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阳区万寿村集体经济“4+”模式 释放改革红利

06.02.2018  18:01

 

2016年,恩阳区观音井镇万寿村率先在全区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探索建立“一清两固三制四流程”股改工作机制。该村创新实施的农村集体经济改革“4+”模式,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为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资产经营+集体经济”模式

充分盘活村集体资产,抓好资产经营,将闲置资产、未利用资源直接租赁或对外承包,壮大集体经济收入。当地龙头企业、专合社等独立盘活运营集体闲置资产,发包堰塘13口、水库一座,出租旧村部房屋、会议室等闲置办公用房,村集体获取租金收益2.1万元。

二、“股份合作+集体经济”模式

引进三棵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出资124万元,村集体出资100万元,共同组建万寿村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吸纳农户442户1623人(其中贫困户56户222人)入社。合作社实行“按股分红、二次分利”模式,公司和村集体分别将各自所占股份的20%和30%作为帮扶资金分配给贫困户,预计贫困户年人均收益300元,一般农户年人均收益48元。2017年,万寿村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实现收入19.8万元,盈利3.9万元,村集体经济实现股权收益1.7万元。

三、“资产收益+集体经济”模式

该村整合财政资金143.4万元,万寿养殖专业合作社出资686.6万元,实行“三股一保底”的股权量化机制,共量化股份8160股,其中万寿养殖专业合作社占6726股,村集体占1434股。当财政资金年化收益率低于银行一年同期贷款利率时,按银行一年同期贷款基准利率4.75%核算保底分红。

四、“创办实体+集体经济”模式

2017年,万寿村被纳入全省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该村利用试点资金100万元,整合其它资金近170万元,创办经营实体,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回购农村闲置房屋一座,打造成休闲农家乐,由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自行经营或对外公开租赁经营,预计年保底收益可达10万元。

截至2017年底,该村80户303人实现脱贫,村集体经济收入4.9万元,人均达30.4元。

达州大竹探索扶贫新模式 贫困户股东:分红了!
  王晓林 陈俊秋 本报记者 徐莉莎   “广播电视台
大竹探索扶贫新模式 各位贫困户股东:分红了!
  □王晓林陈俊秋本报记者徐莉莎   “分扶贫与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