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州:6万名党员亮身份服务群众
□记者 周前进
“我们这里距离县城100多公里,道路不好,还要多处转车。以前我到县城去报农村医疗保险,来去车费160元,加上吃住,一次就要花400多元,现在好了,乡干部主动帮我们办理,相当于节约了400多元。”11月29日,说起最近发生的一些新鲜事,阿坝州若尔盖县降扎乡木岔村牧民更基很欣喜。
阿坝州地域辽阔,不少县人口只有五六万,面积有1万多平方公里,一个千把人的乡都有1000多平方公里,道路又不好,群众办事很不方便,特别是一到放牧季节,表现尤为明显。针对这一现实,今年以来,阿坝州开展以阵地飘旗、党员亮身份等为主要内容的“藏羌城乡党旗红”党建提升工程,建立完善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机制。
阿坝州委常委、组织部长杨程富说,阿坝州3820个基层党组织全部在活动阵地插上党旗,并组建药山、远牧点临时党支部121个,6万名党员统一佩戴党徽亮出身份,1万多户农牧民党员在家门口张挂“党员示范户”等门牌,并全面推行干部去向公示制,将干部去向、联系电话写在单位门口和办公地点显眼处,让群众只要看见党旗党徽,就能找到组织、党员办事。全州还组建了党员服务队、突击队6600余支,主动提供服务。
今年11月12日,一批来自成都的旅游爱好者在红原县色地乡境内遭遇暴风雪,方圆数公里内不见人烟,同行5人缺衣少粮又迷了路,情况十分危急。当他们艰难翻越两道山梁后,看见远处有一面红色的旗帜飘扬,感觉有人,走近看到帐篷大声呼救后,几个人赶过来将他们迎进帐篷内取暖、吃饭。原来这是色地乡的一个远牧点,4名党员在这里组建了一个临时党支部,负责放牧点的纠纷调解、群众帮困等服务。
为让干部主动联系服务群众,阿坝州还建立干部包片、包村、包户制度,41名厅级干部联系41个村,493名县级干部联系493个村,134个州级部门联系134个村,1698个县级部门联系1348个村,全州2万多名机关干部结对帮扶2万余户农牧民。同时还出台规定,要求各级干部到联系村、联系户开展工作不能少于一定天数,建立考勤考核倒查制度,促进干部下访寻问题。在此基础上还针对农村群众居住分散、离中心城镇较远,推行上门服务制度,由驻村干部定期入户收集群众需要办理事项,集中到乡或县办理,消除服务盲点。
截至目前,阿坝州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已累计服务群众20多万人次,一大批群众生产生活难题得到解决。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强化了群众对党组织的认同感,1-11月,该州3806名群众主动递交入党申请书,发展党员1874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