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微电影”牵出德阳全城“微公益”

17.04.2015  19:08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日报记者 朱雪黎) 爸爸,你能不能早点来接我嘛?

好,明天我早一点。

你昨天也是这么说的,前天也是。

夜幕下,出租车内父子俩的感人对话,拉开微电影《方向盘》的序幕。近日,这部讲诉德阳“的哥”故事的微电影在网上热播。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故事情节和片中熟悉的德阳街景,迅速刷爆德阳人的“朋友圈”。

近日,记者联系上主创之一,德阳在校大三学生江环。她说,这部微电影的由来就是“一拨儿做公益的大学生遇上了一群做公益的出租车师傅”。

缘起:大学生做公益 “的哥”义务接送  

4月12日,江环拨通手机上“申叔叔”的电话,几句寒暄后,对方便问:“这次是周几去?几个人啊?”江环说,这个申叔叔就是德阳出租车“雷锋车队”队长申利平。每个周末,同学们去儿童福利院做公益,车队师傅都会免费接送。

2013年10月,江环与另外3位同学一起,到儿童福利院参加了一次由德阳市组织的“微公益,有我在”活动。“大家一起跳啊唱啊,开心极了。”江环说,孩子们发自内心的欢笑,让她和同伴们当场下定决心,“今后坚持每周都来。

刚开始,大家来回都是搭乘公交车。“从学校到儿童福利院,单程要转两次车,耗时1个多小时。”江环告诉记者,为了准时赶到,大家通常要提前2个小时出发,一趟来回要耗时半天。“本来有两个新加入的同学,跑了一次就退出了。”后来,同学们借来电动车,提议骑车来回。但当时正值寒冬,几次下来,大家都放弃了去和刺骨冷风较劲的打算。

一次,江环在微博吐露烦恼,被德阳“微公益,有我在”微信迅速转发。一位来自德阳雷锋车队的“的哥”看到后,提出免费接送,这一接送,竟坚持至今,一次不落。

解决交通难题后,江环和朋友们一起成立了“德阳微光公益”,一年多时间,团队志愿者就从4人发展到50余人。“   每个周末,我们都会轮流到儿童福利院给孩子们辅导功课、陪他们做游戏。”

行动:闲聊受感动 大学生筹资拍电影“感恩”    

一年近百次免费接送,让雷锋车队的师傅和大学生志愿者们成了朋友。途中闲聊时,江环陆续听到了诸如“救了人反被误认为是肇事者”、“喝醉酒的乘客挑衅滋事”等遭遇;也亲眼见到出租车师傅“拾金不昧送还失主后,被硬拉着吃感谢饭,不能去拉活,哭笑不得”等趣事。

故事这么多,我们能否为他们拍部微电影,以示感谢?”去年底,受助大学生们萌生了这一想法。为求专业,同学们邀请了四川师范大学电视电影学院的几位好友“跨域”前来合作,又七拼八凑筹集了2万多元启动资金。通过微博发布创意后,德阳某企业老板又主动上门,提供了4万元赞助。

故事以雷锋车队成员谢师傅为原型,同时结合了若干名的哥的亲身经历。”担任编剧的张静媛花了近两个月,完成了剧本。写剧本的同时,导演们开始招募演员试镜。德阳的哥江道兵自告奋勇,本色出演起主角“老王”。

微电影播出后,江道兵也成了圈儿里的红人。“大家都说我演得挺好的,我觉得也还可以。”江道兵摸着后脑勺,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后续:弘扬正能量 希望更多人加入微公益      

不光剧本来源于生活,影片结尾的捐款镜头,也是实景拍摄。“当时我们在等出租车司机过来试镜,结果对方称有位的哥生病了,大家在捐款不能来,我们立马赶到现场,拍下这些镜头。”导演冉旭东告诉记者,他们希望借助微电影,向大众广泛传播公益正能量。

一位网友在看到这部微电影后留言,说影片最后患病的“的哥”就是她的一位亲戚,看到捐款那一幕,她“直接飙泪了”。

雷锋”车队队长申利平说,自从车队成立后,他们定期都会组织公益活动。“都是举手之劳,但没想到学生们这么用心,为我们拍电影,让大众更了解的哥群体。”他告诉记者,微电影播出后,很多的哥听说车队免费接送志愿者后,都主动报名加入。

德阳微公益正在成为一股新势力。”德阳网信办负责人告诉记者,从2013年开始,德阳扎堆出现各类“微公益”活动。目前,德阳“微公益,有我在”活动已累计超过12.2万人参与;以微光公益、旌阳区安安志愿服务队、中江县爱+1公益社团、德阳义工协会等为代表,德阳全市自发成立的微公益组织和团体有32个;截止4月9日,德阳全市各类微公益组织和团体共开展公益志愿服务活动156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