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俱乐部”增速第一,为何是这个“网红城市”

13.02.2023  16:26
▲2月4日,市民和游客在湖南非遗元宵喜乐会现场参加猜灯谜活动。图/新华社

  近日,各地纷纷公布2022年经济数据。经济增速方面,京沪等城市因疫情等因素影响略显逊色,表现突出的是居于“万亿俱乐部”梯队腰部的一些城市。

  2022年,长沙、福州、西安、武汉增速均在4%以上。其中,长沙增速达4.5%,成为“万亿俱乐部”增速第一城。

  长沙是怎么做到的?

  长沙外贸成绩单格外亮眼

  2022年,同样是GDP增速超过4%的万亿城市,长沙、福州、西安、武汉的具体表现各不相同。

  福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社消总额增长4.0%,外贸增长10.2%,各项数据在“万亿俱乐部”中均排进前列。

  相比之下,西安略显“偏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5%,社消总额增长-5.2%,外贸增长0.8%,但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9%,在“万亿俱乐部”中高居榜首。

  武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8%,社消总额增长2.1%,外贸增长5.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0%。值得一提的是,武汉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迅速,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55.7%,比上年提高19.0个百分点。

  2022年,长沙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966.11亿元,同比增长4.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1%,社消总额增长2.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3%,外贸增长21.1%。

  福州稳扎稳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去年几乎没有发生大的疫情,本地千亿级产业链受疫情和国内外形势影响较小。西安和武汉的经济增长,明显是受益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快。

  相比之下,在长沙的年度经济“成绩单”中,外贸格外亮眼。2022年,长沙全市进出口总额为3315.56亿元,比上年增长21.1%。其中,出口额为2462.88亿元,增长27.3%;进口额为852.68亿元,增长6.2%。

  2022年,长沙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1287.9亿元,增长41.8%;对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其他成员国进出口1167.8亿元,增长27.9%;对非洲进出口244.7亿元,增长72.3%。

  尽管地处内陆,但依靠陆、水、空立体交通体系,长沙正在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加速走向世界,并实现高质量发展。

  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提起长沙,人们很容易想到“网红城市”,长沙夜经济也已成为全国闻名的消费名片。实际上,长沙还拥有坚实的工业和制造业基础。

  2021年初,长沙发布《长沙市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产业发展要由链式向集群式推进,重点打造“1+2+N”产业集群体系。

  其后发布的《长沙市“十四五”先进制造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与《关于加快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的实施意见》对此进行了诠释:重点打造1个工程机械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创建先进储能材料、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等2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培育先进计算、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设备、智能网联汽车、功率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显示功能器件、智能终端、人工智能、节能环保及新能源装备、现代种业、新型合金等N个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2022全球工程机械50强峰会上,大会组委会发布了“2022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有12家中国制造商上榜,其中五家来自长沙,分别为三一重工、中联重科、铁建重工、山河智能以及新上榜的星邦智能。

  例如,三一集团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三一集团创下历史同期最佳海外经营业绩,旗下三一重工国际销售收入258.8亿元,同比大增43.7%;其中,三一重工欧洲区域前三季度实现销售收入75.17亿元,同比增长26.5%,在英国、意大利等国的三一挖掘机销售收入增长超60%,是三一重工发展形势最好的区域之一。

  作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长沙积极布局新兴产业,抢抓未来产业发展先机。以先进储能材料产业为例,目前,长沙全市共有链上企业超百家,其中规上企业78家,并形成了从上游前驱体、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到电芯及PACK到废旧电池回收的闭环产业链条。2022年,长沙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链规模突破1000亿元,成为长沙第6个制造业千亿级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汽车产业也是长沙七大千亿产业之一,已形成集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等为一体的产业体系。近年来,湖南把汽车产业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点来抓,出台多项扶持政策,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链条、深挖产业潜力、提升创新能力。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势头也体现在经济数据上——2022年,长沙汽车制造工业增加值高达54.6%。

▲1月17日,列车停靠在长沙西动车运用所检查库。智能数字化“列车4S店”迎首个春运“大考”。图/新华社

  持续拓展“朋友圈”与“生意圈

  作为国家航空航天工业较早布局的重点省份,湖南大力发展航空航天业,已形成了从整机制造、动力系统、关键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到航空综合服务保障多环节的产业链体系。其中,以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为核心的航天产业集群,以株洲航空产业园为核心的中小航空发动机产业集群,都拥有一批竞争力强的市场主体,且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2018年9月,首架C919大型客机起落架在长沙交付,标志着国产C919飞机起落架的装配试验生产线在长沙顺利打通,代表着长沙具备了起落架装配、试验、检验和交付能力。

  目前,长沙市航空航天相关企事业单位已由2018年的70家增加至377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0家,培育了航空工业起落架、航天环宇、湘计海盾、景嘉微、博云新材等一批重点企业。

  2021年,长沙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长沙市促进大飞机产业发展若干政策(试行)》,从10个方面支持长沙大飞机产业发展。其中提出,自2022年起,将列支8000万元新设立长沙市大飞机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航空新材料、机载系统、飞机起降系统、航电系统、机电系统、先进基础工艺、维修检测、产品配套、产业技术攻关等相关领域的发展。

  2022年1月1日,《长沙市促进大飞机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正式施行,提出到2024年,长沙大飞机产业规模倍增,产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部分核心关键技术在全国大飞机产业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力争大飞机产业规模倍增突破 500亿元,带动聚集航空上下游企业200家,引进航空领域规模以上企业达20家,打造5个航空关键零部件和材料品牌,培育3家服务及运营单位。

  日前,长沙市贯彻落实强省会战略领导小组印发《长沙市加快打造“三个高地”深入实施强省会战略2023年重点任务清单》,明确提出,今年长沙将围绕提升全球影响力、全国竞争力、区域引领力、全省辐射力,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长沙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自实施“强省会”战略以来,长沙市不断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持续拓展“朋友圈”与“生意圈”,并因此成为“万亿俱乐部”中的一匹“黑马”。

  对于其他一些地区来说,长沙市的成功经验不失为一种启示——新动能、新产业的培育绝非朝夕之功,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加快培育现代产业体系,才能掌握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

   

责任编辑:薄晓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