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三个抓手”促防控力量“内涵式”增长

24.08.2015  13:44

  “同志您好,现已受理您的报警,由锦江分局指令人民东路派出所巡逻民警出警。请稍后与派出所联系,派出所值班电话为……”“同志您好,我是人民东路派出所巡逻民警,我们巡组正在前往您处,请在明显位置等候或与我们联系,巡组移动电话为……

  这两条短信是群众报警后和巡警出动后先后收到的,而短信的发送者则是四川省成都市公安局锦江分局开发的报警反馈系统——“警信速递”。

  据回访调查的情况反馈,收到短信的报警群众焦躁情绪瞬时得到缓解,大部分人选择了在原地等候,而非连续不断地拨打报警电话,使重复报警和投诉量大幅下降。通过减少警情、缓解处警力量相对不足,这只是锦江警方优化警务的思路之一。

  随着锦江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地治安管理形势日趋复杂。锦江警方在增人增编短期难以实现的情况下,树立向科学管理要警力、向科技应用要警力和专群结合、依靠人民的理念,采取灵活安排勤务模式,着力提升警务技术含量,大力走群众路线等一系列举措,探索出了一条通过提升警力内涵,盘活警务人力资源,最终有效改善社会治安管理的新路子。

                                 第一抓手:对症下药,因地制宜,灵活调整勤务模式

  锦江辖区既有春熙路盐市口等中央商务圈,又有以观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主题的“三圣花乡”,警情、社情、民情各不相同。面对具体的辖区情况和治安管理形势,各派出所立足辖区实际,以锦江分局微警务为抓手,主动谋划,积极作为,通过灵活合理安排日常勤务,达到治安防范管理提质增效的目的。

  牛市口派出所辖区地处成都市锦江区一、二环路之间,是一个集企业、学校、商贸、居民小区于一体的综合城市区域,在所有报警中街面警情约占全年警情总量的40%以上。按照“警力跟着警情走,措施针对特点设”的工作思路,牛市口派出所与街办城管执法队开展街面治安巡防联勤协作。在涉及环境卫生、求助问路、噪音扰民、饲养宠物等警情上,公安在城管队伍配合下处理起来更加高效。而在涉及整治占道经营、违章搭建、乱停乱放等问题时,城管在公安配合下能有效防止暴力冲突。同时,公安、城管联勤协作也能够及时回应社会面关于单独执法面临的权限不清、职责不明、越权管理的质疑。通过联勤,公安机关警力不足得到缓解,服务群众水平进一步提高,辖区治安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

  位于城郊接合部的三圣派出所,辖区除了有著名的花卉市场外,还有众多的农家乐、艺术馆,可谓商家众多,游人云集。对此,传统的警务室和巡逻处警模式在治安防控上明显力不从心。为了弥补警力不足,三圣派出所指导辖区商家成立一支由餐饮协会委员、农家乐老板、花卉种植户组成的治保巡逻队。这支队伍夜间巡逻,发挥“守夜人”的作用。同时,对于有限的警力精细配置,一方面通过“天网”监控进行“视频点名”(即在固定的时间节点,巡逻民警需赶往特定地点,由“天网”监控人员截图记录),督促巡逻力量增强机动性,提高群众见警率。另一方面,将所里的辅警队员全部下派至各警务室和巡逻点开展日常基础工作,从而避免社区民警因有其他工作导致警务室关门的情况,提高群众的安全感。

                               第二抓手:信息先导,提档升级,适时引入科技手段

  通过对警务工作的科学改造和技术升级,人力要素就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节省。锦江公安机关结合大数据时代特点,着力推进基础信息化建设,自主研发出“警信速递”出警信息反馈系统,目前已在全分局推广运行。该系统的基本原理是群众报警后,系统后台会将处警人员、车辆、大致达到时间自动回复给报警人,以平复其急迫心情,减轻焦躁情绪;同时方便报警群众与出警民警取得进一步联系,使民警更好了解警情,做好处警准备工作;最后,系统会自动收集群众对接处警人员的办事态度、办理效果和案件后续信息,使信息流通形成闭合循环模式。通过处警前告知报警人相关信息和处警后收集意见评价,可以最大限度减少重复报警和投诉,将相对有限的警力发挥出最大作用。

  春熙路商圈每日人流量在平时为8至9万人,而节假日则增加至30万人左右。为了保证该地段安全,锦江分局投入了大量的警力,平常每日警力保持在70人左右,双休日及节假期间则在此基础上增加分局机关及派出所警力达上百名。

  为了提高春熙路商圈等人员密集地段的治安防范和安全管理水平,更加有效地避免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锦江公安机关借鉴北京等地先进经验,决定在春熙路商圈等重点区域建立人流量监测系统,实现对人群的预测、预警分级管理。今年3月以来,分局协同国内多家技术公司,在春熙路西段进行了系统测试,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反复论证。据介绍,目前该项工程已推进到系统的光纤线路传输论证阶段。待相关配套技术环节完善后,分局将正式安装运行这套系统。

                             第三抓手:巧借民力,专群结合,增强治安防控实力

  春熙路派出所社区民警冉灵丹被辖区商家群众称为“灵丹妙药”,而这颗“灵丹妙药”的“药引子”正是他和商圈群众建立的“小冉警官微信群”。这一做法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打破了商家之间长期存在的“同地免进、面斥不雅”的隔阂,形成了齐心协力防盗防火的联动机制。

  2014年1月,冉灵丹调至春熙路片区担任社区民警。在工作中,他发现社区工作中最棘手的便是混迹于市区商场和写字楼内的违法犯罪嫌疑人,而小餐馆内的防火防盗更是不可忽视。如果仅靠挨家挨户搞宣传防范,工作量异常繁杂,警力捉襟见肘。经过思考,冉灵丹创建了“小冉警官微信群”,群内汇聚了辖区内所有写字楼、商场的安保部门负责人和治安积极分子。可是群内人员就位后发言交流却不多。为了带动这“沉默的大多数”,冉灵丹开始发布防火防盗防骗小常识。兴致盎然时,他还会编一些防盗口诀。在他的带动下,群里成员纷纷秀出各自的防盗“本领”,晒出了各自整理的嫌疑人视频截图和信息。通过这种防范信息瞬时传播和群成员实时监控的方式,“小冉警官微信群”开通7个月来,辖区内有20多个小偷被抓了现行。

  对于治安防范,繁华商圈有自己的“高科技”手段,老旧小区打的却是自己擅长的“人民战争”。锦江区东光街办沁园小区是个建造于上世纪90年代的老小区,长期无物管、无业委会,小区人防只有两名兼职门卫,围墙也缺少物防设备,可以说是“三无”院落。小区安防形同虚设,警情高发。为了改变小区治安状况,在分局巡警大队和东光派出所的支持下,小区11名退休妇女主动请缨组成“阳光婆婆”义务巡逻队。在民警的指导下,这支义务巡逻队身着带有“锦江区文明志愿者”标识的衣服,每天划分时段在小区坚持巡逻。此举一出,小区治安环境迅速得到改善,入室盗窃警情直线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