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在中央巡视前自查:退下来官员任领导

17.07.2014  18:10

  本报记者 赵飞飞 上海报道

  据新华社消息,7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岐山出席 2014年中央第二轮巡视 工作动员部署会并讲话。经中央批准,中央巡视组将对广西、上海、青海、西藏、浙江、河北、陕西、黑龙江、四川、江苏等10个省区市开展常规巡视,同时对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学院、一汽集团开展专项巡视。

  至此,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组足迹将遍及全国31省份,而在四大直辖市中,目前仅上海市尚待中央巡视组进驻。

  不过,在中央巡视组到达之前,地方巡视组已经积极展开自查。7月14日,上海纪委网站披露,近期上海也召开了巡视工作动员会,对2014年第二批地方巡视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根据安排,上海市委巡视组在此前已经完成了对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水产(集团)公司、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市民防办、市规土局、上海科技馆6家单位的巡视。

  根据统一安排,上海市委巡视组将对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交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体育局、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上海科学院等6家单位开展巡视。

  “重大问题应该发现而没有发现就是失职、发现问题没有如实报告就是渎职。”在上海巡视工作动员会上,市委巡视组反复强调。上海市委的计划是,到2017年5月,对上海全市所有区县、39家市级部门、30家市管国有企业、12所市属高等院校等开展全覆盖巡视。

   上海市委巡视组“四个着力

  7月10日,据上海社科院网站消息显示,上海市委第一巡视组已进驻社科院。

  上海社科院一位学者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7月10日上午,上海社科院党委工作汇报会上,主要的领导向巡视组汇报了这几年的工作。当年上午,院里也召开了巡视动员会。

  上海市委第一巡视组的组长范贤彪表示,上海社科院是全国最早成立的社科院,但要真正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新智库,需要继续重视发现问题,认真解决问题。

  “四个着力”是上海市委巡视组的工作要点,即着力发现领导干部是否存在权钱交易、以权谋私、贪污贿赂、腐化堕落等违纪违法问题;着力发现是否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问题;着力发现是否存在违反党的政治纪律问题;着力发现是否存在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作为智库与院校领域,上海市委第一巡视组在此前也巡视了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范贤彪也公布巡视中发现的问题:存在部分工程项目违规招投标,下属单位部分经费使用不规范;存在违规公款消费,购买消费卡、礼品,出国管理不规范,超标准配备公车等问题。

  而此前的一轮上海市委组织的巡视中,上海水产集团被指出对所属国有控股公司监管不力,在个别项目处理过程中履职不到位,造成重大损失和风险;同时也存在个别大额招待费用现象。

  上海市民防办被查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不到位,个别项目招投标中有“串标”现象,个别下属单位违规发放财物,公务用车管理不规范,违规组织疗休养等。

   抽调专业人员参与市委巡视

  在巡视机制上,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一部分上海市委巡视组组长由退下来的上海厅局级干部担任,例如第一巡视组组长范贤彪是原上海市环保局党委书记、副局长。

  华东政法学院司法研究中心主任游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身边也有一些退下来的官员朋友在市委巡视组当了副组长或者组员,虽然之前在区县或者局委办工作,但是巡视组属于市委,所以他们是代表上海市委门前来督查巡视,所以具有很好的效用力。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在巡视单位初步确定后,上海市委巡视办也与市纪委干部室进行了协商沟通,拟定工作方案及抽调干部的基本结构,一是从市纪委对口纪检监察室抽调办案骨干到相应巡视组;二是根据被巡视单位隶属关系,抽调相关派驻机构同志参加。

  此外,上海市委巡视组还商请审计、财政、金融证券、国资监管、工程建设等部门选派干部参加;而法律条规和擅长文字综合的人员也被纳入巡视组之中。上海市委第一批巡视工作约有40人参加。

  据上海市纪委市监察局统计,2013年,上海市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共立案852件,结案875件,其中局级干部案件6件。八项规定出台以来,上海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87个,处理相关责任人111人,其中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