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脱贫方摘掉全域“贫困帽”

20.04.2016  10:00

 

2011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华蓥市把扶贫开发作为一项全局性工作来推进,全市农村贫困人口减少近2.6万人,减少到目前的12807人。

 

当下,华蓥市正围绕目标全力攻坚,按照“三年脱贫、两年巩固、一年致富”的思路,力争2016年全年贫困发生率降低到4%以下,实现8个贫困村、5428名贫困人口脱贫,在全省88个贫困县中率先“摘帽”;2017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全市25个贫困村“摘帽”,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20年,贫困户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贫困村实现“四有”,贫困户实现“三有”,让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找准定位精准发力

 

华蓥市按照“因村制宜、整体推进、因户施策、缺啥补啥”原则,发动责任帮扶部门和乡镇,紧扣基础、产业、新村、能力、生态等“十大扶贫攻坚行动”和村级道路畅通、饮水安全、危房改造、产业增收、技能培训等二十项重点工程,逐村编制帮扶规划,确保扶贫项目规划精准到点、帮扶责任精准到部门。发改、交通、水务、农业、卫计等行业帮扶部门逐村实地调研,分类编制行业帮扶总体规划及年度实施规划,实现全市25个贫困村行业规划与帮扶项目全覆盖。市政府编制完成《华蓥市2015—2017扶贫攻坚规划》,确保全面小康不让一人掉队。

 

该市坚持帮扶政策一个口子进出的原则,由市委副书记亲自挂帅,将全市医疗救助、教育资助、房屋改造、能力提升四大类八大项政策进行统一整合、统筹安排,实现贫困村贫困群众不愁吃、不愁穿目标和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义务教育全覆盖。

 

限期“摘帽”是硬指标,增强贫困群众自主“造血功能”,严防返贫、同步奔小康是更大担当。

 

脱贫路上,产业扶贫异军突起,一枝独秀。华蓥市依托迅猛发展的电子信息产业,动员电子企业把“分厂”办到残疾人家里去,每月安排人员送料下乡、收货上门。如今,电子企业的“分厂”遍布8个乡镇(街道)186户残疾家庭,为每户年创收8000—10000元。

 

立足市域农业实际,华蓥市引导贫困户与农业龙头企业、专合组织、种养大户合作联姻,走“企业+基地+专合社(种养大户)+贫困户”的产业化发展路子,有计划、分步骤地发展特色水果、肉牛、生态鸡、速生林竹等产业,有序推进电商平台、物流配送、旅游等配套设施建设,拓宽贫困农民增收渠道。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专合社与贫困村、贫困户利益链接,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30余笔50余万元,带动3000户贫困户实现增收;持续开展“感恩乡梓·回馈社会”扶贫活动,成功争取社会人士帮扶贫困农户1700户,筹集帮扶资金逾1000万元。

 

对于家庭失去主要劳动力、因重大疾病、无经济收入来源等原因而致贫的特殊贫困户,华蓥市采取“七大政策”兜底、特殊帮扶,解决他们吃饭、穿衣、住房、就医、子女上学等问题,保障特殊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对全市在住房、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存在特殊困难的贫困户进行专项帮扶。截至目前,该市共落实特殊困难户家庭病房160人,资助贫困学生1380余人,纳入危房改造的无(危)住房贫困户124户,政策兜底贫困户达4200余户7400余人。

 

决战决胜成效初显

 

2015年,华蓥市筹集到位资金1.64亿元,实施扶贫项目506个,新改扩建道路128.94公里、公路桥6座;新建集中供水站3座,安装自来水入户2105户6900人,整治维修山平塘64口,新改建机电提灌站3个;实施农田水利工程,完成沟渠整治、河堤护岸121.96公里。贫困村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有效改善;贫困户人均增收890元,5633人“摘帽”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2.35%,减贫率达40%。

 

2016年,华蓥市8个贫困村、5428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将在全省88个贫困县中率先“摘帽”。2017年,全市所有贫困村“摘帽”,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虽然贫困总量不大,但是贫困面广、程度深,扶贫成本高,全市79%的贫困人口生活在地质灾害区、采煤沉陷区、旱山区、渠江洪灾淹没区‘四大特殊贫困类区’,因病、因残致贫的贫困户占总数的67.2%,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欠账较多,要确保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聚全民之智,举全市之力,全域推进脱贫攻坚。”华蓥市委市政府对脱贫攻坚工作形势作出冷静分析。

 

重任在肩,时不我待,华蓥市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格局,再次吹响了脱贫攻坚的冲锋号,正向着“三年脱贫、两年巩固、一年致富”的目标,一路攻坚拔寨,高歌猛进。

 

只有工作落到实处,脱贫攻坚的成效才经得起检验。”基于此,该市层层明确责任狠抓工作落实。细分责任体系,在党政一把手“双组长”负责制基础之上,将市级领导(联镇帮扶牵头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乡镇(街道)、“第一书记”划分为三级责任序列,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形成“上下联动、横向联合、齐抓共管”的扶贫新局面;强化绩效管理,将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实绩考核、乡镇和部门工作考核、机关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科学设置考核指标,提高考核权重,完善考核奖惩措施,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监督职能,组建专项工作督查组,逐村逐户核查贫困对象基本情况,督促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创新评估机制,建立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机制,定期开展贫困对象扶贫满意测评,督促项目实施、政策落实。(广安日报雷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