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平台高回报为饵 上演击鼓传花游戏

14.04.2014  12:49
核心提示:国内最大P2P平台宜信公司被曝出8亿元坏账传闻,尽管宜信迅速反驳,但这一事件加剧了公众对P2P行业的担忧。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经有富豪创投、广融贷、及时雨、国临创投、中银资本、华东理财、贵福财富、奔富金融、中保投资等十多家P2P平台发生提现危机或倒闭。    近日,国内最大P2P平台宜信公司被曝出8亿元坏账传闻,尽管宜信迅速反驳,但这一事件加剧了公众对P2P行业的担忧。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经有富豪创投、广融贷、及时雨、国临创投、中银资本、华东理财、贵福财富、奔富金融、中保投资等十多家P2P平台发生提现危机或倒闭。

经济参考报》记者调查发现,剥去高科技、舶来品的光环,不少P2P平台实质是将民间借贷搬到了互联网之中,通过如影随形的广告、高额的利润、虚假的承诺吸引投资者飞蛾扑火,进行击鼓传花式的危险游戏。

野蛮生长

“P2P”网贷平台通过互联网将民间借贷风险迅速放大。一方面,多家网贷平台出现兑付风险,投资人连本金都难以追回;另一方面,网贷平台近年来成交量高速增长,从第一家开业到贷款余额突破千亿元只花了不到3年时间。通过对P2P机构这一波密集的倒闭潮,当前的P2P机构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隐蔽性、迷惑性更强,投资者损失更大。

日前,一家名为“中欧温顿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机构被曝负责人“跑路”,卷走投资者资金达数亿元。而《经济参考报》记者登录证监会网站,查阅在录的基金花名册,发现所谓“中欧温顿基金”根本没有在列,也不在行业协会备案的私募基金之列。这是一家赤裸裸的“山寨”P2P网贷公司。

在“中欧温顿”的网页上,其号称注册资本达1亿元人民币,主要涉及领域为P2P、基金、PE,在北京、深圳、内蒙古都设有分公司。目前,北京的投资者已经报案,据一位员工称,公司吸纳社会资产量至少超2亿元,但公司账上余额只有2000万左右,受害的投资者可能达上千人。

与“中欧温顿”明目张胆披着“基金”外衣行山寨网贷之实不同,今年年初爆发的国临创投实际控制人郑旭东“跑路”,则揭开了部分不法P2P平台“一拖多”的伎俩。

经济参考报》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年初倒闭的国临创投、上海锋逸信投、深圳中贷信创这三个平台幕后控制人实为同一人。这三个平台均以发售中华文化产权交易所艺术品资产包份额抵押标,高息招揽投资者,并宣称由“深圳市中瑞隆信托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对借款合同进行100%本息担保。实际上,后两者都是郑旭东的“壳”,投资者的资金可能直接进入了郑旭东的个人账户。相关投资者认为这涉及诈骗,已经向警方报案,目前警方已经立案。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表示,经过多年野蛮生长,目前P2P行业集聚了大量风险,并且存在“三无”尴尬,即无准入门槛、无行业标准、无主管机构,很多人随便在工商注册一个公司就开始做P2P,这无疑会对金融监管体系和法律制度提出更高的要求。

爱投资网贷平台CEO王博表示,目前P2P行业鱼龙混杂,尚无明确政策监管,卷款跑路的P2P网贷平台一般具备以下特点:没有合作的金融担保机构;平台对借款项目进行自担保;利用高息吸引投机类的投资者,如年化利率高于30%以上;借款项目虚假无第三方核实。

飞蛾扑火

由于P2P网贷借款利率高,不管是对网贷平台的经营者,还是对投资者,均形成“一夜暴富”的巨大诱惑,这也是P2P平台“跑路”不断、投资者仍前赴后继的主要原因。

据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秘书长白澄宇介绍,目前P2P平台借出利率普遍在年化30%以上。平台以收中介费盈利,一般是融资额的4%至5%,高的甚至达到10%。

网贷之家负责人徐红伟透露,除了给投资者的高额回报,有些P2P平台会通过手续费、担保费等形式向融资方收取每个月1%至2%的费用,也就是说平台自身的年化收益就达到12%至24%。

为了吸引投资者,网贷平台一般都以高息回报招揽客户。如天力贷一个期限为6个月的标,年化利率24%,还有高达9.6%的投标奖励。“里外贷”一款为某建工公司补充流动资金借款的6月期产品,年化收益达22%,平台还额外赠送16%的奖励。杭州国临创投的投资者也说,利息外加奖励,一笔资金最后获得的收益最多可达40%。

从诸多受害者反映的情况看,在营销方式上,P2P机构往往投入了大量网络广告。通过大数据,只要网络捕捉到客户在关注理财方面的新闻,就会弹出P2P广告。而广告中,混淆P2P与线下理财的差别,在突出高收益之时,会显著地标明“刚性兑付”。

还有一些P2P机构为了招揽投资者,已经开始发展线下营销,经常在居民小区、超市等地散发宣传单,诸多缺少金融知识的中老年人最容易成为“苦主”。
经济参考报》记者拿到一份中融民信的“告业主书”,即在小区邮箱发放,宣称为“创新型、专业化P2P微金融”,可为老人“补充养老金”,根据投资金额不同,承诺固定收益率回报最高能达年化16%。为了显示其“正规”,还煞有介事列出一系列“划扣银行”。

