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微观察:扶贫工作不能再靠边站了

11.01.2015  23:59

  一些地方扶贫投入不给力、工作靠边站的一个重要原因,恐怕还是领导干部的政绩观使然,因此调整政绩考核指挥棒至关重要

  “扶贫工作每届领导口头上都很重视,但实际工作中往往靠边站。”近日去基层采访,一位从事了大半辈子扶贫工作的“老扶贫”的一席话,让笔者印象深刻。他的一个重要论据就是,近些年上面越来越重视扶贫,但县里扶贫资金的增幅,还是没能跑赢财政收入增速。

  根据笔者多年采访扶贫的经验,这位“老扶贫”反映的扶贫工作边缘化现象,在一些地方的确是一定程度地存在。近些年的财政扶贫资金,中央投入增幅比较大,越往下增幅往往越小。这自然有近几年一些公益性建设项目逐步取消贫困县资金配套等政策性因素,也有贫困地区财力有限、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等现实困难,但扶贫投入增幅长期低于财政收入增速,客观上也确实说明,一些地方对扶贫工作的重视程度的确没那么高。

  扶贫投入跟不上减贫需要,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后果。一般而言,减贫的难度越往后越大,投入不加大,效率不提升,剩下的“硬骨头”很难被啃下来,刚过贫困线的群众减贫成效也很难稳固。减贫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扶贫投入不加力,不少贫困老乡在奔向全面小康的征途中恐怕会掉队。

  短期来看,当前贫困对象建档立卡工作基本完成,贫困群众对后续的扶持政策有了较高期待。扶贫投入如果跟不上,群众难免会认为这次扶贫攻坚又是“雷声大、雨点小”,既可能影响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也会影响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和信心。要让贫困群众的心热起来,必须加大扶贫开发投入。

  一些地方扶贫投入不给力、工作靠边站的一个重要原因,恐怕还是领导干部的政绩观使然。贫困地区想发展、想尽快改变面貌的需求迫切,财力并不宽裕需要用的地方又多,减贫一时半会难以见效,扶贫工作在“议事日程”中难免要给更容易出政绩的工作让路。

  要让领导干部特别是贫困地区的领导干部在行动上也更加重视扶贫,调整政绩考核指挥棒至关重要。日前,中组部、扶贫办印发了《关于改进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工作的意见》。考核指挥棒的导向已经确定,下一步的关键,是要把文件精神落到实处,切实把减贫成效作为重要甚至主要考核指标,引导贫困地区领导干部加力扶贫。

  做到这点,有必要对贫困地区的领导干部建立约束机制,对任期内扶贫开发责任、目标、增加扶贫开发投入等事项,该承诺的承诺,该向社会公开的公开,并对完成情况进行相应的奖惩。这样一来,一些领导干部再口头上重视行动上忽视扶贫,风险恐怕有点大。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贫困老乡能否小康更是决定了全面小康的“含金量”。如今,距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剩下5年多的时间。时不我待,扶贫工作,再也不能靠边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