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源:“绿色生态+模式”全力助推脱贫攻坚

07.09.2018  15:33

 

万源市森林覆盖率达63.7%,自然生态良好,绿色发展资源丰富,潜在优势突出。近年来,万源市全面遵循“两山”理论,在助推经济增长的同时,注重可持续发展,明确提出“脱贫攻坚、绿色崛起”的总体思路,将绿色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通过合理开发利用优势资源,引导群众做强做大做好绿色产业,着力实现稳定脱贫、持续发展。

大力发展“绿色生态+旅游业”

积极融入达州市北部核心旅游区综合开发,推动万源旅游由观光型向复合型、小旅游向大产业、过境地向目的地三个转变,规模发展生态康养产业。一是打造精品景区。构建八台山-龙潭河、花萼山-鱼泉山、黑宝山-烟霞山、万源红军公园四大旅游精品景区。制定出台《旅游产业三年攻坚方案》,大力开展生态康养旅游招商、旅游基础设施改善、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旅游景区品牌创建、旅游人力资源开发、强化旅游市场营销“六大行动”,成功创建八台山、红军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龙潭河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景区的大力发展,助推群众深入景区就业,催生了农特产品市场以及农家乐的兴盛,辐射带动八台、旧院、石塘、花萼、曾家、赵塘等乡镇贫困群众增收致富。二是发展乡村旅游。拟定《万源市乡村旅游总体规划》,抓好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乡村民宿达标户等创建工作,积极开展星级农家乐、星级乡村酒店、乡村旅游特色业态精品养生山庄和农家乐园评选活动,以“合作社+村集体+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实现乡村旅游规模发展,统一优化服务,增强市场营销能力,规范市场秩序。目前,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特色农家乐4家,乡村旅游示范乡镇7个,乡村旅游示范村7个,星级农家乐/乡村酒店23个。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脱贫致富。三是拓展旅游市场。开通万源旅游微信公众号、微博、网站、万源旅游天猫旗舰店和淘宝店。积极参加四川省乡村文化旅游节,举办“康养巴山、休闲万源”为主题的中国大巴山山地休闲旅游节,开展“八台山杯”山歌大赛、“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红色文化展演,以及大巴山山地休闲旅游节民俗文化展演等,加大宣传力度,拓展旅游市场。

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种养业”

深入挖掘“富硒、生态、有机”优势资源,不断壮大富硒茶、蜂桶药蜜、萼贝等特色生态种养业,带动贫困群众持续增收。一是规模发展特色种养业。培育壮大旧院黑鸡、富硒茶、蜂桶蜂蜜等区域主导优势产业,在达陕高速公路沿线新发展茶叶产业示范带,以旧院片区为中心发展旧院黑鸡500万只,建立500亩珍珠花菜育苗基地和4100亩中草药栽植基地,启动蜂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项目,发展蜂桶中蜂3万群,在中高山乡镇发展中药材3万亩。二是建成农产品溯源体系。通过政府申报注册品牌、成立协会管理品牌、注册集团公司运营品牌、对接电商平台宣传品牌等方式,逐步提高农特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对旧院黑鸡、富硒茶、蜂蜜、猕猴桃、青脆李等农特产品的生产企业和专合组织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实现农特产品源头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培育“真硒万源”区域公共品牌1个,完成溯源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企业8家。三是积极致力科技攻关。选育扩繁茶树新品种“巴山早”“巴山春露”等茗茶新品种,建立无性扩繁基地和种植基地。实施“蜂桶中蜂人工育王与换王技术研究与应用”和“万源富硒砖茶开发”等 科研项目,申报通过“夏秋茶原料高效利用及新产品开发”项目为省级科技成果,申报通过“蜂桶蜂蜜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研究与应用”和“巴山乌米籽1号核桃优良品种选育”项目为达州市级科技成果。积极与重庆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华大学、省中药材研究院、省食品发酵研究所等20余校所合作,合作开发“巴山雀舌”、“无公害富硒稻”等新品种。

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工业”

以发展生态工业为主线、转型升级为载体、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富硒食品、道地中药材加工产业。一是建立工业园区。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建立万源市工业园,并构建秦巴低碳产业、中国富硒食品(药品)工业、青花工业等产业区。二是实施精深加工。围绕“生态、富硒、有机”品牌,大力发展红茶、巴山雀舌、马铃薯、核桃、珍珠花菜等富硒农产品加工业。充分发挥羊、禽类资源丰富的优势,着力突出旧院黑鸡、板角山羊等资源的精深加工,新建蜀雅年产1500吨清洁化优质富硒红茶等6个茶叶精加工厂,建立九硒农牧饲料加工厂、花萼印象珍珠花菜加工和珍珠花油生产线,“珍珠花菜香辣酱”产品获得1100万欧元订单,建设南虹商贸富硒特色农产品标准化加工车间3600平方米,保鲜储藏库3000立方米。三是开展污染防治。加强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华新水泥(万源)有限公司2500t/d新型干法水泥脱销工程投入运行,建成日处理规模250吨的生活垃圾生产线1条,有效解决生活垃圾处置问题,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