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因“环评”被罚10万 拒不履行遭法院强制执行
中新网嘉兴2月28日电(记者 赵小燕 通讯员 海薇)八层楼的新建生产厂房,高高耸立的白色槽罐,空无一人的公司,门上贴着两张海宁市行政机关罚没款缴款通知书……这是记者在浙江海宁欧特森精密切割有限公司目睹的现状。
去年,海宁这家企业存在“批建不一逾期不补办手续”的情况,被海宁市环保局行政处罚,然而该公司却没有在规定期限内缴纳罚款。无奈之下,环保局向海宁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009年,这家公司有一个“年新增精密切割非标准零件盒精密钣金加工8000万元及氧气、氩气、二氧化碳、氮气、混合气体等气体冲装25万瓶技改项目”。该项目经环保局审批同意,根据环评批准他们主要设备槽罐建设规模为:30立方3只、280立方2只。
2012年7月,执法人员在对项目建设进行跟踪检查时发现,该公司已经完成4只250立方的槽罐的吊装作业(管道尚未链接),另有5只槽罐的地面浇筑作业已完成,建设情况已超过环保审批要求,针对这样的情况,海宁市环保局责令他们停止建设,限期补办手续。
2013年6月份,环保局再次对该公司进行现场检查,发现他们一直没有按照改正通知书的要求补办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手续。一个月后,再次现场检查,发现又新增建设1只20立方气体储罐。
环保局政策法规科的负责人表示,他们在去年的9月份对该公司作出了10万元的行政处罚,但是时间过去半年时间,该公司一直没有缴纳罚款,“该公司存在批建不一现象,我们要求他们必须按照环评要求建设,现在只能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月27日上午,海宁法院执行局的执行人员和环保局的工作人员对该公司再次进行实地查看,除了空荡荡的厂房,找不到公司的工作人员。记者从执行人员处了解到,此前他们曾尝试多种方式联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但是一直联系不到,“我们现在只能对设备进行查封,并且继续寻找被执行人的法定代表人,如果他们继续不履行义务,就只能按照相应价值拍卖公司已被查封的设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