“集体放空”,网上流传“因北京水体污染造成淡水活鱼大量下架”。图/视觉中国 - News.Sina.com.Cn
来源: n.sinaimg.cn

  原标题:专家分析北京超市淡水鱼“失踪”原因:挨不起罚干脆全下架

  2016年11月23日,北京,不少市民发现,近期京城多家超市的鱼缸“集体放空”,网上流传“因北京水体污染造成淡水活鱼大量下架”。图/视觉中国

  近日,一则北京各大超市纷纷下架活鱼的消息刷爆朋友圈,甚至有超市工作人员还提醒消费者,近期不要买活鱼吃。该消息迅速发酵,甚至出现了关于“北京水体污染”的传言。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接受封面新闻(thecover.cn)时表示,其实北京超市活鱼下架并不是最近才发生,一个月甚至半年前,活鱼就已“集体撤退”。她认为,活鱼下架是超市权衡利弊,不愿吃罚单而自主下架,是对严格监管的消极应对,并提醒消费者不必过度恐慌。

  11月23日,北京市食药监局就网传的因北京水质污染造成淡水活鱼大量下架等说法进行了辟谣,称近年北京市水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成以上,网传北京市水质污染、水体污染导致淡水鱼污染的传闻不可信。部分超市停售淡水活鱼属于企业自主商业行为。

  11月24日,北京市食药监局进一步表示,在近两年全市水产品抽检中发现的问题包括无机砷、镉、硝基呋喃类代谢物,孔雀石绿等检测指标不合格,对不合格产品及其经营者均依法处置。而且,每月、每季度都有水产品抽检,并覆盖了全市各大水产市场、商场超市、餐饮企业。

  朱毅指出,在这样渐趋严格的食品监管下,商家往往因产品不合格而面临高额罚单,“今年4月,北京沃尔玛大郊亭分店就因银鱼酸价项目不合格,罚款7万多元。

  根据北京市食药监局公布的数据,北京市水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成以上,这意味着市场上有不到10%的不合格产品存在。朱毅分析称,对于超市来说,当下拉网式的密集抽检态势下,10%以内的风险还是大概率,不想赔钱的超市是不肯冒这个风险的,“被罚过的,或者看着别人被罚的,干脆下架。我都不卖了,随你罚吧。

  为什么农贸市场一切如常?朱毅表示,这是因为农贸市场被抽检概率低,而且查出来了不好处理,所以超市往往是抽检重点。

  针对北京部分超市生鲜水产区活鱼全部下架,而冰鲜和冷冻鱼仍在售的情况,朱毅表示,这是因为活鱼不容易溯源,“其他预包装食品抽检不合格,超市索证索票,可以免于处罚,能找到厂家来承担损失。但活鱼的生产商经常变换,票证很难齐全,超市很难找到生产商承担罚款。

  朱毅认为,水产品抽检合格率在九成以上,消费者大可以放心吃鱼,而且抽检标准预留了安全系数,消费者偶尔食用了不合格水产品,不至于造成健康损害。“我自己一直在集贸市场买活鱼,今后还会买下去。

  朱毅同时建议,水产品合格率要想达到百分之百,超市面对最严监管还敢放心卖鱼,必须从养殖环节入手。“不准滥用抗生素,不准使用违禁物品,安全的鱼是喂出来的,不是卖出来的。

责任编辑: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