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简析

30.10.2014  12:25
核心提示:农业生产稳定。今年以来,我市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促进农业增效,农产品产量增长,价格稳定,外销状况良好,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1-3季度,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9.26亿元,增长4.3%,实现增加值23.52亿元,增长4.2%,居全省第6位。农业生产主要特点:一是种植业生产保持平稳,水果为增长亮点。1-3季度,粮食产量增长3.1%,油料产量增长2.3%,蔬菜产量增长1.4%,水果产量增长6.5%,为农业增长最大亮点。二是养殖业生产平稳,畜牧产业化建设步伐加快。1-3季度,全市生猪出栏数为44.2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上“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各项政策部署,全市经济运行态势与全国、全省大势基本保持一致,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区间。1-3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9.2%,较上半年提升0.2个百分点,增速在全省排第7位,较上半年提升5位,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快于全国、全省的发展态势。经济运行主要特点:农业生产稳定,工业经济稳中有升,服务业增势平稳,投资平稳增长,消费稳中趋升;财税状况良好,城乡居民持续增收,能源消耗持续下降;物价涨幅较快,金融平稳运行,就业形势平稳。          一、从生产看,农业生产稳定,工业经济稳中有升,服务业增势平稳        1、农业生产稳定。今年以来,我市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促进农业增效,农产品产量增长,价格稳定,外销状况良好,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1-3季度,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9.26亿元,增长4.3%,实现增加值23.52亿元,增长4.2%,居全省第6位。农业生产主要特点:一是种植业生产保持平稳,水果为增长亮点。1-3季度,粮食产量增长3.1%,油料产量增长2.3%,蔬菜产量增长1.4%,水果产量增长6.5%,为农业增长最大亮点。二是养殖业生产平稳,畜牧产业化建设步伐加快。1-3季度,全市生猪出栏数为44.26万头,增长2.7%,牛、羊、家禽出栏分别增长2.7%、3.4%、3.5%,全市肉类总产量为3.78万吨,增长3.3%。三是蔬菜水果销售良好。蔬菜出售率达98%以上,水果(特别是芒果)出现了量价齐涨的良好局面。        2、工业经济稳中有升。今年以来,我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由一季度的9.2%,上半年的10.0%,提升到三季度的10.2%,呈逐步回升态势,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4个百分点,在全省排第8位。一是四大企业产值“两增两降”,地方工业快速增长。今年以来,受市场需求持续低迷,产品销售受阻,资金紧张等因素影响,我市四大企业生产形势严峻,产值呈“两增两降”态势。1-3季度,四大企业完成产值375.83亿元,增长4.2%,其中,攀钢集团增长5.8%,钢城集团增长6.9%,攀煤集团和二滩公司分别下降11%和8%。攀煤集团受煤炭价格持续下滑,企业融资困难,以及花山矿自燃事故、煤矸石电厂受国家政策性停发电等多重因素,产值持续负增长;二滩公司受上游发电公司蓄水、枯水期来水量减少以及省上统一调度等因素影响,发电量持续下调,产值大幅下滑。地方工业企业(扣除四大企业,下同)呈快速增长态势,实现工业总产值808.56亿元,增长15%,地方工业企业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68.3%,贡献率达87.5%,地方工业企业的快速增长成为全市工业稳定增长的有效支撑。二是相关指标支撑性增强。 1-3季度,全市工业用电量为84.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3%,比上半年(3.6%)提高了1.43个百分点,用电量的逐季回暖体现出经济回暖迹象。工业增值税降幅收窄。1-9月,工业增值税完成23.18亿元,同比下降7.8%,降幅比一季度、上半年分别收窄1.2个和4.3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发展态势进一步向好。三是工业产品出口持续快速增长。1-3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出口交货值为23.9亿元,同比增长65.1%,增速远高于全市工业销售产值增速。在国内市场疲软的情况下,企业已开始调整市场销售策略、拓展销售渠道,开发海外市场,以弥补国内市求需求不足。        3、服务业增势平稳。今年以来,我市服务业增长乏力,三季度形势略有好转,整体趋于平稳,但增速仍然不快,与目标任务差距较大,1-3季度,全市服务业增长7.1%,增幅比全省平均(8.4%)水平低1.3个百分点。从行业来看,交通运输业继续保持两位数的较快增速,增长11.3%,仍是拉动服务业增长的主力之一;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增速较上半年大幅回升,分别增长17.2%、7.0%,较上半年加快14.1个、4.6个百分点,是服务业增速回升的主要支撑;金融业增长4.4%,较上半年增速减缓2.2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增长3.8%,较上半年减缓0.5个百分点,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下降3.0%,仍未扭转负增长局面,对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有一定制约。         二、从需求看,投资平稳增长,消费稳中趋升,外贸出口增长较快        1、投资平稳增长。1-3季度,我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0.3亿元,同比增长9.2%,比全省低3.6个百分点。总量和增速分别在全省排第16位和14位。三季度投资运行在房地产开发、农户投资、基础设施及民生事业投资引领下,对进度欠缺有所弥补,总体呈现出房地产开发继续保持快速引领、三产业投资拉动有力、目标完成率接近时间进度的特点。从结构看,房地产开发继续保持领先地位。1-3季度,我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57.95亿元,同比增长59.2%,仍然保持领先地位,拉动全社会投资增长5.1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步伐加快。全市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14.58亿元,同比增长17.9%,增速比上月提升5.9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升12.4个百分点。支撑基础设施加快运行的行业主要是交通运输业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分别增长31%和56.1%。从产业看,农户投资再创新高。1-3季度,完成农户投资28.6亿元,总量赶超2013年全年(2013年农户投资总量为20.8亿元),同比增长41.6%,占全社会投资比重6.2%,比去年同期提升1.4个百分点,拉动全社会投资增长2.0个百分点。三产业投资拉动全社会投资增长18个百分点。