浑水摸鱼

业内人士分析,经过近年的野蛮生长,良莠不齐的P2P行业已经进入洗牌期,可能迎来一波密集的倒闭潮。虽然一些规范运营的P2P机构确实有助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成为普惠金融的有益尝试,但良莠不齐的行业现状使得大量机构浑水摸鱼,甚至以庞氏骗局“圈钱”,亟待监管部门加强规范,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白澄宇表示,目前倒闭或发生危机的平台,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内功”不强,风控、管理、技术等各项工作没有到位,发生资金链断裂,绝大多数发生问题的P2P平台属于这一类型;二是自融性质的,主观愿望不是欺诈,而是为自己的实体企业融资,这就是披上了P2P外衣的民间借贷,去年10月倒闭的湖北天力贷即是如此;三是庞氏骗局,本身就是以圈钱为目的的恶意欺诈,“中欧温顿基金”、国临创投很可能就属于这类。

第三方机构网贷之家发布的2013年P2P行业数据显示,全年行业总成交量1058亿元,较2012年200亿元左右的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平台数量已达800家左右。2013年,共有74家网贷平台出现大面积提现困难,拖欠投资者投资款超过10亿元,其中有近60家发生在第四季度。

在网贷之家负责人徐红伟看来,目前P2P公司很多是从民间借贷从业者或民营企业转型过来的,他们普遍对流动性管理和杠杆威力认识不足,现存平台中八九成将会消失。

暗度陈仓

受财富效应吸引,越来越多的资金涌入P2P网贷行业,一些网贷平台已经不再是中介属性,“民间借贷化”特征日益凸显。

从目前暴露的一些风险案例看,多个平台借P2P的名义募集资金用于自己生产经营,属于披上网络“马甲”的高利贷。

据受害者介绍,湖北天力贷拖欠本息余额在7000万元左右,有接近5000万元用到老板自己的厂里。记者查阅发现,2009年《湖北日报》公布的债务催收处置公告中赫然出现了天力贷法人刘明武的名字,系宜昌铸件厂所欠债务的催债通知。经营天力贷前,除该铸件厂以外,刘明武还承包过其他多个类似项目。

此外,不少平台突破“中介”属性,开始形成资金池,并且利用期限错配放大了资金杠杆。

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发现,P2P平台普遍通过“拆标”,即把长期借款标的拆成短期,大额资金拆成小额,造成了期限和金额的错配。例如,某公司欲借款1000万元,期限为1年,但由于期限长、金额高,投资者不敢投资。这些平台为了迎合投资者,将其拆成很多个1月标。当第一个1月标到期后,用第二个1月标投资者的钱去还上一个投资者的钱。这实质上形成了影子银行,而且对投资者几乎没有门槛和人数的限制,投资金额低至一两万元,时间从“天标”到数月都有。

徐红伟认为,除了少数严格规定资金“不经手”的平台,大多数P2P网贷本质上从事的是一种借贷业务,而目前对P2P平台的杠杆控制关注不够。如银行有严格的资本充足率、存贷比、拨备等规定,但P2P平台数百万元的资金,可以撮合数亿元的“借贷”业务。即使是小贷公司,其放贷金额最多不超过其注册资本的1.5倍,而P2P网贷平台却没有明确政策限制。据公开资料,去年成交额近77.5亿元的温州贷注册资本仅500万元。

链式反应

当前,P2P平台涌现的“网贷团”模式,部分P2P平台方之间的互借款现象以及P2P平台从线上向线下发展等苗头,都可能导致P2P平台发生风险的“链式反应”。

“团模式”是指部分散户投资者通过作为“团长”的自然人牵线组织,集合成P2P网贷投资团,同时于多家P2P平台标的,可以获得比散户更高的回报率或额外奖励,比较活跃的有包子团、红旗财经团、友情团和咳咳团等。

白澄宇表示,“团”的大进大出增加了平台的资金波动,风险最终落在散户身上。同一个“团”会分散投资多个平台,一个平台发生问题,可能导致一串平台“挤兑”。“团长”还可能存在道德风险,很多“团长”自己不投资,专职帮团员找平台和考察平台,再从平台拿佣金,做的项目越多提成越多。不排除有些“团长”帮平台作弊引投资者入局。

另一方面,部分P2P平台间也存在互相拆借等关联情况。如网贷平台徽煌财富一笔2300万元的待收款项,借款人陈玉根为当地另一家P2P“铜都贷”的负责人。这两个平台均地处安徽铜陵市,出现提现困难的时间也仅相差两天。国临创投“一控三”模式也让更多投资者蒙受损失。

此外,P2P平台从线上到线下的发展趋势值得关注。白澄宇表示,人人贷的线下公司友信、冠群财富、融宜保、信而富等,都在推广线下P2P理财,他们通过开门店、举行交流会、理财师推广等方式,以10%左右的回报推出月月盈、月月丰这样的“类理财”产品,承诺每月一定的回报率,跟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几乎没什么区别。由于没有监管,这类线下P2P酝酿很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