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侗寨新婚青年期民俗延续

04.02.2014  19:18

中新社柳州2月4日电 题:三江侗寨新婚青年期民俗延续

作者 朱柳融 杨明

从除夕夜一直持续到大年初四的侗族传统集体婚礼,终于告一段落。2月4日,新婚的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八寨侗族小伙吴晓阳和侗妹杨锦丹,告别家人再次踏上外出务工的旅程。

俩人多年前热恋后一直在广东深圳打工。“我们俩是请假回来办喜事的,还是我们侗族的传统婚礼最热闹。”回想这几天的婚礼过程,吴晓阳兴奋之情还未散去。

三江人口有38万,是中国最大的侗族自治县,程阳八寨侗族青年的婚礼简朴神秘,一般选择在农历新年里举行集体婚礼。

吴晓阳和几个好友在除夕之夜(1月30日)进行“偷亲”,悄悄地把新娘杨锦丹接到家里。迎娶成功后,大放鞭炮庆贺。“以前也帮助别人‘偷亲’,今天终于轮到自己了,心情十分激动。”吴晓阳说。

正月初一一大早,杨锦丹去挑水“亮相”,算是正式登上新郎家庭及其村寨的舞台。为了庆贺新婚,正月初二,新郎家得宰猪杀牛,举办酒席宴请亲朋好友。

侗族婚礼以送新娘“回门”最为壮观。按当地风俗,男方送新娘回娘家,叫做“回门”。

正月初三午时,吴晓阳和其他新郎一样,邀上所有亲朋抬上红猪,提着红鸡,挑着酸鱼酸肉,放着鞭炮,浩浩荡荡地送新娘回娘家省亲。

送亲队伍没有婚车,新娘也没有婚纱。有的是新郎亲友组成长长的送亲队伍,及跟随在队伍最后头戴侗族银饰、身着精美侗族嫁衣的新娘。

由七、八十人组成的送亲队伍从夫家出发,送新娘的人们挑着各式礼物,以年糕、糯米担为头,酸鱼、酸鸭殿后,涂满红色并贴上大红剪纸的大肥猪居中。

送新娘的队伍在侗寨中人群最密集的地方来往穿梭,给夹道欢迎的当地民众及游客分发喜糖,一路上鞭炮声、欢笑声不绝于耳。

带着家人专门来体验侗族奇特婚俗的广东游客张先生说:“侗族婚俗真是神秘奥妙,文化底蕴深厚,我喜欢这里的民族风情。

送亲的队伍将新娘送回娘家,喝拦路酒、互致贺词,将礼物交给新娘家。正月初四,男方所有参与送亲的队伍成员一起到女方家去喝喜酒,最重要的是把新娘带回男方家,如果带不回,又要给寨上的人当作笑话流传。

我把新娘带回来了,以后她都跑不了了。”吴晓阳牵着杨锦丹手高兴地说,希望侗族同胞回乡举办传统婚礼,夫妻会更幸福长久。

送新娘回门是侗族特有的婚俗,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随着侗族青年外出务工的增加,在外结婚举办简单婚礼的人也不断增加。”程阳村党支书黄孝明介绍,侗族的婚俗历史悠久,希望更多侗族青年能够回乡办传统婚礼,更好的传承原有的风俗文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