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省政协委员、四川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丁任重:完善深度贫困县造血功能,让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最根本的支撑。
——省政协委员、四川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丁任重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李寰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四川省强化对45个深度贫困县政策支持,增派高校、医院、国企等帮扶力量,深化专业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而教育一直被视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最有力的支撑。
四川的高校是如何对深度贫困县进行帮扶的,如何帮助贫困县完善造血功能?对此,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专访了省政协委员、四川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丁任重。
据丁任重介绍,四川师范大学对口支援甘孜州的理塘县和凉山州的普格县。丁任重前段时间到普格县调研,当地的政府官员对他说:“我们这里极度缺乏教师,尤其是极度缺乏优秀教师,艺术类的专业教师更是稀罕。”其实,普格县的情况只是很多深度贫困县的一个缩影。丁任重说,省上提出了“一村一幼”,但是不少村至今都还无法保证有专业的老师,师资力量匮乏是制约很多地方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四川师范大学每年都要开展国培、省培计划,以及地方的专门培训计划,这些名额都会向深度贫困县倾斜。川师大也会向缺乏教师的地区输送实习生,安排具有本科、研究生学历的学生顶岗实习,以及派出川师大的老师到贫困县的中小学挂职当副校长,这些举措在短时间之内可以解决师资缺乏的“燃眉之急”,但是丁任重表示,只有深度贫困县自身具备了造血功能,才能够“治标更治本”。
包括四川师范大学在内的多所高校,为深度贫困县的学生读书问题给予了政策上的倾斜,为他们培养医疗、农业、教育等专业的人才,很多高校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下为这些地方的学生单独划线、单独录取,而这些学生学成之后,须回到家乡工作;甚至有的高校招收当地的高中毕业生,两年学习完成之后颁发专门的文凭,这个文凭也只有在当地才被认可。这些学生回到家乡服务,还能够得到编制,相当于捧上了“金饭碗”。这样一来,当地的人才回去了、留下了,也能够稳定地为家乡做出贡献。
丁任重说:“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最根本的支撑。比如在普格县,实现了‘一村一幼’之后,很多小朋友就可以到幼儿园学习,这是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的唯一办法。让深度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事业可持续地运行下去,就能够让贫困地区的新生代,接受更好的教育,从根本上来解决贫困问题。”
原文网址: https://e.thecover.cn/shtml/hxdsb/20180127/6936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