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杀威棒什么样 档案馆解析

22.11.2013  01:14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颜雪)熟悉《三国演义》的读者都知道,“一百杀威棒”是发配刑犯免不了的刑罚,八十万禁军总教头林冲、打虎英雄武松和“及时雨”宋江都险些吃杀威棒的苦头。然而,这些军棍规格尺寸如何?是黄金棍还是随手抓来的扁担条?近日,成都市档案局官方微博“蓉城档案”发布的《军刑改遣易棍条例》或许可以为读者解惑。

图片由成都市档案局提供

   全棍3尺3寸 三角形状12斤重

  大众对杀威棒的印象,是来自于《三国演义》。在《三国演义》中,林冲被发配草料场,需挨一百杀威棒。文中记载:“林冲听得叫唤,来到厅前。管营道:‘你是新到犯人,太祖武德皇帝留下旧制:新入配军,须吃一百杀威棒。左右与我驮起来。’林冲告道:‘小人于路感冒风寒,未曾痊可,告寄打。’”面对杀威棒,纵然是威风凛凛的八十万禁军总教头也求饶。

  到底这杀威棒是什么玩意?昨日,成都市档案局官方微博“蓉城档案”发布的民国四年(1915年)的《军刑改遣易棍条例》中,对军棍的大小规格、处罚方式进行详细解读。

  由于年限太久,部分档案已经残缺,经档案局工作人员仔细辨认,才窥得军棍规格。军棍为木制,一头粗一头细,中间渐作圆形,全长3尺3寸5分。“细的这一截约1尺5寸5分,直径1寸呈圆形,方便施刑者手握。粗的那截做成三角形,全重12斤10两,打的时候用三角形平击受刑者臀部。”成都档案局政策法规处调研员姬勇解释道。

  档案中记载,在棍刑数量上以一天一棍为准:“以刑期一日折算棍一。”档案中还提到,刑期一年的犯人不超过300棍,“ 执行棍刑时其刑期长者得分次行之。刑期一年以下者棍刑不得逾三百,一年半一下者不得逾四百,二年以下者不得逾五百,三年以下者不得逾六百。”

   五等刑罚中最轻者“享有

  “为了避免包庇,还会有行刑官监督执行。”姬勇补充道。条例第12条提到:“棍刑由承审官监视执行。” 对于无法忍受刑罚的人,“受棍刑者得缓一个月至三个月执行。逃是逃不掉的。

  “为了更好的管理军队、训诫士兵,早在汉代军队中就已经有棍刑出现。”姬勇透露。对于违反军纪、不听指挥的士兵,情节不算严重构不成大罪,“军队也会内部处罚,小惩大诫。此军棍就适用于那些违反军纪不太严重,又准备送回原籍或者发配边疆的军人。

  清宣统二年(1910年)年末,公布《大清新刑律》,规定主刑和从刑两种。主刑分5种:死刑(绞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罚金。还规定缓刑、假释等制度。有期徒刑分5等:一等有期徒刑(15年以下至10年以上);二等有期徒刑(5年以上至未满10年);三等有期徒刑(3年以上至未满5年);四等有期徒刑(1年以上至不满3年);五等有期徒刑(2个月以上,1年以下)。拘役规定役禁1日以上,不满2月。档案馆中记载的棍刑就属于四等以下的有期徒刑。“其中棍罚属于四等以下有期徒刑者。”姬勇开玩笑道:“像叛乱叛国、烧杀奸淫、抢劫窝赃的人还‘享受’不到军棍。

  民国时期颁布的刑法,分为主刑和从刑。主刑包括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2月以上,15年以下。但遇有加减时,得减到2月未满,或加至20年)。拘役(1日以上,2月未满,但遇有加重时,得加至4个月)。罚金(1元以上)。从刑包括褫夺公权,没收。主从刑之外,刑法设有保安处分,作为刑罚辅助手段。保安处分有:感化教育、监护、禁戒、强制治疗、保护管束、驱逐出境处分(适用于外籍人犯)。