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县三道堰:当年的水码头 成都唯一一条无障碍通航河道

04.10.2014  06:11



郫县三道堰。

  作为西蜀古镇之一,这里有古蜀国的治水历史鲜活的标本;这里是成都市饮用水的取水源头;作为当年的水码头,穿镇而过的柏条河,现在还是成都唯一一条无障碍通航河道;这里保留着赛龙舟、抢鸭子、放河灯等传统习俗;流经成都市区的锦江源头之一的府河,是从柏条河分水而来,而府河最终汇入了岷江正源……这里就是郫县三道堰镇。

  “”是三道堰的灵魂,“成都丽江”、“最美水乡”,这样的称号,对三道堰是当之无愧。当地的地理特征在千年以后,留下最原始的基因密码——这是因为在这个古镇里,两条河流和古镇的“纠缠”与“际会”:柏条河穿镇而过、徐堰河傍镇而过,老的有永定桥、罗家桥,新修的有堰桥、三道堰大桥等。

  据老人的记忆,原来的三道堰,长长短短,沿着柏条河有七条街。河的北岸有沿河街、关帝庙街、西栅子街、新北街,河的南岸有河南街、横街、新南街。现在地图上标示的永定街,是以前的“河南街”吧?昔日这里可是三道堰最长最热闹的一条街,市场里人声鼎沸、饭馆中香气四溢,乡公所有几分威严,大药房又透着温馨……

  现在地图上的文昌街,昔日应该有座文昌宫吧?和旁边的湖广馆巷一起,这里曾经书声朗朗,香火飘渺,曾经包容下多少深悠的乡情……无论世事如何沧桑巨变,在老街的骨骼和肌理中生长出来的新街,终究洗不掉从远古带来的基因痕迹。

  作为古镇,这里也是卧虎藏龙之地。古城的武术源远流长,早在三国蜀汉时代就已开展,到民国时期形成传统的“六月六”擂台赛,远近的武林高手汇聚古城,切磋武艺,因而在川西坝子上又有“小少林”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