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 万源对症施治 解决扶贫攻坚“新六难”

15.05.2015  10:41

日前,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范锐平同志来万源调研,先后深入铁矿乡泥溪沟村、沙滩镇鸳鸯池村和太平镇牛卯坪村、石岗中心校,并与群众亲切交谈,了解群众产生生活状况。在听取万源市委书记王成军等人的汇报后,他肯定了“一路二水三产业”是符合万源实际的,但同时也指出了万源目前面临的“新六难”现状,即:行路难、安全饮水难、重建新居难、就业创业难、均衡教育难以及因病因灾农民脱贫难。解决“新六难”成了万源市扶贫攻坚的当务之急,一场以提高精准度为核心的扶贫攻坚战已然打响。

   心底有数——正视贫困现状

  脱贫不脱贫,关键看农民。

  对地处大巴山深处的革命老区万源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无疑在农村。总人口60万,2014年底,农村贫困人口高达8.1万;371个行政村,贫困村高达170个。贫困人口多、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 因自然灾害、疾病等多种原因致贫、返贫现象突出,扶贫任务重、压力大,是不得不面对的特殊市情。不得不承认,万源想要快速脱贫和四川省同步实现小康,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治病寻因 对症下药” ,只有找准了“病根”和“症结”所在,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扶,扶贫攻坚才能取得更明显的效果。

   望闻问切——找出贫困根源

  “造成农民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透过表象,最根本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自然环境的约束,二是人的素质的约束”。王成军指出,“出门就见山、地无三尺平”,特殊的地理条件,让万源农民在居住环境和生活习惯上受到了很大限制;山高、坡陡,耕地少,又严重地影响了他们在产业上的发展,高投入、低产出是造成贫困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经济条件差,往往又导致许多家庭不注重教育投入,人受教育水平低,导致人的思想观念以及文化习惯带来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偏低。

  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必须以解决贫困地区约束条件为前提,如果不解决这两个制约因素,不仅我们这代人跟发达地区有差异,我们下一代人,甚至再下一代人都会有差异。

   凝心聚力——拿准扶贫对策

  找出了造成贫困的根源,就要求我们在扶贫攻坚时,要坚持“以人为本”,要把“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作为扶贫攻坚的根本目的。努力做好“精准识别贫困人口,解决好谁是扶贫对象的问题”、“精准识别贫困环境,解决好人往哪里去的问题”、“精准确定脱贫路径,解决钱往哪里来的问题”、“精准实施扶贫项目,解决帮扶从哪里入手的问题”。

  为此,万源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担当,多次召开会议,群策群力,实现了“定点扶贫、精准扶贫、点对点扶贫”。

  坚持“扶贫先扶人、扶人先扶智”,认真了解其家庭结构和文化程度,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在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上实现新突破,努力提高就业人口接受职业教育和技能教育的比例。坚持着眼长远,精准区分“保障性脱贫户”和“发展性脱贫户”,把家庭作为扶贫单位,做到扶贫策略“一户一策”,激发家庭脱贫意愿,稳步提高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回乡就业创业的比例。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要考虑环境的宜居性和发展的可能性,鼓励打破行政区域界限,跨区域迁移,做好新居建设规划,不能“划村为牢”。坚持“科学统筹”、注重政策扶贫与社会扶贫相结合,大规模引进社会资本进入贫困地区,充分发挥“富带穷、能带弱”作用。坚持政策引导、依靠市场机制,用好各项扶贫政策,强化项目管理,推动扶贫项目建设,大力实施通乡、通村道路建设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好“行路难”“安全饮水难”。在保障贫困人口过好当前的前提下,支持创业和产业发展,充分发挥万源林地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种养殖业、观光农业、生态旅游业,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和“合作组织+农户”的经营模式,让脱贫具有产业支撑,让贫困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与此同时,从124个市级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出来的170名干部职工组成工作组,将对170个重点贫困村进行为期两年的驻村帮扶,变“漫灌”为“滴灌”,这是万源市精准扶贫、解决“新六难”的又一重大举措。

  截至目前,危旧房棚户区改造建设竣工1363套,基本建成398套,4545套已进入主体施工阶段,受益群众达2.2万余人;全市建成通乡、通村公路1114.8公里,通村通畅率达79.78%;建成村级卫生室371个,配备乡村医生1047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6%,新农合参保率达99.2%,解决11.2万人的“就医难”问题;建成新农村综合体7个,新村聚居点105个,3万群众住进了新村新居;在“百村千窖万户”活动中,万源市共建成微水池、窖542口,总容积16540.82立方米,解决了边远吊脚户10000余人的饮水难问题。

  现在,在万源扶贫攻坚、解决“新六难”已不再是孤军奋战。“市级统筹、乡镇主体、部门帮扶、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正开启脱贫“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