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业厅出台精准脱贫四大行动方案 173万农业产业脱贫老乡迎来大利好

24.10.2016  17:15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李淼)记者10月23日从四川省农业厅获悉,该厅日前印发项目资金整合、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培育新型农民等4个助推精准脱贫行动方案。这是9月27日四川全省产业扶贫现场推进会后该厅推出的第一批农业扶贫举措。

  整合财政涉农资金 五六十项变两类,贫困县今后“打酱油钱可买醋

  《项目资金整合助推精准脱贫行动方案》在四大行动方案中改革力度最大。

  方案明确,今年,四川省农业厅将在叙永等70个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2017年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将整合包括各级财政安排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资金,重点用于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和培训、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农业品牌、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农业农村改革等方面。

  根据方案,四川省农业厅今年投向贫困县农业产业发展类资金将达到或超过资金总量的50%。2017年起,该厅省级财政预算专项项目从粮食生产能力提升、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农业公共安全保障等“五大工程”整合为现代农业发展工程和农业公共安全与生态资源保护利用工程,确保每年投向贫困县农业产业发展类资金原则上达50%以上。同时,对纳入统筹整合使用范围的财政涉农资金项目审批权限完全下放到贫困县,实行目标、任务、资金、权责“四到县”。

  四川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厅省级财政专项最多时曾达五六十项,2014年底仍有16项,今后在省级就整合为两大类下放,贫困县今后“打酱油的钱也可买醋”,将最大程度地赋予其资金使用自主权,以便集中力量优先解决贫困村、贫困户的突出问题。

  注入更强科技支撑 跨区域建农技专家服务团,农技员评职称要看帮得好不好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助推精准脱贫行动方案》主要聚焦进一步统筹整合全省农业科技力量、完善工作机制、改进服务方式,以切实有力助推精准脱贫。

  根据方案,到2020年,力争在有扶贫任务的160个县(市、区)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300个以上;培养农业科技示范户3万户以上,达到11501个贫困村每村有科技示范户2-3户;结合贫困村产业发展,加快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推广,全省贫困地区每年推广农业主导品种50个以上,示范主推技术30项以上;培训基层农技人员10万人次。

  四川为每个贫困村派驻1名农技员,制作联系卡,确保贫困户户户都有;川农大、四川省农科院、四川省草科院分别对口甘孜、凉山、阿坝,为每个重点贫困县建立1-2个科技示范基地;跨区域组建农技专家服务团巡回指导服务,按产业或区域分成服务小分队,每年进村入户不少于12次;大规模培训农民互联网、手机应用等技能;推行农技人员职称评定、聘用、管理与技术帮扶实效挂钩,将科技支撑产业扶贫作为科技人员年终绩效量化考核目标,将扶贫工作绩效与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绩效工资分配挂钩,按规定提高科技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

  培育壮大产业“领头羊” 推动支农项目资金投向合作社,优先折股量化给贫困户

  《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推精准脱贫行动方案》明确,到2019年,160个县(市、区)新发展农民合作社1.4万个,新培育家庭农场8000家;力争每个摘帽贫困村至少有1个农业企业或农民合作社引领带动、培育2个以上家庭农场或种养大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领带动贫困户面达到80%以上。

  四川将引导新型职业农民、农村经纪人、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农民工、退役军人、科研院校、基层农技人员以及贫困村集体经济组织等领(创)办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引导贫困户特别是无力耕种的贫困户有序流转土地经营权,鼓励和支持工商资本到贫困地区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

  方案还明确,推动财政支农项目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农民合作社,并将形成的资产转交农民合作社持有和管护。除落实到贫困户的资金可作为该户入社的出资外,其余项目资金形成的资产,可优先划定一定比例折股量化到贫困户,再按照入社成员人数(包括贫困户)平均折股量化到成员;农民合作社年终盈余按成员所持股份分配,以增加贫困户财产性收入。支持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的省级财政项目资金,安排给贫困地区的不低于扶持资金总额的60%。

  农村脱贫能人大培训 年培训1万新型农民,对173万产业脱贫人口全覆盖

  《培育新型农民助推精准脱贫行动方案》提出,2016-2020年,四川每年培训新型农民1万人,力争每村1人示范,在贫困户中累计培训新型农民5万人;对驻村农技人员和贫困村两委会负责人全覆盖培训;同时,用5年时间对依靠农业产业发展脱贫的173.7万贫困人口实现全覆盖培训。

  四川将把符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条件的贫困户优先纳入培训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产业扶贫技术培训。今后5年,四川每年还将针对有摘帽、脱贫任务的市州和县市区,集中利用秋冬时间开展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培训。

  四川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把驻村农技人员培养成开展农业产业扶贫技术培训重要师资力量,为贫困村、贫困户提供“菜单式”培训,切实解决“需要的技术得不到,得到的技术不需要”问题,为贫困村培养一支永不走的贫困村的集组织管理、政策宣传、技术指导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扶贫专业队伍。

  附:2016年财政涉农资金整合使用试点县名单

  叙永县、古蔺县、平武县、北川县、广元市昭化区、旺苍县、广元市朝天区、剑阁县、青川县、苍溪县、沐川县、马边县、南充市嘉陵区、阆中市、南部县、仪陇县、蓬安县、屏山县、广安市广安区、广安市前锋区、华蓥市、万源市、宣汉县、巴中市巴州区、巴中市恩阳区、南江县、通江县、平昌县、汶川县、理县、茂县、松潘县、九寨沟县、金川县、小金县、黑水县、马尔康市、壤塘县、阿坝县、若尔盖县、红原县、康定市、泸定县、丹巴县、九龙县、雅江县、道孚县、炉霍县、甘孜县、新龙县、德格县、白玉县、石渠县、色达县、理塘县、巴塘县、乡城县、稻城县、得荣县、木里县、盐源县、普格县、布拖县、金阳县、昭觉县、喜德县、越西县、甘洛县、美姑县、雷波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