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齐心,必将攻下贫困“堡垒”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让贫困老乡5年内摆脱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
2015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正式发布,对未来五年脱贫攻坚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明确的攻坚目标,来自于对形势清醒的判断。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城市和农村差异、地区和地区差异明显,贫困问题仍然突出。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在宁夏考察时说:“全国还有5000万贫困人口,到2020年一定要实现全部脱贫目标。这是我当前最关心的事情。”
10多年前,贵州省遵义市板桥镇娄山关村还戴着“国家扶贫开发一类重点村”的帽子,人均收入不足1500元。到2014年,该村人均收入已超1.4万元,被列为市级示范小康村。当地官员将娄山关村的成功经验归因为:“红色+乡村”旅游、藤编产业和特色食品。
贵州攻坚速度不断加快,“娄山关村们”在该省各地涌现。数据显示,最近5年,贵州贫困人口减少656万,35个贫困县摘帽。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工作的主战场和决战区,该省“脱贫速度”的背后,是全国一盘棋的脱贫攻坚动员令。
当前,我国扶贫工作进入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冲刺期,每进一步,难度就会增十分。因为如今尚未脱贫的,多是贫困程度深、脱贫成本高的区域。
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在落实时有时会走样,出现一些不走心的“官样文章”。扶贫搞“大水漫灌”、用财政建面子工程、玩弄手段搞“数字脱贫”甚至侵吞扶贫款等现象都可能出现,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
也正是因为如此,整体性脱贫任务被分解,压力层层传导,从中央到地方,最严格的考核督查问责层层“把关”。各级党委和政府逐级下军令状,狠抓落实,一级一级把责任落到实处。而各级纪委严查扶贫领域腐败犯罪,确保每一分“救命钱”都能进到群众口袋。
也正是因为如此,各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解决了“扶持谁”之后,凝聚各方力量,不断将资金和目光聚集到“怎么扶”上,变“输血”为“造血”。从资金和政策扶贫,到发展特色产业、电商进村的产业扶贫,再到交通、教育、科技扶贫,扶贫政策正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对准靶向的精准扶贫模式渗入贫困地区各个“死角”。
贵州省黎平县百里侗寨,同为侗族文化,不同侗寨却是针对大众旅游、体验式旅游和公益旅游等不同细分人群,用差异化定位让旅游产业惠及更多群众。而在娄山关村,有了“造血”功能后,村民在家门口挣钱的“信心”也被扶了起来,今年上半年,该村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减少了700名。
从2012年到2014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5221万人,年均减少1740万人。联合国2015年《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显示,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比例,从1990年的60%以上,下降到2002年的30%以下,率先实现比例减半,2014年下降到4.2%。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改革开放38年来,中国在减贫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中国以前能够走好脱贫之路,国力更为强大的今天同样能走好。只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肯干、想干、苦干的精气神儿,就一定能打赢脱贫攻坚战,步履铿锵地迈向全面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