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50年前“小学生” 今日相约“上大学”
01.11.2013 11:12
本文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
分享到:
“银发大学生”在学校图书馆
中新四川网10月31日电 (谭霁)10月25日—28日,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迎来了30名50年前的“小学生”,他们兴致勃勃地在此上了4天大学。他们与其他大学生一样,进教室、上图书馆、下食堂、漫步校园、留住公寓,那种求学上进、只争朝夕的精神让很多青年学子都很佩服和感动。
这些“银发大学生”,来自四川省宜宾市,他们50年前曾在宜宾高县一所小学就读,很多人都年逾60岁,有的当过工人、农民、教师,有的曾是军人,有的曾是机关干部,有的是知名的建筑设计师,他们心相近,爱相同,人生际遇不一样。
“上了年纪,也要坚持学习,更要注重乡情友情同窗情。”。前不久,他们中的人突发奇想,干脆到成都“上大学”,体验、感受大学生活,一边“学习”,还可一边畅叙情谊和人生感悟。
经联系,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很快答应下来,并安排专人接送和陪伴。
在黄起俊、何心池两位都70多岁的老师的带领下,他们齐聚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这两位老师都曾教过这群当年的小学生。多年以后,两位老师竟把课堂搬进了大学,再次给学生上了精彩一课。30多位学生聚精会神地聆听,还用手机把老师的讲话录了下来,视为珍宝。
在探讨书艺和人生时,何心池老师疾笔挥毫:素质教育就是做人的教育。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独立的人格;要陶冶学生健康的情操,高尚的情操;要发展学生思考的头脑,创新的头脑。
何心池总结了几十年的为师之道与切身感悟。很多人认为:当年老师都是秉持这样的理念和思想教育他们的,陪伴他们成长的。
黄起俊老师引用、书写了名句:“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很显然,老师在情牵学生、激励学生、祝福学生。
学生们在一旁心领神会,频频点头。“这些教导的话语,对自己很有用,对子孙更有用”有人这样说道。
在校期间,他们回忆起当年的趣事、喜事、遗憾事,个个眉开眼笑,有的甚至热泪盈眶。当看到很多青年学子在认真学习、用心锻炼时,他们也感叹:“年轻,真好!”。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董事会王六章董事长亲切会见并热情接待了黄起俊、何心池老师一行,并陪同他们参观校园,给他们介绍校史和发展蓝图。
当了解到,学校在10多年时间,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两万名高素质、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受到各行各业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时,黄起俊、何心池发出了由衷的赞叹,直呼“不简单”、“了不起”。
黄起俊一行都很高兴,认为成都之行,是久违之行、幸福之行、圆梦之行、感动之行、尊师重教之行。
学校很快把这30多位师生的情与爱、言与行以及这次“学习之旅”,及时告知了广大学子,学子们都倍感温暖、倍感振奋、倍感欣喜。(完)
本文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
01.11.2013 11:12
甘孜县师生代表莅临我校参观交流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省委教育工委和省教成都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