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特殊的“教师节礼物”:30万爱心款还白血病老师一个明天

11.09.2017  09:13

  生病前的王小平(中)和学生们在一起

  9月10日,第33个教师节,本应在这一天手捧着鲜花,和可爱的学生们在一起,但四川理工学院副教授王小平却只能躺在医院病床上,继续和白血病魔做抗争。

  对王小平来说,病魔的侵袭是不幸的,但来自全国各地、四面八方的爱心,却为他送上了一份此生收到的“最特殊的教师节礼物”——9月6日晩开始,通过四川理工学院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倡仪并捐款,仅三天时间便获得6056次帮助,最终募集善款300020元,弥补了王小平治病所需的治疗费缺口。

  王小平生病前工作照

   》》》最艰难的决定

   骨髓移植用100万换一个未来

  今年43岁的王小平,是四川理工学院副教授,1995年就读于自贡师专中文系。2005年毕业回母校四川理工学院工作至今,先后在中文系、人文学院、党委办公室和口述历史研究所从事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

  没想到,2016年底王小平患病,先后辗转自贡、成都、北京多家医院治疗无果。今年5月底,在华西医院确诊为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6月底,他又到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治疗,在该院进行骨髓移植术。

  “每天睁开眼,自己都不知道是否还有明天。”王小平说,患病期间他的内心一直在挣扎,“骨髓移植虽是目前治愈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的唯一方法,但潜在的风险和巨额的医疗费让我犹豫了好久。但在中医辅助、保守治疗和化疗等一系列治疗都不明显的情况下,身体越来越虚弱时,我接受了医生和亲朋的建议,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用100万换一个未来!”

  “这些费用怎么来实现呢?卖房子40万+医保50万+存款10万=100万。然而现实很残酷,由于房产新政和以异地就医政策限制,卖房和医保的钱治病时根本无法兑现。”王小平说,只有先借钱治病,再报销、售房、还钱。于是,四川理工学院借资30万,哥哥姐姐借资20万,以及四川理工学院工会全体会员、自贡师专中文系95级1班的大学同学、四川理工学院人文学院汉文06级的毕业生同学等三笔爱心捐赠20万,很快凑够了70万元。

  目前,王小平正在移植仓中封闭治疗,移植效果尚需9月中旬才能显现。9月6日,刚好是王小平进行骨髓移植后的第七天,“今天,可能是病魔有意给我放了一天假。”情况稍有好转的他,开始慢慢记录这大半年来的抗病心路历程。

  另外,面对着后续治疗,王小平的治疗费用告急,出现了50多万元的缺口。他决定在向公众讲述他的故事的同时,也艰难地决定向社会发起求助,募集30万元的治疗费用,“如果还有明天——苦难啊,你这生命的磨刀石,磨薄了生的厚度,也磨亮生的光亮……”

   》》》最迅速的爱心

   三天众筹成功获帮助6000多次

  于是,最近几天,关于“如果还有明天—川理工教师移植仓中紧急求助”的消息开始在朋友圈中广泛传播,也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9月6日晚,四川理工自贡校友会筹备组了解到王小平的故事后,立即行动起来,率先在自贡校友群中转发了王小平治病的筹款信息,并向理工校友总会汇报并发出爱心倡议,立刻得到广大校友积极响应。

  最终,通过不断扩散,短短三天时间,9月9日晚,该项目就获得社会各界6056次帮助、募集善款300020元。

  据了解,此次众筹捐款中,最多的捐款金额达8343元,最少的几元十元。有的捐赠者虽只捐赠了10元,但留言也是质朴感人,“因为我妈妈得了多发性骨髓瘤,也需要钱,我只能尽一点点小小的心意。”

  四川理工自贡校友会筹备组的参与者说,正是这些爱心接力,点燃了王小平老师生的希望,“在教师节之际,希望这份特殊的教师节礼物,帮助王老师战胜病魔、重返讲台、传道授业、回报爱心!”

  四川理工学院老师王益祝愿道:“希望王小平老师能过上一个愉快的教师节,以良好的心态去战胜困难,迎接美好的未来。”

  网友“东莱采菊”留言:“若父爱如山,母爱似水,师生情义则长存山水间。在众多友人、学子、爱心人士的援助下,老师定会早日康复!”

   》》》最温暖的陪伴

   爱妻同为学校老师撑起整个家庭

  王小平的妻子严涛,也是四川理工学院的一名教师。自从王小平生病以来,严涛就一直在医院、学校、家庭之间开始“三点一线”奔波,所有的劳累与辛苦她都选择一个人默默承受,“刚开始也是难以接受,但现在苦难都将过去,有这么多人的关心帮助,仍感觉世间温暖。”

  后来,由于家有未成年小孩读书,学校的课程不能耽搁,王小平的老母亲开始接替严涛到医院照顾他。

  虽然病魔给这一家人带来不少磨难,但丝毫没有影响严涛的教书任课。“严老师近来奔波,憔悴了不少,我们大家看着都很心疼。”张秀是理工学院的学生,在她看来,严涛上课从不带一点个人情绪,备课充分、上课认真。

  “之前,严老师创办了《川理工青年》,鼓励大家积极投稿,那时所有学生们的初稿,严老师都是改了又改,返回的文本全是不同颜色的标注,我们真的很佩服老师的耐心。”张秀说,“两位老师真是一对难得的教师夫妻,他们用行动阐释了爱的真谛。”

  王小平欲病魔做斗争

   》》》最乐观的态度

   坚强抗病魔承诺“人生下半场见”

  付勇(化名)是四川理工学院的学生,也是口述历史研究所的成员,“王老师在自贡住院期间,在病床上都还在关心口述历史的工作进程,为我们答惑,给我们指导,也忘不了问一问同学们毕业工作的问题。”付勇说,只是从来没听到过他对病痛的丝毫抱怨,他用行动给大家上了“坚强乐观”的人生一课。

  9月10日是教师节,翻看王小平发起的治病筹款的页面,无数校友、学生、家长、同事纷纷在平台上留言,祝福他早日康复,节日快乐。

  “1998年,当我在家乡惠觉中学初执教鞭时,没有想到讲台一站就是20年。如今,一声声老师,让我第一次感受到做教师的荣光。”面对这些祝福,王小平满是感慨。

  虽然饱受病痛折磨,但面对这么多人许他的“一定有明天”,王小平也始终乐观并充满信心,“谢谢你们!人生下半场见!这两天来,太多太多的爱意、牵挂、祝福、不舍和挽留,让我动容落泪;亲朋好友、同僚同窗、老师学生,以及许多素未谋面的朋友,为我慷慨解囊、奔走呼告甚至不顾斯文,平添我生的勇气和信心。 这世界,我来过;这世界,我不舍。”

  当然,除了感激还有更多感动,正值第33个教师节之际,王小平在病床上致谢帮助他的每一位爱心人士:“许多的名字,恕我不能在此一一提及,但,您得知道,她们已成我生命中,默认竖立的丰碑!感谢生命中的你们!”

  封面新闻记者 邓丹 实习生 张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