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说法。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85年1月决定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
三十年来,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实施“科教兴川、教育强省”战略,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了教育科学发展,实现了教育事业的历史性跨越;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三十年来,教师地位不断提高,待遇不断改善,关心教师、尊重教师的风尚日渐形成,吸引了一大批优秀青年立志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三十年来,一茬又一茬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踊跃投身教育实践,不断推动教育改革深入发展,成为撑起四川教育走向美好未来的嵴梁。
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
推动教师队伍发展,重点是体制机制,核心是改革创新。经过多年的探索,我省已逐步建立起开放多元、有序竞争、流动共享、促进均衡的教师资源配置机制,吸引优秀青年从事教育工作,为教师的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为确保教师队伍的质量,我省严把教师“资格关”,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开展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试点。
与此同时,全面推行新进教师公开招聘制度。2006年以来,全省各地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各类学校新进教师实行公开招聘,进一步使真正适合教师岗位的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2013年,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共有教职工97.70万人,其中专任教师81.19万人。
编制管理,是合理调节教师队伍的一条重要杠杆。2002年4月,我省建立了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动态调整机制,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先后四次进行调整,一定程度上适应和满足了中小学教育发展需要。
在高校,自2006年起,我省先后对省属高校进行核编、调编,为高校人才引进创造了坚实基础和有利条件。两年后,开始在30所省教育厅属高校实行自主公开招聘制度。这一改革使高校用人自主权进一步落实。
在此背景下,我省高校充分依托国家和省“百人计划”、“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项目,以教学名师和科研创新团队为重点,形成高端引领、梯度培养的教师引进和培养体系。目前,我省教育系统有两院院士18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700余人,副高以上人员9万余人,中小学特级教师逾140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600余人,省级以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近300人。
我省还积极优化教师职称评审,发挥职称评审导向作用,引导广大教师专业成长。2002年以来,我省教育系统的职称评审工作实现了评审专家由“任期制度”向“专家库制度”的转变,评审专家全部实现“专家库”随机抽取,评审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和科学化。
2011年,按照国家要求,我省启动实施中小学职称改革试点工作,遴选攀枝花市、泸州市作为试点地区。建立新的中小学职称体系和评价标准,改变评审办法,实行新旧职称过渡,更加重师德、重教学实绩,体现向农村教师、一线教师倾斜。评聘正高级职称教师12名,为全省推进职称改革先行探路,积累了经验。
实行聘用制改革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自2000年7月中组部和人事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后,我省积极推进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全员聘用制改革,初步建立了符合各级各类学校特点的聘用管理制度。
目前,我省基本建立和完善了教育事业单位合同用工机制、公平竞争机制、监督管理的用人新机制。新的用人机制实现了教育事业单位人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较好地调动教育事业单位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
2013年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教师工作大会,省政府制定《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全面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教师管理体制、机制的十五条措施,充分体现了党委和政府对教师工作的高度重视,充分体现我省坚定不移地建设教育强省的信心和决心,开启了教师队伍建设的新征程。
师资均衡撑起教育公平梦
教育均衡,校长是关键,教师是基础。义务教育均衡的核心是师资均衡。近年来,我省统筹城乡,均衡配置义务教育教师,建立了城乡教师交流“5+1”制度体系(五项制度+激励机制):即县域内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城镇中小学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制度;乡(镇)中心校与村小(教学点)教师定期轮换制度;区域内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专业教师流动教学制度;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制度,以及城乡教师交流的激励机制。
在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定期轮岗交流方面,我省提出了“力争每年教师交流数量达到辖区内教师总量10%左右”的目标,明确规定:城镇中小学教师评聘中、高级教师职务(职称),应有1年以上农村或薄弱学校任教经历。
