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在路上——一线记者的苦乐年华

07.11.2014  00:39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日报记者 杜蕾 安微)翻山越岭只为记录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四处奔波帮助菜农争取赔偿……一年365天,他们一直在路上,坚守着记者的责任和使命。

他们中,有始终保持新闻激情的60后,有踏实沉稳的70后,也有活力四射的80后,还有刚进入新闻行业的90后。过往,他们记录别人的故事,今天,在第十五个记者节前夕,我们走近四位平凡而真实的记者,听他们讲述自己的酸甜苦辣。

60后记者周金泉:

只要看到好线索就忍不住

联系上周金泉时,他正在驱车前往叙永县采访的路上。周金泉是《四川农村日报》记者,今年46岁,奋斗在一线记者的岗位已有10余年。他始终充满热情和活力,每天积极地找线索、写报道,“只要看到好的线索,就忍不住立刻前去。

去年12月,周金泉接到都江堰聚源镇一名菜农反映,年初他在一经销商手上买了儿菜早熟种子,种了约45亩的儿菜。然而,眼看到了年底,其他菜农种的儿菜都“抱儿”(即长出膨大的芽块)并上市,他地里的儿菜却只见疯长的菜叶,没一点“抱儿”迹象。

听到农户的反映,周金泉立即赶往聚源镇。“看到菜农蹲在田边无助的样子,我真的挺难受。”周金泉当记者后一直与农民打交道,他清楚种农作物有多辛苦。“我有义务把他们的疾苦向有关部门反映,促进问题的解决。

周金泉随后找到成都市种子管理站、都江堰市农发局质检站反映情况,找儿菜不“抱儿”原因,并促成菜农和经销商见面协调。今年1月,事情终于得到解决,农户获得经销商3.5万元补偿。周金泉总算舒了口气,“只要力所能及,我一定会尽力而为。

给记者节的话

我离退休还有十多年,路还长。记者这个职业酸甜苦乐都有,但最记得的还是甜和乐,只要我还能跑,就会继续干下去。

70后记者王允浩:

一个“瓷娃娃”让我百感交集

今年的中秋节和国庆节,对于眉山日报记者王允浩来说,过得并不“传统”。“做这组报道的时候,我心里非常难受,那种无奈的感觉是从业以来最深刻的一次。

来自老家眉山东坡区修文镇的一个电话,让王允浩听说了“瓷娃娃”王沛的故事。23岁的小伙王沛患有成骨不全症(又称脆骨病),9月7日下午,因拐杖折断,王沛又一次“”了手和腿。而在此前的20多年里,他曾经历大小骨折无数次,从初中三年级起就再也离不开拐杖。

王允浩开始为王沛四处奔走,却被告知“这样的事太多,很难找到人拿出钱来捐助”。碰壁后他没灰心,一边通过连续报道希望引起社会关注,一边联系眉山各学校的志愿者,相约去打开王沛的心扉。

一起唱歌、为他按摩腿脚、互相加微信,志愿者的陪伴,让王沛的脸上开始有微笑。“年轻人聚在一起说说笑笑,小伙子仿佛找回了那个健康的自己。”王允浩说,一个患有脆骨病的小姑娘,在看到报道后主动给王沛打了电话,“现在王沛加入了脆骨病交流群,在那里,他们能够畅所欲言。

报道是结束了,但感动过后,我更感到无奈,居然没有找到一条可以让他得到救助的途径,我会继续努力。”王允浩思绪万千。

给记者节的话

勿忘初心,愿新闻人的理想永不褪色。

80后记者肖忆:

被遗忘的角落戳痛了我的心

我喜欢带着摄像机穿梭于大街小巷,寻找民生故事的那种感觉。”80后的肖忆,看起来还像是大学生,却已在攀枝花广播电视台做民生栏目记者6年了。

大山环抱的攀枝花,上山下乡采访并不轻松。但只要有好的新闻线索,肖忆都会毫不犹豫地冲去,“几乎跑遍了攀枝花每一个角落。”然而,今年6月的一次采访,让肖忆发现,这座城市还有这么多她不知道的“盲区”。

6月19日,肖忆前往盐边县格萨拉彝族乡采访彝族留守儿童。格萨拉地处高寒山区,由于没有产业支撑,当地生活贫困。汽车在山路上盘旋五个多小时,才终于到达平原村小学。

18个学生、1名代课老师,学校没有一块像样的校牌,教室里的窗户全是破的。尽管是炎夏,这里气温依旧很低,孩子们穿着凉鞋坐在教室里,冻得直哆嗦。

平原村的景色很美,但我看到了一个被遗忘的角落。”一路采访所见,戳痛了肖忆的心。好在,播出的新闻得到了各方爱心人士的关注,源源不断的爱心从四面八方汇来。10月22日,肖忆和同事把所收到的捐赠物资送到了平原村小学。

看着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肖忆的心很温暖,“或许这就是我坚持这份职业最大的快乐和动力!

给记者节的话

我会一直对记者这个职业心存敬畏,努力前行,让新闻梦想不止不息。

90后记者朱虹:

小心,别被新闻“推手”利用

身患白血病的成都大学生莫向松“裸晒”、下跪借钱,这一惊人举动将朱虹“击中”。这时,她刚成为人民网四川频道的记者不到一年。

“‘男儿膝下有黄金’,生命的求助不该选择这种方式。”朱虹说,“几天后,有媒体曝出新闻背后另有推手,我决定要做这个选题。”朱虹辗转问到了莫向松的联系方式。该怎么报道?她心里没底。“主任跟我说,面对一个争议性人物,去做好自己的功课,真实地报道新闻本身。

在病房看见莫向松时,朱虹心里很难受。“如果他没有救治经费,或许不久于人世。而他的行为,被人骂作‘道德绑架’。”一开始,莫向松拒绝了朱虹的采访,“后来他问我,你一定会客观报道吗?我说,以我的职业道德向你保证,一定会。”于是莫向松讲出自己如何遇见“幕后推手”王江,如何被说服裸晒、下跪。

王江对自己策划的事情,料定了媒体会去关注。“不是绑架,只是制造一种噱头和亮点。”“记者不就是要这些吗?”事后回忆起来,朱虹说:“我想他的意思是,记者就喜欢报道这些与众不同的行为。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阅读习惯、阅读诉求、阅读兴趣正在改变。对于网络媒体记者而言,我们应该提供什么样的新闻报道,让报道更接近真相?”作为一名新记者的朱虹思考了很多。

给记者节的话

新媒体记者,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