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诺奖得主丁肇中:“我不聪明,但我很专注”

25.09.2015  16:41

        丁肇中出席“2015中国西部海外高新科技暨高端人才洽谈会”。 安源 摄

       

        中新网成都9月25日电 题:对话诺奖得主丁肇中:“我不聪明,但我很专注

        作者 付敬懿

        “我不觉得自己聪明,但是很专注。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在四川成都参加“2015中国西部海外高新科技暨高端人才洽谈会”期间表示,抱着怎样的信念去坚持梦想,一定要认为这是一辈子最重要的事情。

        今年79岁高龄的丁肇中,是美国华裔实验物理学家,祖籍山东省日照市涛雒镇,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一身黑色西装,带着无框眼镜,身形高大的他,绅士范儿十足。

        “海科会”期间,他坚持用四川话与人交流、完成演讲,给学生做学术报告。

        “如果有人问我家乡在哪里,在中国我最熟悉的是四川。”1937年至1945年底,丁肇中曾跟随父母在重庆(当时重庆属于四川省)生活过8年。尽管时隔大半个世纪,丁肇中仍旧清晰记得,在重庆念小学时,自己还考过倒数第一。

        在此次四川之行中,给四川大学学生作学术报告是十分重要的一环。“科学家是出于对自然界的好奇心而去不停地探索。”丁肇中讲诉了他学习物理的一段经历:当年在学习牛顿第二定律F=ma时,为了弄清楚这个m是怎么得来的,他足足想了一个月。

        交流中,凡是物理学科类问题,丁肇中总是详尽述说。但面对其他问题时,他最爱回答的词是“不知道”,言谈间极其自然,没有丝毫的尴尬与不安。

        “除了工作,我就没有别的事情了。”丁肇中说,他正在进行一项阿尔法磁谱仪(AMS)的科学项目,每天早上7、8点到实验室,晚上8、9点才回家。由于实验室在离地面420公里的空间站上,通常在控制室里核实数据,自己几乎所有时间花在工作上。

        “如果真的发现了暗物质,你想过如何应用?”“我不知道。”丁肇中给出解释,世界上的任何猜想,没有通过实验的证明都是没有意义的,科学家要通过实验去证明一个个猜想。

        “不知道的事情千万不能说知道。”丁肇中说,在他的实验室,有来自16个不同的国家600多名科学家,其中有知名的大学教授、实验室主任,也有学生。实验室每3个月开一次会,由他主持,学生教授都可以自由发言。当丁肇中听不懂的时候会直接说出来,直到听懂之后才会做出决定。

        丁肇中表示,科学是多数服从少数,极少数人把绝大多人观点推翻后,才能再前进。“科学上的事情,不能通过投票来决定。”这也是在过去40年里,他与中国科学家合作的体会。

        1977年,在邓小平的建议下,中国每年会派10位科学家参加丁肇中的团队,至今已有1000余名科学家加入,并做出了世界公认的贡献。“自然科学研究是具有竞争性的,只有第一。”丁肇中说,与中国科学家合作中相互保持竞争,科学才能前行。

        一辈子投身物理实验,丁肇中牺牲了陪伴家人的时间,儿女也会埋怨他。“天天都泡在实验室,不在家。儿女说,今后坚决不学物理。”但丁肇中从来没有后悔,对于他来说,做物理研究是一辈子最重要的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