一系列师资均衡政策对优秀教师赴农村任教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而这些到农村学校工作的广大教师不负众望,在偏远山乡、高原牧区和地震灾区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2002年以来,全省大中城市学校教师支援农村学校达1万余人,选派到民族地区支教教师4000余人,到地震灾区支教教师1500余人,许多地方建立了县域内教师轮岗交流制度,较好缓解了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和地震灾区中小学教师的短缺问题。
2008年,成都市武侯高中副校长王国贤到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支教。一个月后,他便将全校教师的课都听完了。他借鉴成都学校的先进经验,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到2009年,白玉中学教学质量考核荣获甘孜州一等奖,教风学风发生脱胎换骨般的变化。
让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关键是要靠政策引导。近年来,我省在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改革中,设立农村学校教师补贴;职称评审、评优评先向农村教师倾斜;从2014年1月起,我省在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发放农村教师生活补助……
种种措施和办法,使农村教师能够尝到的“甜头”确实越来越多了,甚至有很多地区为农村学校校长、教师设立了单独奖项,激励他们奋发图强。越来越多的优秀青年教师因事业感召和政策引导,自愿到农村学校任教,乐意长期扎根农村学校。
在缩小城乡教师差距方面,“特岗计划”和“免费师范生”计划功不可没。2006年以来,我省招聘2.7万名特岗教师派遣到105个县的4千余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2013年,作为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要民生工程,我省开展定向免费师范生培养,截至目前已招录4000余名。“两大计划”的实施,既补充了农村教师数量、缓解了全省农村教师紧缺矛盾,又明显提高了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改善了农村教师队伍结构,大大加快了教育公平步伐。
高尚师德感天动地
在几千年的文明中,“教师”总是受人尊敬,被人爱戴。究其原因,在于师德的高尚和师爱的博大。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是社会对教师的期望。
三十年来,我省不断推动评优评先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弘扬师德,激励教职工奋发向上。三年一次开展特级教师、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表彰活动,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
三十年来,我省探索建立师德档案,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绩效考核、职称评审、评优奖励首要内容,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建立起了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三十年来,我省逐步将师德教育融入教师职前培养、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全过程,丰富活动载体,宣传先进典型,涌现出了一大批既教好书又育好人,既重言传又重身教的优秀教师。
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的“天梯小学”,位于海拔2800多米的悬崖上,5架垂直的木梯是“天梯小学”与外界的唯一通道。就在这所环境极度危险、恶劣的学校,夫妻教师李桂林、陆建芬默默坚守了24年。他们每天冒着生命危险,甘当大山孩子的人梯,点燃知识的火种,引领着山顶上的彝族孩子走向现代文明。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伟大师德总是会给人刻骨铭心的感动。2009年,李桂林、陆建芬夫妻俩荣获“感动中国·2008年度人物”。
常抓不懈的师德建设使我省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近十年来,全省教育系统先后受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表彰的全国模范教师有250余名,全国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580余名,受省表彰的模范教师30余名,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200余名,优秀校长300名,优秀班主任200名,师德标兵300余名。
一代代的四川教育人,一次次地书写着属于教师的荣耀。特别是在两次地震中,广大教师临危不惧、挺身而出,用鲜血和汗水谱写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伟大师魂和英雄壮歌,赢得了全社会乃至全世界的广泛赞誉。
——汶川地震发生当天,绵阳桑枣中学2200多名师生在1分36秒内安全转移,创造了“零伤亡”奇迹,校长叶志平被誉为“史上最牛校长”。
——汶川地震发生时,绵阳市平武县南坝中学教师任维鼎冒着生命危险紧急疏散和抢救师生。震后,他引导教育学生坚定信念、学会感恩,走出地震的阴霾。2010年任维鼎老师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五年后,雅安芦山发生强烈地震。芦山县国张中学教师田霞第一时间组织本班学生有序撤离后,又毅然返回教学楼帮助疏散其他班的学生。
——在名山一中,正在上课的高中学生在高玉华、陈萍、郭昭祥等教师的指挥下安全、有序地撤出教室,教师们最后撤离。他们被网友誉为“最美教师”。
目前,因在地震中抢救学生遇难而被省政府追认为烈士的教师达9人,在抗震救灾中表现突出受到省部级以上表彰的先进集体80余个,优秀教师200余人。他们的英雄壮举充分体现了广大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以及对学生的倾情真爱。
一面教一面学才有教学之乐
在半个世纪前,陶行知先生就说过:“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
