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33万群众告别“无电史” 依靠旅游助三万人脱贫
(记者凌晨)获得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通过“企业+资源”“股份+资产”“就业+保险”三个基本方式,引导农牧民群众参与旅游开发,探索出“资源变资产、牧区变景区、牧民变股民”的旅游脱贫模式。
甘孜州位于四川省西部,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专区级自治州,总面积15.3万平方公里,辖18个县,常住人口116万人,其中藏族占80.4%。2016年实现了280个村“摘帽”、8212户33985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1年的26.2%下降到13.7%。
今日上午,当地官员在青海省德令哈市举行的“第三届全国民族自治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验交流现场会”上介绍,该州通过连续实施三轮交通攻坚“大会战”,公路通车里程3.6万公里;全面完成新甘石、电力天路、川藏联网工程,33.4万群众告别“无电史”;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通信覆盖率从2011年的33.5%提升到2016年的97.1%。为全州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据介绍,甘孜州围绕藏羌彝文化、茶马古道生态文化、长征红色记忆、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等“四大布局”,确立春赏花、夏避暑、秋观叶、冬玩雪“四季主题”,推出中国“最美景观大道”自驾骑行游、“最美乡村古寨”休闲度假游、“最美雪山湖泊”观光避暑游、“最美乡村田园”农牧体验游“四大产品”,集中打造18个“魅力县城”、95个“风情小镇”、183个美丽村寨,拓展乡村摄影、徒步慢游等旅游新业态,引导扶持3000余户贫困群众发展旅游,户均增收上万元。例如,稻城县通过亚丁景区旅游开发,地方财政收入从2011年的2755万元提高到2016年的1.2亿元。
据介绍,甘孜州是国家香格里拉民族文化旅游区推进计划的核心区,是全国五大草原畜牧业基地之一,四川省最大的青稞生产基地、食用菌出口基地、特色农畜产品基地。该州依据生态优势布局乡镇主导产业,引导组建乡村旅游合作社、行业协会97个,打造了特色旅游乡镇26个、精品旅游村寨46个、乡村主题酒店152家。打造“十大特色”农牧产品,建设百公里绿色生态产业示范带3个、特色产业园3个,建成特色林果产业基地95万亩,研发旅游商品2000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