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载西南科大人】冯琴:红医精神贯终生

22.09.2022  07:50

编者按:七十年峥嵘岁月,积淀精彩弦歌;七十年波澜壮阔,抒写锦绣华章。建校肇始,一代又一代西南科大人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在艰苦环境中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淬炼铸就了“艰苦奋斗,拼搏创新”精神,造就了今天办学层次完善、社会声誉良好、办学特色突出的西南科大。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精神的动力是永恒的。本栏目发布《龙山薪火》丛书教师篇中部分德业双馨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展现他们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教书育人的的精神追求和情怀,盼薪火相传。


1974年任四川建材学院主管医师,校医院副院长,享受副厅级待遇。1926年生,河北省大名县白水村人。1943年5 月入伍,跟随冀鲁豫第五分区游击队参加抗日活动,1946年 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他曾任冀鲁豫五分区卫生员、五机动医院护士班班长、步兵十二团军医、甲等护理员职务。

1926年,国家动荡,时局不定,战火纷飞,冯在河北省大名县白水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出生,这也就注定了冯琴年少时期的颠沛流离。1933年,河北等地遭遇蝗灾,粮食大面积减产,七岁的冯琴刚上了几天学便被迫回家,饥荒和战乱占满了冯琴的童年。1940 年,河北局势变动,为求生计,冯琴跟随家人一起辗转于河北、山东等地。一路的奔波与见闻,让年幼的冯琴开始思考如何活下去、如何让身边的人活下去。一路上看到多方势力的争夺,渐渐地冯琴开始有了自己对当时环境和革命形势的看法。

1943年5月,冯琴一家逃至河北东明县获寨村,恰逢当地游击队招队员。游击队与以往军队完全不同的作风和慷慨激昂的抗战演说,让十七岁的冯琴动了从军的念头。在冯琴的苦苦请求之下,父母才答应让他加入游击队。冯琴回忆说:“那时全家五口人,父母亲、我,还有弟弟、妹妹,有五张嘴要吃饭,没土地、无房屋,全都指望着父亲卖豆腐谋生,食难果腹、衣难抵寒,时常还要去街口要饭。那时候霍寨村的百姓都人心惶惶,担心哪天会变成亡国奴。”就这样,冯琴怀着一颗炽热的心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队伍,成为抗日武装的一分子,将保家卫国列入自己的奋斗事业中。

少年怀抱终身憾     矢志不移救伤残

随着游击队的整改收编,冯琴成为冀鲁豫第五区的一名战士。战争的爆发,使得战地救护人员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2个月后,他被游击队队长推荐送至冀鲁豫五分区医疗学校学习卫生员基础知识。年少时知识的缺失,医疗学校又只能进行简单的授课,使得冯琴在学校的学习格外难。当时的授课采用简洁、灵活、直观的方式,大量运用演示和动手操作,甚至团队演示的方法,大大增加了内容的可接受度。很多授课老师都是刚刚从战场一线下来的伤残医生,通过他们的真实经历来向学生授课。短暂的培训期结束后,他被分配至原部队做卫生员,从此走上了从医之路。

真实的战场远比医疗学校苦得多。作战环境极其艰苦、情况极其复杂、物资供应极其困难。作为医护人员,冯琴见证了太多的生与死,但有一件事,在这位九十多岁老人心中却成了永远解不开的沉重枷锁:1944年,刚回到队伍做卫生员的他,立即投入战斗,随所在游击队在山东地区执行对抗日军的任务。双方炮火非常激烈,伤亡都很惨重,一位还来不及撤退的孕妇,不幸被飞来的炮弹碎片划开了肚子,因为伤势严重无法救治,他和在场的战士们,只好眼睁睁看着这名孕妇在痛苦中慢慢死去。这一幕在初为卫生员的冯琴脑海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因为现实的无能为力,也在他年幼的心中留下终生遗憾。

冯琴回忆说,年少时没有到战争前线,不知道缺乏战地医疗服务的问题那么严重。那时候,在中国五百万的军队中,只有不到一千名合格的医生。一场战争打下来,战场上随处可见被遗弃的受伤士兵,大片血污沾染了泥土,很多军人都因为没有接受及时救治而牺牲。当时十七岁的冯琴见过了太多血腥残忍场面。当他作为医护人员,看到血肉模糊的孕妇与处于半流产状态的胎儿时,他更多的是无奈和揪心。从那以后,他更加坚定了自己参加抗战的决心,并暗暗发誓要苦练医术,以自己的一技之长为祖国抗战胜利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在冀鲁豫五分区医疗学校的短暂学习并没有教给冯琴很高超的医治技能,身边的医生和护理人员也和自己一样大都缺乏医学知识,仅仅会简单的包扎和治疗,重伤患仍然只能听天由命。“看到那些重伤患者在那里呻吟哀嚎,自己心里也难受,唯有自己多学些医术才能拯救他们!”找不到正规医生做老师,冯琴就自己学,随军作战遇到老乡有土法偏方,冯琴也都一一请教然后记下来;缺乏药效好的西药,冯琴就从易找到的中草药入手。那个年代战火纷飞、动荡不堪,求学是奢侈的事,但每一位像冯琴一样的医护人员都在为了自己心中崇高的理想在竭力学习。