我省历来高度重视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将教师培训纳入全省教育总体规划,具体实施了“中小学骨干教师成长计划”、“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计划”等项目。通过集中培训、送教下乡、校本研修等方式,全面完成中小学教师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目前,全省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9.97%、99.65%、96.21%。
当然,教师的专业成长也离不开教师自己的勤奋学习和深入钻研。教师节刚刚设立时,李镇西还只是一位籍籍无名的青年教师。但在三十余年的从教经历中,他阅读大量专业书籍,致力于语文人格教育的研究与探索。2013年6月,55岁的他在学习上又攀高峰,获得教育哲学博士学位。
李镇西参加工作那年,叶德元才刚刚出生。不过,这个到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工作才四年的小伙子,已经成为让领导、同行佩服的名师。他善于在实践中感悟、思考、学习,在一届学生的三年内组织了200多个活动,形成了个性鲜明的教育教学风格。
在欠发达地区,教师的专业成长面临更多的困难。但新世纪以来,我省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培训取得历史性突破。2002年,“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启动实施,每年安排专项经费培训校长、骨干教师。2007年,省级财政投入8200万元,实施了“民族地区中小学校长、教师培训计划”,为民族地区全面“普九”、教育事业腾飞打下坚实基础。
汶川地震发生后,我省又将地震灾区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列为重点,启动了“灾区校长培训工程”和“灾区教师专项培训计划”等,培训校长、教师3.6万人次,全面提升了灾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汶川县水磨镇的几所村小,46岁的肖桂英几乎教了个遍。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她科科都得教。事实上,她并没有音乐基础。在我省农村学校,像肖桂英一样从事艺体教学,而又教非所学的老师还有很多,他们成为制约农村教育质量的“短板”。
在实施“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时,我省专门设立了“农村中小学紧缺薄弱学科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2011年暑期,肖桂英来到乐山师院接受音乐专业培训。一个暑期,她学了多种乐器。
让教师成为全社会尊重和羡慕的职业
三十余年来,我省教师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经济待遇持续改善,工作积极性大幅提高。2003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我省各地中小学教师工资实行县管直发,中小学教师工资拖欠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1977年,谢耀华参加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高考。1979年被分到江油市永平镇中心小学实习。实习时,谢耀华的工资是每个月25元。转正后,能拿到40多元,一周只吃得到一次肉。伙食团的工人舀菜时,老师们会一个一个地数碗里的“肉坨子”。到江油一中时,工资上升到100多元。之后,更是“涨”声一片。1981年,谢耀华买了一辆自行车,全家高兴了很长时间。到2006年,家里又添了私家车。
芝麻开花节节高。伴随党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落实,教师的工资水平也是一路水涨船高。
2009年,在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我省千方百计筹集经费100亿元,全面兑现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走在了全国前列。这是教师待遇的又一次转折性事件,它确保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就全省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来说,人均年工资增长1万元以上。
2010年,我省又启动了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的实施。至此,教育事业单位人员绩效工资制度全面施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全省教师收入有了可靠保障。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近年来,我省持续推进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2007年以来,我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已累计安排资金3.63亿元,为民族地区建设农村教师周转宿舍56万余平方米。2011—2014年,我省加大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力度,中央和省累计投入资金12.8亿元,修建周转宿舍75万平方米。
三十年来,我省坚持优先发展,切实将教师队伍建设摆上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放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师德为先,始终将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首要位置,提高教师队伍的政治素质和思想修养;坚持专业导向,坚持不懈地提高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坚持改革创新,健全管理制度,为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基本形成,教师的社会地位明显提高,逐步成为全社会尊重和羡慕的职业。
我们相信,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在事业上有成就感、在社会上有荣誉感,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青年进入教师队伍,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选择终身从教。教育腾飞,民族复兴,伟大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