1-3季度,全市完成三产业投资275.36亿元,同比增长37.8%,占全社会投资比重59.8%,拉动全社会投资增长18个百分点,依然是今年我市投资增长的中坚力量。        2、消费市场稳中趋升。1-3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79.3亿元,增长12%,增速比1-8月提升0.1个百分点。一是批发零售增速放缓,住宿餐饮保持平稳。1-3季度,全市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56.0亿元,同比增长12.0%,比上年同期回落1.5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3.3亿元,同比增长12.0%,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二是热点商品涨跌不一,消费带动作用不明显。从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情况看,前三季度销售热点商品主要集中在食品饮料烟酒类、日用品类、金银珠宝类、中西药品类,分别增长19.4%、16.1%、29.7%、10.3%;石油制品类、汽车类、文化办公用品类消费增速低于10%;体育、娱乐用品类、书报杂志类、通讯器材类及其他类消费均呈下降态势。三是城乡消费差距有所扩大。1-3季度,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168.8亿元,增长12.0%,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0.5亿元,增长10.6%。城镇市场增速快于乡村市场1.4个百分点,城乡消费增速差距比上半年度扩大0.2个百分点。        3、外贸进出口增长较快。1-3季度,全市外贸进出口15470 万美元,增长9.7%,其中出口11807万美元,增长37.7%。        三、从运行质量看,企业效益好转,财税收入良好,城乡居民持续增收,能源消耗持续下降        1、规上工业企业效益好转。1-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46.09亿元,增长1.7%;利润总额19.8亿元,增长69.9%。规上企业亏损面28.8%,比去年同期收窄2.8个百分点,工业企业经济效益逐渐好转。        2、财税收入良好。随着企业生产回升、消费和经济增速的提升,全市财政收入状况良好。1-3季度,全市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5.53亿元,增长5.6%,增速为今年以来最好水平,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5.34亿元,增长9.5%;国家税务局组织收入37亿元,下降2.1%,降幅比去上半年收窄1.9个百分点;地方税务局组织收入36.5亿元,下降8.4%。        3、城乡居民持续增收。1-3季度,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24元,增长9.9%,增速居全省12位,较上半年下降1位。从收入结构来看,工资性收入仍占主导地位,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为68.5%。经营净收入快速增长,增长22.5%,经营净收入已经成为城镇居民增收的新动力,是居民家庭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财产性收入强劲增长,增长31.2%,主要来源于投资理财、出租房屋收入和利息收入。转移性收入稳定增长,主要源于退休金的增长。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9751元,增长11.8%,增速居全省第20位,较上半年下降5位。农产品价格上涨、销售形势良好、农业补贴力度加大、旅游新村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等因素带动农村居民持续稳定增收。        4、能源消耗持续下降。1-3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能源产品生产有升有降;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增速持续下降,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幅继续扩大,全市工业能耗总量在全省排名第二,能耗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低4个百分点,在全省排第十三位,节能降耗运行态势良好。一是规上工业能源消费继续下降。1—3季度,全市能源消费量886.82万吨标煤,下降4.17%,分别比一季度和上半年扩大3.43和2.64个百分点。二是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降幅扩大。1-3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六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量594.59万吨标煤,同比下降5.20%,低于全市能耗降幅1.03个百分点,降幅比一季度和上半年扩大5.21和3.69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下降3.52个百分点。三是全社会用电量平稳增长。1-3季度,全市全社会用电量93.9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9%,超全省平均水平1.74个百分点,增速比去年同期高11.26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增速高1.05个百分点。但是,9月当月用电量10.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7%,为今年以来最低的单月增速。从结构来看,呈现出第一产业用电量有所回升,工业用电量增速稳定增长,建筑业用电量下降趋势明显,第三产业用电量稳步增长,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速逐步走高的特点。        四、从运行环境看,物价涨幅快,金融运行平稳,就业总体平稳        1、市场物价涨幅较快,工业品价格持续走低。1-3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2.4%,涨幅比全国高0.3个百分点,比全省高0.6个百分点。其中,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类分别上涨2.3%、12.5%、0.7%、0.8%、2.2%和1.3%;烟酒及用品、交通及通信类分别下降3.7%、0.1%,八大类居民消费价格呈“六升二降”态势。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下降2.0%,已连续28个月处于下跌区间。        2、金融运行平稳。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801.13亿元,比年初增长2.2%;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623.69亿元,比年初增长2.4%,贷款额度持续扩大,分别比一季度、二季度增加贷款14.72亿元、17.27亿元。        3、就业总体稳定。今年以来,我市狠抓“就业促进”民生工程,继续贯彻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优惠政策,就业形势总体平稳。1-3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4339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6563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59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