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源干部“四民日记”:实地走访 帮扶不再给钱了事
(魏莉 蒲正兵)乡村卫生院看病难、村道公路宽度不够、农贸市场垃圾管理不规范等等问题记录在了四川万源市党员干部的日记中。春节前后,该市1.02万名党员干部认真撰写“四民”日记,记录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破解问题的办法并付诸行动。
据万源市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介绍,“四民”日记是对“四民”活动开展的总结和思考,春节期间,该市深入开展知民情、集民意、化民怨、顺民心的“四民”活动,通过实地走访,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听取民生诉求,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走访结束,全市党员干部以日记、周记形式,记录群众意见建议,记述自身感悟体会。
记者从万源市数十册“日记”中获悉,此次“四民”活动摒弃了以往“红包式”的帮扶形式,把听取民意、化解民怨、办理实事作为活动的主要任务,该市司法、教育、卫生等部门在活动中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300余件。
“我走访的是一位在外地矿山务工的农民,我注意到他右手手指残疾,询问得知属于因工致伤,老板推说没签订合同,对他不闻不问。我赶紧为他普法,向他释明没有合同,依然可以维权,并告知他如何维权。”万源市法院干部牟必春在“四民”日记中如是写道。
“家居高山的群众,不仅缺乏下山的勇气,也缺乏下山的经济来源,一辈子以田地为依靠的他们,下山后又有什么经济收入呢?”万源市民政局干部谭碧容在日记中感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才能真正走近群众心里;针对群众家庭实际,才能真正帮助他们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万源市许多党员干部在“日记”中写道,此次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对群众的了解,为下一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打下了坚实基础。该市发改局干部魏斌在“日记”中说:“以前许多被帮扶家庭是‘以贫为荣’,每次有人到来,问到的基本是‘这次给我带来了多少钱?’但眼前这位农村妇女朴实、善良、坚强,面对疾病缠身的丈夫,她始终不离不弃,任劳任怨。一边照顾孩子,一边打工干活,还在政府和亲戚的帮助下盖起了新房。当问及有什么困难时,她却一再摇头,我们一行3人在敬佩之余,决定实行定期回访,帮助她了解大病医疗报销相关政策,拓宽致富门路,尽快摆脱当前困境。”
据了解,万源市将乡镇及部门的《“四民”日记》分门别类,汇编成92册,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76条,其中:关于“四风”方面33条、贯彻落实八项规定方面26条、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方面27条。该市将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9条意见建议吸收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和方案中,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指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