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 泸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全省居首

18.07.2014  17:36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记者 王燕 曹梦) 昨(17)日,记者从泸州市2014年上半年“民生事业”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围绕市委、市政府“着力六个突破,力争四年翻番”的总体工作部署,全市强力推进民生事业突破,今年1-6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156元,总量排全省第5位,同比增长11.2%,增速排全省第1位。

泸州市2014年上半年“民生事业”主题新闻发布会现场

   今年1—6月 泸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156元

  会上,泸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民生事业突破推进组办公室主任任晓波就泸州市2014年上半年民生事业突破工作情况作相关新闻发布。任晓波介绍说,2014年1—6月,泸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156元,总量排全省第5位,同比增长11.2%,增速排全省第1位,同比排位提升1位,完成全年目标51.94%;“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5105元,同比增长13.1%,增速排位提升5位,完成全年目标53.43%;“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30289套,完成全年目标的93.01%;“养老保险和城镇医疗保险待遇支付”达到35.55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57.15%。

   全市强力推进九大民生工程建设 为民办实事

  今年上半年,全市强力推进九大民生工程建设取得明显效果。

  就业促进方面,对206户低保家庭毕业年度内高校毕业生给予求职补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46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0.25万人。

  扶贫攻坚方面,全力抓好叙永、古蔺、合江3个县的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

  教育助学方面,重点抓好中小学及学前教育校点布局规划。

  社会保障方面,养老保险和城镇医疗保险待遇支出35.55亿元。城市低保保障标准达到340-360元/人.月、农村低保人均补助水平达到99.2元/人.月。

  医疗卫生方面,开展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等11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95.44%。实施14个村卫生室建设项目,已完工13个。

  百姓安居方面,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6461套,改造城市棚户区23828户,农村危房4611户。

  基础设施方面,建设通乡油路191.5公里,通村公路330.2公里,建设公路安全护拦426.6公里。

  生态环境方面,管护国有林55.13万亩,巩固退耕还林61.47万亩。

  文化体育方面,完成1个数字图书馆设备购置;免费开放8个图书馆(含少儿馆)、8个文化馆、12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个博物馆纪念馆。

   加快落实民生实事 上半年完成20件

  投入1001万元免除56万名义务教育学生作业本费,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全免费;新建11所公办幼儿园;全市12家县级公立医院已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实行零差价销售;总投资34235.7万元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实施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1255例,每例由市级财政补助手术费500—1000元。

  改造农村电网,消灭边远农村无电学校和无电户;改造主城区户表。投资1.277亿元,改造农村电网线路805公里;98户无电户和6所无电学校已于6月30日前全部通电,彻底消灭了泸州市边远农村无电学校和无电户。江阳区、龙马潭区、泸县供电公司供区已累计推广智能电表397446只,覆盖率达88%;纳溪区、古蔺县、叙永县以及合江供电责任公司供区已推广智能电表11331只。

   狠抓民生工程项目落地 开辟政务服务“绿色通道

  接下来,泸州市还将协调省市有关部门优先保障民生项目建设,为项目的推进、落地提供有力的资金、用地、能源保障,解决推进中的瓶颈问题。优化服务流程,为项目落地提供高效、快捷、规范的政务服务“绿色通道”。

  针对重点项目和滞后项目,必须领导亲自带队,现场推进。按照倒排工期、顺排工序,将每个项目落实到具体业主单位、具体责任人、具体时间点上,跟踪督促,确保项目按时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