艰苦卓绝亦无畏    戎马倥偬炼英豪

抗战时期,我国军民伤亡惨重,更令人扼腕的是当时医疗设备极为简陋,专业医疗人员更为稀缺,有时,医生还必须同时兼具护士的职责,工作量大到难以想象。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练就了一批医术精湛、品德高尚的军队医护人员,这为我军在战争中减少伤亡进而取得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1945年8月,抗战进入最后的阶段,正面战场战役已基本结束,但这时部分未遣送回国的日军残余部队还在做着垂死挣扎,致使敌后清扫战争异常繁多,救死扶伤的任务更加艰巨。此时,冯琴随部队转战山东,负责二线医院的救护工作。恶劣的战争环境,导致大量有害细菌无法及时被处理,由此引发的可传染性并发症在伤兵间肆虐。冯琴与他的战友们与死神展开了惊心动魄的对抗战:日军一浪浪的攻势余波未尽,传染病又如飓风般狂卷而至。

山东抗日根据地土地贫瘠,经济落后,加之日军余势和日伪军的军事进攻,    根据地军民的生活极端困难。山东的冬天昼夜温差大,一到夜里气温就降至零下十几二十度,被服供应难以为继,往往一个班只能发两条被子,全班合盖;也经常因为棉衣不足,两人合发一套衣物,出现你穿衣服、我穿裤子的情况,不少战士冻坏了耳、鼻、手、脚。加之部队长期用不足量的糠面和野菜充饥,一些战士因为营养不良倒在了各类传染病和肠胃病下。除此之外,部队的卫生条件也令人堪忧。一些士兵染上了疮,无处不在的虱子使得传染病在军中肆虐。

医护人员医疗设备告急,要救护伤兵,还要控制传染病的蔓延,医护工作难上加难。“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几个字一直出现在冯琴的脑海中。当时,冯琴是护士班班长,他身先士卒、义无反顾地冲在抢救伤员的第一线上。冯琴学习其他部队将空汽油桶做成锅炉,烧热水,布置成一个简单的灭虱治疥站。在后方医院内,对较轻的伤病患者先行灭虱、洗澡、治疥。为防止交叉传染,士兵们得一次一个轮流进入灭虱站里,沐浴之后,还得全身涂上一层治疗疥疮的硫黄液。之后,还要将衣服挂到木框架中,用铁锅里的蒸汽进行消毒。衣服要拿去消毒,物资又十分匮乏,出了灭虱治疥站的士兵只好披着棉大衣在外等待。白天,冯琴与同事们为伤员做手术;晚上,又主动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将换洗下来的纱布和针管在高压锅里蒸煮消毒。

前线与后方都在展开着艰苦卓绝的战斗,冯琴和他的战友们以保家卫国的决心和不畏艰险的精神,从生死线上拉回了无数伤兵。据他回忆,当时在后方医院近四个月的时间里,他参与的手术治疗有近500次,平均每天都有 3个以上的大型手术,一般的包扎治疗更是不计其数。

忠诚对党怀初心    红医精神贯终生

1974年,年近半百的冯琴调至四川建材学院校医院任副院长。冯琴继续保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精神,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很快适应了岗位需要。前半生的军医经历,让他更加坚定了对党忠诚的理想信念;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意识深入骨髓;在校医院工作期间,他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宝贵经验为学校师生以及青义镇的居民排忧解难,也将这些宝贵财富传授给愿意学习医疗知识的人;年岁增大了,但是冯琴依旧不断学习,完善自己的专业技术,用技术优良、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回馈国家。

为了更好地服务学校师生和附近居民,冯琴认真研习身体日常护理和常见病的治疗方法。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从医以来,他用娴熟的临床诊疗技术和认真科学严谨的态度,遵循“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医者仁心,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学校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方法,探索年轻人突发危重症的一线诊疗策略,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前半生的经历是冯琴的苦难,但也是经验和财富。见过了战争的残酷,终于盼来了太平盛世。冯琴身上的红医精神,深深地感动和影响着别人。与冯琴共事过的人回忆说:“冯老爷子是个和蔼可亲的人,做事严谨认真,说话徐徐道来。”那时候青义镇有很多居民慕名前来找冯琴看病,冯琴总是耐心问诊。他知道附近的居民都没有什么钱,常常将自己采的草药免费送给他们,能用低价药物治好的 病,绝不用高价。姚荣东说,当年他夫人因为生产胎位不正,生育后身体虚弱,询问过冯琴后,冯琴抓配了几副中药给她,要她按时服用,服药一两周后果然见效。

红医精神在炮火连天、枪林弹雨的战争年代,为保护士兵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红医精神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驾护航;同样,红医精神也将继续鼓舞新时代的医护人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用他们无声的行为深刻诠释着红医精神的时代内涵。

冯琴是我国抗战时期优秀军医的代表,他的事迹反映出抗战时期,另一个英雄团体——军医的英勇无畏。他们在后方将手术刀作为枪杆,同前线的战士共同战斗。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在抗战时期像冯琴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以无言大爱诠释了赤胆忠心的崇高情怀。

(王丽明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