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就业交出不错答卷

26.07.2014  08:00

经济日报北京7月26日讯 (记者 韩秉志) 今年上半年,我国在稳增长、调结构的同时,加大惠民生力度,一系列改革措施相继出台,切实保障民生。上半年,不仅就业表现好于预期,社会保障领域更是不断释放改革红利。此外,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增长总体平稳,预计全年财政收入可能会出现“前高后低”的情况——

今年前6个月,737万人喜获新岗位,年中盘点超过年初预期。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就业仍然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

经济下行基本未影响就业增速

今年年初,对于就业形势,不少地方政府确有担心。按照一般规律,经济增速下滑至7.5%左右,可能会对就业造成影响。然而,前6个月城镇新增就业保持了稳步增长。1至6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737万人,同比多增12万人,已经达到年初1000万人就业目标的70%以上;二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8%,继续保持在较低水平。从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来看,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今年上半年,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数量增加了307万人,增长1.8%。就业数据好于预期。

之所以能够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就业形势继续保持稳定态势,有多种因素在同时起作用。其中GDP总量增加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持续增强是重要原因。GDP增长1个点带动城镇新增就业量,从以往的100万人多一点,增长为150万人左右。

此外,吸纳劳动就业能力强的三产占比提高,使得经济增长率的降低并未影响经济整体吸纳就业的能力。”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服务经济研究室主任夏杰长表示。

结构优化提升就业质量

比数字增长更为可贵的是,就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从劳动力市场需求来看,上半年就业结构的优化,与服务业比重提高息息相关。从国内外经验看,三产对就业拉动能力更强。据人社部统计,2008年到2012年期间,三产每增长1个点,平均带动就业70万人,同期二产只能带动61万人。从今后的发展趋势看,继续加快发展的服务业会带动更多的就业。

区域就业结构也发生着改变。据人社部今年3月统计,东中西部地区城镇新增就业比重分别是45.1∶30.5∶24.4。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情况来看,中西部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的人数进一步增加。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由于土地、物流等成本上升,东部一些地区的资源禀赋优势正在丧失,投资开始向中西部地区推进;另外,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自身质量的提高,也能有效带动就业增长。

另外,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实施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政策的陆续出台,使更多的改革红利得到释放。

今年上半年,我国采取了包括针对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的减税政策、鼓励创新、降低部分行业的准入门槛等多项改革,以激发经济活力。其中,企业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引发了全民创业的热情,企业数量出现“井喷式”增长。今年3月至6月,全国新登记注册各类市场主体440.06万户,同比增长20.48%。其中,新登记注册企业126.93万户,增长达66.85%。

与此同时,一系列扶持小微企业新政也陆续推出,这对就业也是不小的带动。一个初创的小微企业平均下来能够带动5人左右就业,数量虽不多,但因中小企业、小微企业总量多,带动的就业总量远远高于大型企业对就业总量的贡献。

就业压力将长期存在

不过,就业形势并非“高枕无忧”。在未来一个时期内,我国劳动力规模总体将保持在8亿人以上,就业总量压力长期存在;与此同时,劳动力供求不匹配矛盾也相当突出,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现象凸显。

据统计,我国每年需要解决就业的劳动力总量是1600万人左右,从更长的一段时间来看,城镇化建设加速将使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出来。因此,就业压力总体上仍然存在。

同时,劳动力的结构性矛盾凸显。目前我国技能劳动者总量严重不足,仅占总劳动量19%左右,高技能人才占比更是只有5%。且技工短缺现象正逐步从东南沿海向内地延伸,从季节性演变为经常性,原来只有重要节日期间比较紧缺,现在是经常性短缺。但另一方面,急需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的求职主要方向,却是行政、财经等需求量小的岗位,机械加工等需求量大的岗位则乏人问津。

大力提升劳动者技能

无论是解决就业总量性矛盾还是结构性矛盾,一个很有效的措施是广泛开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提升劳动者的就业创业能力。所以,今年夏天刮起了一股“职教风”。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用意在于用职业技能提高来破解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无论是针对农民工技能培训的春潮行动、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的确定,还是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技能就业专项行动……人社部、教育部等相关部门采取的种种举措,都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素质。

另外,还有一个影响就业的因素不可小觑,就是用工大省正在悄然发生的“机器换人”现象。短期内,机器换人,对劳动力市场造成的冲击在所难免。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这与我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等紧密联系。要进一步加强产业工人特别是农民工的技能培训,一方面促进经济结构更加合理,同时提高这部分劳动者素质,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新的产业要求。

长期来看,技术进步引发新产品需求,有利于形成产业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创造新的产业门类和岗位,能够加速产业结构的演进,尤其是具有劳动密集型特征的第三产业的发展,产生对就业的‘规模效应’。”曾湘泉说,从长远看,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和绿色就业岗位转移显得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