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毒霾难解PM2.5超标8倍 达每立方米602微克

06.12.2013  20:20

12月6日,上海遭遇重度雾霾,空气质量指数达六级重度污染,城市建筑在雾霾笼罩中“若隐若现”。中新社发 汤彦俊 摄

中新社上海12月6日电 (记者 陈婷婷)雾霾重重的上海6日污染指数创下新高,PM2.5(细颗粒物)指数历史性达到每立方米602微克,上海市政府首次拉响了最高级别的严重污染警报。

霾污染已经“盘踞”申城多日,上海环境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上海AQI(空气质量指数)从11月30日进入污染状况后持续上升,2日AQI首次超过300,达到最高级别六级严重污染,上海媒体将其称为“上海近年来空气质量最差的一天。”随后几日,重污染难以消散,“雾霾”和“污染”占据了媒体大幅版面。

5日晚上开始,污染进一步加剧,6日上午AQI指数突破400,下午16时高达473,首要污染物PM2.5在13时达到每立方米602微克,是每立方米75微克污染临界值的8倍。

陷入“灰黄”之中的上海,路上建筑、树木一片“模糊”,戴着口罩的行人越来越多。“走到室外我就觉得自己眼花了,怎么人和物都这么模糊。”市民李欣冉说。

戴口罩的人这么多,这种景象可能只在非典的时候出现过。”摄影记者汤彦俊蹲点外滩多日,他说,“前几天站在外滩还能看见东方明珠的轮廓,今天已经完全看不见了。

口罩的销量节节攀升,“今天1小时卖出近200个,”杨浦区一家药店的营业员催促记者抓紧购买,“晚点就没了。”为寻求更专业的“保护”,白领郭琰甚至专门上英国网站订购专业口罩,“价格超过300元人民币”。

上海市政府在13时拉响了最高级别的严重污染警报,这是今年4月份开始启动应急污染以来首次拉响该警报。

在此警报下,政府将实施电力绿色调度、重点工业企业限产限污或停产、停止建筑施工室外作业和道路开挖整修、易扬尘码头堆场停止作业、加强道路保洁、渣土车禁行、黄标车禁行、停驶30%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禁止秸秆露天焚烧、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10项应急减排措施。

同时环保部门通过微博等方式提醒民众:“儿童、老年人和心脏病、肺病及其他慢性疾病患者尽可能留在室内,一般人群避免户外活动,减少开窗通风,室外作业人员减少室外作业时间,并加强防护。

上海环境监测中心的预报员赵倩彪将污染成因归结于“受颗粒物输送和上海本地不利扩散条件共同影响”。他告诉记者,预计明天PM2.5浓度会逐渐下降,但扩散条件没有明显好转,7日凌晨以前基本维持在严重污染水平。随着7日至8日受北方冷空气过境影响,预计污染状况有所改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