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省份前三季度GDP之和超全国 官员:水分已少了

18.11.2015  22:40
GDP漫画 - News.Sina.com.Cn
来源: n.sinaimg.cn
GDP漫画

  国家统计局近日正式公布了31个省份2015年前三季度GDP。数据显示,31个省份前三季度GDP总量之和超出全国总数约1.9万亿元。

  梳理31省份GDP数据,广东省前三季度GDP总量为52522.38亿元,位居全国第一;江苏排名第二,为51202.37亿元,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前三季度GDP超过5万亿省份。

  山东排名第三,其前三季度GDP总量达45712.59亿元。浙江、河南、四川、河北、湖北、辽宁、湖南分列全国前4-10名,这7地前三季度GDP总量均超过2万亿元。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487774亿元,而31个省份前三季度GDP总和为507256.2亿元,超出全国总量多达19482.2亿元。

  对于这种异常的表现,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教授杜子芳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国民经济核算非常复杂,所涉及数据量极为庞大,产生误差在所难免。

  “不能单独考虑1.9万亿有多大,相比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它所占的比例其实很小。”杜子芳说。

  但杜子芳也承认,并不排除地方“灌水”或企业误报的可能性,“有的企业考虑到交税,就少报,有的律所为了说明自己业绩好,就多报。

  事实上,地方GDP之和大于全国的问题长期存在。自1985年在国家和地方层面分别核算GDP数据以来,地方统计总和一直高于全国的GDP总量,不断呈现出“1+1>2”的局面。例如,2009年全国31省市区GDP超出全国2.68万亿元,多出的GDP比浙江省2009年的经济总量还多。

  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各省GDP总和比全国多近3.5万亿元,接近于2010年山东的GDP总量;2011年地方GDP之和比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多出4.6万亿元,相当于"多出"一个山东省;2012年高出全国GDP总量5.8万亿元,相当于"第一经济大省"广东省2012年GDP量;2013年超出全国GDP总量6.1万亿元,比江苏省当年的GDP总量还多;2014年超出全国GDP总量近4.8万亿元。

  地方GDP之和大于全国的原因,除了技术问题,最为人诟病的就是地方政府对GDP的崇拜,人为的行政干预导致数据虚高。

  媒体曝光常见的造假手段是实施"双轨制",即地方政府要求企业上报数据要与统计局的数据保持"衔接"。曾有地方统计局工作人员直接坦言,统计工作极大地受到了行政干涉,最终演变为地方政府官员的一张"政绩单”。

  2014年8月,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宋晓梧在“大国治理 突破难点”研讨会上指出,中国经济考卷水分过大。“数据至少20%的水分,多说也有40%的水分。

  “这几年要求挤水分,双轨制有所缓解。”一位统计系统的官员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为了在统计方法和制度上解决地方GDP的“注水”现象,2010年我国提出了国家统一核算地区GDP方案。

  据了解,该方案的一大特点是“下算一级”制度,即国家核算省、直辖市一级的GDP总量和增速,省一级则核算地市的GDP总量和增速。

  “逐步在往下算一级,地方自己算自己的可能越来越少,这是一个过渡。”该名统计系统官员说,目前“下算一级”仍在逐步覆盖中,随着这一制度的普及,地方GDP产生水分的空间越来越少。

  而杜子芳认为,央地GDP之差的逐步缩小,也有技术进步的功劳,“原来模糊处理的现在能精确计算了。

  按照国家统计局部署,2015年将加快推进地区GDP统一核算改革。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此前透露,对GDP统一核算已经有了一个初步方案,但还在进一步征求地方以及部门的意见,下一步还要进行相关的试点,具体的时间表还没有推出。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