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互联网+”助推农业“高大上”

30.10.2015  11:55

  本报讯(记者蒋秩宏唐小丽)“县里发展电子商务,我们的米枣正好搭上了这班‘互联网+’的致富快车。”近日,三台县永新镇永联村村民朱宗洪告诉记者,他们的米枣登上了本地多个网络销售平台,销售渠道广了,今年他家的米枣销售不仅比往年快了很多,每亩米枣收入也比往年高了近千元。

  出台《三台县关于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意见》和《三台县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扶持政策》;落实4700万元专项资金投资全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三台县电子商务产业园、电商孵化基地建成投用……作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近年来,三台县把电子商务进农村作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协会整合、分步推进”的总体思路,力争将三台打造成电商发展高地。“自服务站建立后两个月来,代买订单就两百多笔,总金额达到了几万元。”今年5月11日,三台灵兴镇石桥村,村民老艾在村里办起了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主要从事网上代买、代卖以及代缴话费、水电气费等便民服务。现在石桥村村民足不出村就可以从服务点买到心仪的商品,网购百货、缴纳费用、销售农产品等都可以一站式完成。

  新理念催生新思路,三台县正在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电商格局。积极在全县推行“2+n”平台模式(2个本地平台为核心,n个第三方平台配套),依托省级平台“蜀农网”建设的“梓州购”和自主平台“云端三台363”为核心,融合邮政“邮乐网”、工商银行“融e购”、中国移动“和小宝”、中国电信“天虎云商”以及“掌上三台”、“惠当家”、“购物吧”等本土电商平台,共推“梓州购”三台产品特色馆,打造多元化的三台特色产品销售平台,鼓励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入驻及依托其他第三方平台直接开设全网旗舰店,试水o2o模式,目前,全县线上企业触网率已达到50%。通过网上注册对接,“云端三台363”现已成为成都三台商会、重庆三台商会、县内酒店等120余家单位、个人的“定制农业”供货方,通过发展“互联网+定制农业”,如今已实现“定制农业”销售1273万元。

  目前,由绵阳市东航商贸有限公司承建的集平台运营、产品展示、培训推广、物流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已全面建成投入运行;依托县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中心打造的三台县电商聚集区,已有46家电商企业和中小企业集中入驻,在青东坝工业园形成了电商产业集群。依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首批规划确定的396个电商网点,已经建成并陆续投入运营,实现了电商网点“建成一个、成活一个、示范一片”的效果。

  作为农业大县,三台拥有“涪城麦冬”、“潼川豆豉”、“崭山米枣”等一大批农业特色品牌。为了鼓励企业壮大,也为了加快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三台以“梓州购”为平台,依托现有的涪城麦冬、苏格拉蒂橄榄油、梓州六锦、台沃等40多个特色农副产品品牌,打造“梓州上品”系列特色农产品品牌。三台“梓州购”名优农副产品特色馆入驻省级农产品交易平台“蜀农网”后,上线试运营一个月,实现交易额2436万元。

  依托电商平台,三台县积极抓基地建设,强产品支撑,不断打响“梓州造”名声。以四川代代为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花园镇、老马乡和里程乡建立的“涪城麦冬”种植基地,台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石安镇和景福镇建立的生态水稻种养基地,以及梓州云商公司在协和乡打造的绿色生态种养基地为基础,推动名优特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推广农副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体系,建立农副产品溯源机制。同时,引导专合社、家庭农庄、种植大户等农产品生产者和加工企业通过土地流转、租赁等方式,逐步形成标准化生产、品牌化推广、个性化定制等,不仅为全县农村电商构建完善的产品支撑体系,也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三台人明白农村电子商务不仅是简单的“城市网购”的拓展与延伸,因此在全县积极推进“互联网+农业”,从产品逻辑转到产业逻辑,对农业进行破坏性创新,从而促进全县农业转型升级,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升农民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